座椅组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22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组件以及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一铰链,所述第二导轨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导轨为远离车门的内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为靠近所述车门的外导轨;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相对所述车身向上运动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件适于在所述第二导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失效。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第一铰链和驱动件,可以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减小乘客运动幅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乘客受到的伤害。

Seat components and veh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at assembly and vehicle seat assembly includes a seat, the seat includes two spaced first and second rails, the first track is arranged for connection with the body of the first fixing piece and the first hinge, the second track is suitable for mounting on the body. The first track is away from rail door, the second track for the outer guide near the door; driving, the driver is driving the second rail relative to the body upward movement of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the first fixing piece for failure to process movement in the second guide. Therefore, by setting the first fixing part, the first hinge and the driving part, the movement amplitude of passengers can be reduced when the vehicle is on the side impact, thereby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njury of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组件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座椅组件以及具有该座椅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乘客由于惯性,身体向门板侧运动,当侧部气囊故障或展开不当时,乘客在有限的生存空间内,会造成受伤或窒息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能够保证乘客的生存空间,降低乘客所受伤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车身;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车身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一铰链,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车身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相对所述车身向上运动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件适于在所述第二导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失效。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第一铰链和驱动件,可以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减小乘客运动幅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乘客受到的伤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铰链包括:第一连接键和第二连接键,所述第一连接键连接在所述车身和所述第二连接键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键还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键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键可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键相对所述第一导轨可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铰链包括:底座、侧座和枢转轴,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侧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侧座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键可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限定有容纳腔,所述驱动件适于向所述容纳腔充入介质以向上顶开所述第二导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气体发生器;支架,所述支架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支架内,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支架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可充入所述容纳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敞开,所述安装部伸入所述外壳内,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外壳上;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部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二导轨限定出所述容纳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部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气体发生器未工作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后,所述安装部运动预定距离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铰链为多个且在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分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失效螺栓,所述失效螺栓适于在所受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断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座椅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座椅安装在纵梁上的示意图;图2是车辆发生侧碰后的座椅安装在纵梁上的示意图;图3是座椅的关于第一导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导轨关于第一固定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导轨处的剖视图;图8是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纵梁1;座椅2;第一导轨21;第二导轨22;安装部221;第一固定件3;通孔31;第一铰链4;底座41;侧座42;枢转轴43;第一连接键44;第二连接键45;驱动件5;气体发生器51;支架52;外壳521;限位柱522;第一限位部523;第二限位部524;容纳腔53;侧部气囊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8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组件可以包括:座椅2和驱动件5,车身可以包括纵梁1,座椅2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第一导轨21与车身的纵梁1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和第一铰链4,第一固定件3可失效,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固定件3失效后,第一导轨21能够通过第一铰链4相对纵梁1转动,第二导轨22安装在车身的纵梁1上。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轨21为远离车门的内导轨,第二导轨22为靠近车门的外导轨。驱动件5适于驱动第二导轨22相对车身向上运动预定距离,第一固定件3适于在第二导轨2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失效。座椅组件还可以包括侧部气囊6,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假人向车门方向偏转,侧部气囊6均展开,驱动件5工作,从而可以促使第二导轨22向上运动,与此同时,第一固定件3失效,第一铰链4开始发挥作用,座椅2与车身通过第一铰链4件形成连杆机构,假人在座椅2偏转的作用下,向车门方向偏转的幅度减小,这不仅可以增加乘客的生存空间,吸收乘客碰撞能量,减小乘客运动幅度,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乘客受到的伤害。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3、第一铰链4和驱动件5,可以在车辆发生侧碰时减小乘客运动幅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乘客受到的伤害。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件3与第一导轨21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降低结构强度的通孔31或凹槽。这样可以有利于在车辆侧碰时第一固定件3的失效,从而可以有利于减小乘客的运动幅度,可以降低受伤程度。其中,第一固定件3可以为紧固件,例如螺栓。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铰链4包括:第一连接键44和第二连接键45,第一连接键44连接在车身和第二连接键45之间,第二连接键45还与第一导轨21连接,第一连接键44相对车身可转动,第二连接键45相对第一连接键44可转动。由此,第一铰链4可以在加强第一导轨21和纵梁1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第一导轨21相对纵梁1铰接转动的可靠性。具体地,第一连接键44和第二连接键45内可以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以为弹簧,弹簧可以在第一铰链4工作时起到增加第一铰链4强度的作用。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铰链4包括:底座41、侧座42和枢转轴43,底座41固定在车身上,侧座42固定在第一导轨21的侧壁上,第一连接键44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41上,侧座42相对第二连接键45可转动。由此,如此设置的第一铰链4能够在车辆侧碰时较好地实现偏转,而且还可以有利于第一导轨21的平移。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铰链4为多个,而且多个第一铰链4在第一导轨2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分布。多个第一铰链4可以保证第一导轨21相对车身转动的平稳性。其中,第一铰链4可以为两个,第一固定件3也可以为两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6-图8所示,驱动件5和第二导轨22之间限定有容纳腔53,驱动件5适于向容纳腔53充入介质以向上顶开第二导轨22。采用充入介质的方式可以使得驱动件5驱动方式可靠,而且快速,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乘客所受伤害程度。具体地,驱动件5可以包括:气体发生器51和支架52,支架52安装在车身上,气体发生器51安装在支架52上,第二导轨22包括安装部221,安装部221安装在支架52内,而且第二导轨22与支架52限定出容纳腔53,气体发生器51产生的气体可充入容纳腔53。具体地,气体发生器51安装在支架52上,当气体发生器51工作时,产生的气体可以进入到容纳腔53内,在不断膨胀的过程中,安装部221与支架52相对运动,从而可以使得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座椅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2),所述座椅(2)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所述第一导轨(21)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固定件(3)和第一铰链(4),所述第二导轨(22)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导轨(21)为远离车门的内导轨,所述第二导轨(22)为靠近所述车门的外导轨;驱动件(5),所述驱动件(5)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22)相对所述车身向上运动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件(3)适于在所述第二导轨(2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失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2),所述座椅(2)包括:两个间隔开的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所述第一导轨(21)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固定件(3)和第一铰链(4),所述第二导轨(22)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导轨(21)为远离车门的内导轨,所述第二导轨(22)为靠近所述车门的外导轨;驱动件(5),所述驱动件(5)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22)相对所述车身向上运动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件(3)适于在所述第二导轨(2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失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4)包括:第一连接键(44)和第二连接键(45),所述第一连接键(44)连接在所述车身和所述第二连接键(45)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键(45)还与所述第一导轨(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键(44)相对所述车身可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键(45)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键(44)可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4)包括:底座(41)、侧座(42)和枢转轴(43),所述底座(41)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侧座(42)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2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键(44)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41)上,所述侧座(42)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键(45)可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和所述第二导轨(22)之间限定有容纳腔(53),所述驱动件(5)适于向所述容纳腔(53)充入介质以向上顶开所述第二导轨(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亓文果杨国荣栾广博王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