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产优质柴油的中压加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693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产优质柴油的中压加氢方法,原料和氢气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器,在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的反应流出物与来自加氢裂化反应器的反应流出物混合进入热高压分离器分离为气相物流和液相物流,其中液相物流与循环氢混合进入裂化反应器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并发生反应,气相物流依次经冷高压分离器、冷低压分离器、分馏塔分离得到柴油馏分和其它馏分;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富氢气流与新氢混合,分两股分别送到加氢处理反应器和加氢裂化反应器。该方法将中压加氢处理和中压加氢裂化有机结合,最大量生产出低硫、低氮、低芳烃、高十六烷值的优质柴油产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产优质柴油的中压加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存在氢的情况下为获得低沸点馏分精制烃油和裂解烃油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在中压下多产优质柴油的加氢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范围的环保意识增强,许多国家对石油产品,尤其对发动机燃料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我国计划于2003年开始在一些主要大城市实行新的燃油规格标准,于2006年在全国全面实行,其中新的柴油规格要求硫含量≯300ppm,总芳烃含量≯25重%,十六烷值≮50。从我国油品需求趋势看,柴油一直供不应求,柴汽比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采用新的加氢技术多产优质柴油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催化裂化柴油所占比例很高,大约占整个柴油池的三分之之一。催化裂化柴油特点是:密度高、芳烃含量高、硫氮等杂质含量高、安定性差、十六烷指数低,不能直接作为成品油出厂。而一般的柴油加氢精制只能部分解决柴油中硫、氮含量高的问题,很难大幅度提高十六烷值、降低芳烃含量和密度,特别是柴油规格提高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在原油蒸馏过程中要生产大量的常压三线、减压一线馏分,这部分馏分油中仍然含有较大比例的柴油馏分,其<350℃的馏分占一半左右。因该馏分较重和凝点高(相对于柴油馏分),很难直接调和进柴油;如果将常压三线、减压一线馏分直接调入催化裂化装置,因该部分油品馏程较轻(相对于催化裂化原料),裂化成轻组分较为困难,导致催化裂化装置循环油量较大;而将该馏分引入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因其馏分比减压二线、减压三线馏分馏程轻很多,在高压加氢裂化装置中是很容易处理的,浪费了装置的能力,同时常压三线、减压一线馏分含有的柴油馏分需要进加氢裂化段裂化,降低了柴油收率。如果一个炼厂没有加氢裂化装置,则常压三线、减压一线馏分的利用更为困难一些。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常压三线、减压一线馏分也是炼油厂一个难题。US 4197184公开了一种“平行流”多段加氢裂化工艺,此工艺可用-->于最大量生产柴油和喷气燃料。其工艺流程可简述为:原料进入精制反应器,精制后的产品与裂化反应器出来的产品混合进入分离系统,得到不同产品,分离出来的塔底尾油循环到加氢裂化反应器进行裂化。整个反应系统只有一个循环氢压缩机、新氢机系统和一个分离系统。该专利实际上是一个两段全循环转化流程,可以将加氢处理得到的部分柴油不经加氢裂化,而直接到分馏塔,可以部分增加柴油产品,但该流程尾油循环量很大,高分、低分、循环压缩机、分馏塔负荷增加很大,需要增加较大投资。US 4713167披露了一种多重单段加氢裂化流程。即在常规全循环100%转化的加氢裂化流程中增加一个“精确裂化”反应区,即将加氢裂化得到的一部分中间馏分油再进行裂化成更轻的目的产品,精确裂化生成油再与常规加氢裂化生成油混合,经分离得到各种产品。整个反应系统只有一个循环氢压缩机、新氢机系统和一个分离系统。该专利可最大量生产石脑油或航煤产品,该流程优于中间馏分油循环回裂化常规反应区的流程,更有目的性。但需要增加如第二裂化反应器和相应的换热器等很多设备,增加投资,同时将优质中间馏分油循环裂化,降低其收率,增加氢耗。US 5000839公开了一种生产高密度航煤的两段加氢裂化工艺,精制段为常规的加氢精制;裂化段采用铂或钯贵金属裂化剂,两段中间分离部分采用汽提塔。尾油采用全循环或部分循环到裂化反应器。此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喷气燃料和低硫低芳柴油,而且在适当改变汽提塔操作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得到环烷烃70重%的石脑油。该专利是一种采取汽提塔的两段全循环工艺流程,并采用贵金属裂化催化剂,有利于多产航煤。但增加气提塔和相应的换热器等设备较多,高分、低分、分馏塔和循环机负荷增加较多,投资增加。US 5968346公开了一种精制反应区和裂化反应区中间用一个高温气液分离器的两段加氢裂化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可简述如下:原料油经加氢精制后,到一个高温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液体和循环氢混合进入裂化反应器,裂化反应器流出物与高温气液分离器顶部气相物流混合,再经气液分离、分馏得到各种产品,尾油或/和中间馏分油循环回到加氢裂化反应区循环裂化。该流程增加高温中间气液分离器分离出一段产生的硫化氢和氨,使得二段在较为纯洁的气氛中反应,有利于二段的裂化反应,提高裂化活性。但该专利反应系统压差增加很多,高分、-->低分、分馏塔和循环压缩机负荷要大幅度增加,也要增加相应设备,投资需大幅度增加。US 5980729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反应器和加氢处理反应器倒置、高压高温汽提的两段工艺流程。原料先与加氢裂化反应器流出物混合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器,加氢处理反应流出物在一个高压、高温分离器汽提,将轻质产品全部汽提出来,而将重质产品循环回裂化反应器,该反应系统只有一套新氢、循环氢系统和油品分离系统,可以达到增产部分中间馏分油的目的。但该流程将加氢裂化反应器流出物完全与原料油混合进加氢处理反应器,将导致加氢处理反应器和催化剂大幅度增加,系统压降增加,循环氢流量需要较大增加,这些均要求装置投资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种多产优质柴油的中压加氢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原料和氢气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器,在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的反应流出物与来自加氢裂化反应器的反应流出物混合进入热高压分离器分离为气相物流和液相物流,其中液相物流与循环氢混合进入裂化反应器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并发生反应,气相物流依次经冷高压分离器、冷低压分离器、分馏塔分离得到柴油馏分和其它馏分;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富氢气流与新氢混合,分两股分别送到加氢处理反应器和加氢裂化反应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将中压加氢处理和中压加氢裂化有机结合,实现由催化裂化柴油和常压三线、减压一线馏分或减压瓦斯油的混合原料生产出低硫、低氮、低芳烃、高十六烷值的优质柴油产品;可根据发动机燃料供需情况和市场价格灵活改变工艺操作,达到最大量生产0#柴油或最大量生产低凝柴油。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产优质柴油的中压加氢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中压加氢处理和中压加氢裂化反应机理,以及催化裂化柴油、常-->压三线馏分油、减压一线馏分油或减压瓦斯油的特点,提出了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催化裂化柴油在较为苛刻的条件下,柴油性质有很大的提高,其硫、氮含量基本脱除干净,一般小于30ppm,密度、芳烃含量也大幅度下降,柴油十六烷值也增加较多,该加氢处理柴油除十六烷值稍低外,其它产品性质均很优良;而常压三线馏分油、减压一线馏分油或减压瓦斯油经加氢处理也能得到部分性质优良的柴油产品,并且重馏分经全转化得到大量的优质柴油,其柴油性质从硫含量、氮含量、密度、芳烃含量、十六烷值等方面均是性质优良的柴油产品,因此整个装置的所有混合柴油其性质也是相当优良的,完全可以达到世界燃油规范II类油标准,部分性质达到III类油标准。因此将中压加氢处理和中压加氢裂化很好地有机结合,处理混合原料达到多产优质柴油将是一个很好的技术路线。本专利技术工艺路线如下: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产优质柴油的中压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和氢气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器,在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的反应流出物与来自加氢裂化反应器的反应流出物混合进入热高压分离器分离为气相物流和液相物流,其中液相物流与循环氢混合进入裂化反应器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并发生反应,气相物流依次经冷高压分离器、冷低压分离器、分馏塔分离得到柴油馏分和其它馏分;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富氢气流与新氢混合,分两股分别送到加氢处理反应器和加氢裂化反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产优质柴油的中压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和氢气进入加氢处理反应器,在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的反应流出物与来自加氢裂化反应器的反应流出物混合进入热高压分离器分离为气相物流和液相物流,其中液相物流与循环氢混合进入裂化反应器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接触并发生反应,气相物流依次经冷高压分离器、冷低压分离器、分馏塔分离得到柴油馏分和其它馏分;从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富氢气流与新氢混合,分两股分别送到加氢处理反应器和加氢裂化反应器。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为催化裂化柴油与选自常压三线馏分油、减压一线馏分油或减压瓦斯油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为:氢分压3.0~12.0MPa,温度300~420℃,原料液时空速0.1~5.0hr-1,氢油比200~1200v/v。4、按照权利要求1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震霖石玉林胡志海王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