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及液压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113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及液压悬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包括膜片主体,于膜片主体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沿膜片主体的边沿间隔设置于膜片主体上的多个支撑凸起,于任意相邻的支撑凸起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接触凸起,且接触凸起的高度小于支撑凸起;还包括环膜片主体的边缘,固连于膜片主体上的刚度调节部,所述刚度调节部沿膜片主体的径向,具有向支撑凸起及接触凸起外侧的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可在支撑凸起的基础上通过接触凸起与流道的接触,实现较低的动静比,同时因通过支撑凸起和接触凸起所构成的凸起结构与流道进行接触,也能够降低解耦膜与流道间碰撞异响的出现,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Decoupling membrane and hydraulic mount for hydraulic suspens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ydraulic mount with decoupling membrane and hydraulic mou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ydraulic mount with a decoupling film includes a diaphragm body, at least one side end face of the diaphragm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 is arranged on the diaphragm body along the convex edge of the diaphragm body interval, there is at least one the contact lugs protruding from the support of any adjacent, height is less than the support lugs and the contact projection; also includes a ring diaphragm body edg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iaphragm body stiffness adjustment, the radial stiffness adjustment along the diaphragm body, has extended to support lugs and contact the lateral upli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ydraulic mount with the decoupling film through contact bulges and channel engagement based on support raised, achieve lower noise than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bulge structure and flow through the support and contact the convex convex contact, also can reduce the collision noise decoupling film and the channel. And has a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及液压悬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悬置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膜。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液压悬置用解耦膜的液压悬置。
技术介绍
液压悬置是为降低动力总成的大位移冲击而开发的减振装置,液压悬置均为通过橡胶内部的液体在流道中的流动实现振动的降低,解耦膜即为安装在液体通过的流道内进行振动位移控制的产品。目前使用的解耦膜大致分为不动形和流动形两种,不动形的解耦膜为跟流道贴死,其在动力总成出现大位移冲击时可避免解耦膜与流道间的触碰异响,但其动静比也较高,不能根据不同的振幅调整其特性。流动形的解耦膜为在解耦膜与流道之间形成有间隙,其拥有较低的动静比,但却会在动力总成受到大载荷时因解耦膜和流道发生碰撞而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膜,以能够具有较低的动静比,且能够减少大载荷时碰撞异响的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包括膜片主体,于所述膜片主体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凸起,沿所述膜片主体的边沿,间隔设置于所述膜片主体上的多个;接触凸起,沿所述膜片主体的边沿,于任意相邻的所述支撑凸起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所述接触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凸起;还包括:刚度调节部,环所述膜片主体的边缘,固连于所述膜片主体上,并沿所述膜片主体的径向,具有向所述支撑凸起及所述接触凸起外侧的延伸。进一步的,沿至所述支撑凸起顶端的方向,所述支撑凸起的顶部呈缩径状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起呈缩径状的顶部由沿所述支撑凸起顶端边沿设置的斜面和/曲面构成。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凸起为锥状。进一步的,在所述膜片主体内于所述支撑凸起和所述接触凸起的内侧、并靠近于所述支撑凸起及所述接触凸起嵌设有支撑支架。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支架对应于所述接触凸起的部位具有向所述接触凸起底部一侧的延伸。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支架由铝或尼龙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沿所述支撑凸起的内侧边沿,在所述膜片主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支撑凸起相接的凹槽。进一步的,于所述膜片主体的两侧端面上对称布置有所述支撑凸起及所述接触凸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通过设置高度小于支撑凸起的接触凸起,当受到大载荷时,可在支撑凸起的基础上通过接触凸起与流道的接触,使位于边缘的刚度调节部与流道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可实现较低的动静比;同时因通过支撑凸起和接触凸起所构成的凸起结构与流道进行接触,也能够降低解耦膜与流道间碰撞异响的出现,而有着较好的实用性。(2)支撑凸起的顶部呈缩径状,以及接触凸起为山峰状,可利于降低与流道间的碰撞异响。(3)设置支撑支架可确保解耦膜整体的结构强度。(4)支撑支架向接触凸起的底部一侧延伸,可保证接触凸起的对解耦膜整体的支撑效果。(5)设置凹槽一方面可利于解耦膜重量的降低,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解耦膜的动刚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悬置,在所述液压悬置中装设有如上所述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本技术的液压悬置与液压悬置用解耦膜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膜片主体,2-支撑凸起,3-接触凸起,4-刚度调节部,5-凹槽,6-支撑支架,7-流道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膜,由图1并结合图2所示,其包括膜片主体1,以及沿膜片主体1的边沿对称设置于膜片主体1两侧端面上的支撑凸起2,支撑凸起2为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各支撑凸起2之间也为均布在膜片主体1上。本实施例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还包括于相邻的支撑凸起2之间设置在膜片主体1上的接触凸起3,以及环膜片主体的边缘而固连在膜片主体1上的刚度调节部4,接触凸起3于相邻的支撑凸起2之间连贯设置有两个,刚度调节部4则具有沿膜片主体1的径向而向支撑凸起2及接触凸起外侧的延伸,以与膜片主体1相同的均为片状结构。本实施例中膜片主体1及位于膜片主体1上的支撑凸起2、接触凸起3以及刚度调节部4均由橡胶制成,且其可一体成型。而在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接触凸起3的高度小于支撑凸起2,接触凸起3为锥状结构,且具体可为呈山峰状,以在相邻的接触凸起3之间,以及接触凸起3和相邻的支撑凸起2之间形成有缺口,而沿至支撑凸起2顶端的方向,支撑凸起2的顶部也为缩径状设置,且该缩径状结构具体可由沿支撑凸起2顶端边沿布置的斜面或曲面构成,当然其也可由兼具斜面与曲面的混合结构构成。通过使支撑凸起2的顶部为缩径状,以及使接触凸起3为山峰状,可利于降低解耦膜与流道碰触时的碰撞异响。而为提高解耦膜整体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膜片主体1内于支撑凸起2和接触凸起3的内侧还嵌设有支撑支架6,该支撑支架6可采用铝或尼龙材质,并随解耦膜的一体成型而置于膜片主体1中。此外,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支架6对应于各接触凸起3的部位还具有向接触凸起3底部一侧的延伸,以此可使得接触凸起3的底部有着较好的刚度,而可提高接触凸起3与流道接触时的支撑效果。本实施例中在膜片主体1上于支撑凸起2的内侧也设置有与支撑凸起2相接的凹槽5,凹槽5沿支撑凸起2的内侧边沿延伸,并结束于支撑凸起2的两端,通过凹槽5的设置不仅能够降低解耦膜的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且也能够使支撑凸起2的底部有着较好的变形量,而可降低解耦膜的动刚度,另外,通过对凹槽5尺寸的调整,还能够实现对悬置损耗系数及动刚度的调节。本实施例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除了如前述的在膜片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支撑凸起2和接触凸起3,当然也可仅在膜片主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但其会影响解耦膜的使用效果。而除了使两侧的支撑凸起2对称布置,以及使支撑凸起2间均布在膜片主体1上,也可对各支撑凸起2的布置位置进行调整。此外,设于相邻支撑凸起2之间的接触凸起3除了为如图1中所示的两个,当然其也可设置为一个、三个或其它数量,而且除了呈山峰状,接触凸起3还可设计为其它类似于锥形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在使用时,解耦膜置于流道板7所形成的流道内,位于膜片主体1边缘的刚度调节部4嵌设于流道板7上的卡槽内,支撑凸起2及接触凸起3则对应于流道板7的两侧端面布置。在受到外载荷时,膜片主体1向流道板7的一侧移动,支撑凸起2与流道板7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此时,刚度调节部4也向流道板7移动,以控制流道内液体的流动。因支撑凸起2的凸起结构,及其顶部的缩径状设置,可减小与流道板7之间的碰撞异响,且随着接触凸起3与流道板7接触,还会使得刚度调节部4与流道板7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也能够使得悬置具有较低的动静比。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在该液压悬置中装设有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本实施例的液压悬置通过采用实施例一中的解耦膜,可在支撑凸起2的基础上通过接触凸起3与流道板7的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及液压悬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包括膜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膜片主体(1)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凸起(2),沿所述膜片主体(1)的边沿,间隔设置于所述膜片主体(1)上的多个;接触凸起(3),沿所述膜片主体(1)的边沿,于任意相邻的所述支撑凸起(2)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所述接触凸起(3)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凸起(2);还包括:刚度调节部(4),环所述膜片主体(1)的边缘,固连于所述膜片主体(1)上,并沿所述膜片主体(1)的径向,具有向所述支撑凸起(2)及所述接触凸起(3)外侧的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包括膜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膜片主体(1)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支撑凸起(2),沿所述膜片主体(1)的边沿,间隔设置于所述膜片主体(1)上的多个;接触凸起(3),沿所述膜片主体(1)的边沿,于任意相邻的所述支撑凸起(2)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所述接触凸起(3)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凸起(2);还包括:刚度调节部(4),环所述膜片主体(1)的边缘,固连于所述膜片主体(1)上,并沿所述膜片主体(1)的径向,具有向所述支撑凸起(2)及所述接触凸起(3)外侧的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其特征在于:沿至所述支撑凸起(2)顶端的方向,所述支撑凸起(2)的顶部呈缩径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2)呈缩径状的顶部由沿所述支撑凸起(2)顶端边沿设置的斜面和/曲面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用解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凸起(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承柱石伟李龙马亮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威奕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