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悬置流道结构与液压悬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液压悬置流道结构的液压悬置。
技术介绍
现代车辆设计中,发动机均为采用悬置支撑安装,利用悬置可固定并支撑动力总成,可承受动力总成内部因发动机旋转和平移质量而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及力矩,可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作用于动力总成上的动态力,还可隔离由于发动机激励而引起的车架或车身的振动,以及隔离由于路面不平及车轮受路面冲击而引起的车身振动向动力总成的传递。现有的发动机悬置主要有橡胶悬置、空气弹簧悬置、液压悬置、半主动和主动悬置等几种形式。针对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液压悬置,悬置内的流道组件均是通过旋铆方式进行固定,旋铆过程中容易导致流道组件变形,使得阻尼液在悬置上、下液室流动中发生漏液,而会使悬置阻尼性能出现较大的波动。此外,现有流道组件的旋铆装配方式,也存在因旋铆精度不易控制,而使得悬置产品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以可不通过旋铆方式进行装配,而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皮碗(1),于所述皮碗(1)的中部形成有敞口布置的下液室(7),并环所述下液室(7)形成有一端与所述下液室(7)连通的流道(6);皮碗骨架(2),呈环状,且与所述皮碗(1)一体硫化固连,所述皮碗骨架(2)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所述皮碗(1)外周侧外凸设置的安装面(205),并可构成对所述流道(6)的两侧壁的刚性支撑;流道组件(3),扣置于所述皮碗(1)上,以可形成对所述下液室(7)的敞口及所述流道(6)的封盖,于所述流道组件(3)内容置有解耦膜(303),在所述流道组件(3)上、于所述解耦膜(303)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阻尼孔,且其一侧的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皮碗(1),于所述皮碗(1)的中部形成有敞口布置的下液室(7),并环所述下液室(7)形成有一端与所述下液室(7)连通的流道(6);皮碗骨架(2),呈环状,且与所述皮碗(1)一体硫化固连,所述皮碗骨架(2)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所述皮碗(1)外周侧外凸设置的安装面(205),并可构成对所述流道(6)的两侧壁的刚性支撑;流道组件(3),扣置于所述皮碗(1)上,以可形成对所述下液室(7)的敞口及所述流道(6)的封盖,于所述流道组件(3)内容置有解耦膜(303),在所述流道组件(3)上、于所述解耦膜(303)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阻尼孔,且其一侧的所述阻尼孔与所述下液室(7)连通,并于所述流道组件(3)上还形成有贯穿至所述流道(6)另一端的连通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室(7)底部的中心部分被构造为向所述流道组件(3)一侧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6)呈螺旋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流道组件(3),在所述皮碗(2)上形成有呈环状的卡槽(107),所述流道组件(3)的边沿嵌设于所述卡槽(107)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皮碗(1)和所述流道组件(3)之间设有对所述流道组件(3)相对于所述皮碗(1)进行定位的定位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悬置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于所述皮碗(1)上外凸设置的定位块(105),以及形成于所述流道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雅聪,石伟,吉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威奕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