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
技术介绍
汽车减震器是汽车一种避震的装置,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从而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能缓冲颠簸时产生弹压的压力,使得汽车行驶更平稳。减震器从产生阻尼的材料这个角度划分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还有一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液压减震器的原理是:当车架与车桥做往复相对运动儿活塞在减震器的缸筒内往复移动时,减震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液体与内壁的摩擦及液体分子的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而传统的液压减振器在汽车颠簸幅度小的时候,能够提供较好的减震缓冲作用,但在汽车遇到颠簸幅度大的路段时,达不到预期的减震缓冲效果,使汽车不能平稳前行,现有的液压减震器减震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短且结构不稳定。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减震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内缸和外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内缸(1)和外缸(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1)和外缸(2)之间形成贮油腔(3),所述贮油腔(3)的内部设有部分高压气体,所述内缸(1)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密封件(4)、分离活塞(5)、溢流阀(6)、动作活塞(7)和底阀(8),所述内缸(1)上靠近所述密封件(4)的一端设有油封(9),所述油封(9)的底部与所述密封件(4)之间设有导向器(10),所述内缸(1)内穿插设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依次穿插所述油封(9)、所述导向器(10)、所述密封件(4)、所述分离活塞(5)和所述溢流阀(6)并与所述动作活塞(7)固定连接,所述内缸(1)上且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内缸(1)和外缸(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1)和外缸(2)之间形成贮油腔(3),所述贮油腔(3)的内部设有部分高压气体,所述内缸(1)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密封件(4)、分离活塞(5)、溢流阀(6)、动作活塞(7)和底阀(8),所述内缸(1)上靠近所述密封件(4)的一端设有油封(9),所述油封(9)的底部与所述密封件(4)之间设有导向器(10),所述内缸(1)内穿插设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依次穿插所述油封(9)、所述导向器(10)、所述密封件(4)、所述分离活塞(5)和所述溢流阀(6)并与所述动作活塞(7)固定连接,所述内缸(1)上且靠近所述导向器(10)的一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12),所述内缸(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12)的内侧设有环形凸起(13),所述密封件(4)包括与所述环形凹槽(12)相匹配的环形臂(14)和与所述环形凸起(13)相匹配的凹陷区(15),所述密封件(4)上设有中空倒T形台(16),所述内缸(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杆(11)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倒T形台(16)相匹配的T型密封件(17),所述T型密封件(17)包括若干第一密封环(18)和若干第二密封环(19),若干所述第一密封环(18)和若干第二密封环(19)的上密封环底部沿圆周方向均设有齿槽面,若干所述第一密封环(18)和若干第二密封环(19)的下密封环底部沿圆周方向均设有与所述齿槽面相匹配的齿峰面,所述分离活塞(5)将所述内缸(1)分成上工作腔(20)和下工作腔(21),所述活塞杆(11)的表面且位于所述上工作腔(20)内设有弹簧托盘(22),所述上工作腔(20)内设置有弹簧限制板(23),所述活塞杆(11)上且位于所述弹簧托盘(22)与所述弹簧限制板(23)之间设有复原弹簧(24),所述溢流阀(6)上设有若干液压杆(25),所述液压杆(25)远离所述溢流阀(6)的一端设有活动板(26),所述下工作腔(21)为凸型腔,所述下工作腔(21)内设置有固定板(27),所述固定板(2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扇形转子(28),所述扇形转子(28)的扇杆一端通过连接轴一(29)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7)的一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