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面板结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83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4:24
一种两个重叠的面板(14、16)通过点焊而结合的车身面板结合结构。肋(20)形成在两个面板(14、16)重叠的区域(2)中。肋(20)在底面板(14)的厚度方向上突出。肋(20)包括肋侧壁(2002)和肋顶壁(2004)。肋顶壁(2004)形成有在与肋(20)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的基部(22)。基部(22)包括基部侧壁(2202)和基部顶壁(2204)。在基部顶壁(2204)与顶面板(16)重叠的区域中,两个面板(14、16)通过点焊结合。

Joint structure of body panel

A body panel combined with two overlapped panels (14, 16) combined with spot welding. The ribs (20) are formed in two panels (14, 16) overlapping regions (2). The rib (20) is protrud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panel (14). The rib (20) includes the rib side wall (2002) and the top wall of the rib (2004). The rib top wall (2004) forms a base (22) that protrud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ribs (20). The base part (22) includes the base side wall (2202) and the top wall of the base (2204). In the area where the top wall of the base (2204) overlaps with the top panel (16), the two panels (14, 16) are joined by spot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面板结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面板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车身面板结合结构,该车身面板结合结构能够确保车身面板的结合部处的充足刚性。在该车身面板结合结构中,肋(或脊部)形成在各个前地板面板和后地板面板中,从而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布置。更具体地,长肋和短肋在与肋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前地板面板的后端部与后地板面板的前端部重叠,使得前地板面板的长肋与后地板面板的各个短肋相邻地设置从而形成直线,并且前地板面板的短肋与后地板面板的各个长肋相邻地布置从而形成直线。然后,在与肋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前地板面板的后端部与后地板面板的前端部互相点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A-10-02486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一些车身面板具有与其它车身面板重叠(或由其它车身面板覆盖)的结合部。在该情况下,需要形成通过其它车身面板的焊接加工孔,并且通过焊接加工孔对这些车身面板的结合部进行焊接加工。在该情况下,在其中将前地板面板的后端部与后地板面板的前端部在与肋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互相点焊的以上焊接结构中,不能确保充足数量的焊接点。当不能确保充足数量的焊接点时,因为车身面板的结合部的刚性下降并且作用在各个焊接点上的应力增大,所以这在确保车身面板的结合部的充分耐久性方面是不利的。已经鉴于以上情况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面板结合结构,该车身面板结合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使车身面板的焊接点的数量受到限制,也能够提高车身面板的结合部的耐久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点焊结合重叠的顶面板与底面板的车身面板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板的重叠区域中形成肋,所述肋在所述底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突出,所述肋包括从所述底面板立起的肋侧壁和连接于所述肋侧壁的末端缘的肋顶壁,所述肋顶壁形成有基部,所述基部在与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基部包括从所述肋顶壁立起的基部侧壁和连接于所述基部侧壁的末端缘的基部顶壁,并且在所述底面板的基部顶壁与所述顶面板重叠的区域中,两个面板通过点焊结合。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中,以上车身面板结合结构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顶面板的与所述底面板重叠的区域中形成第二肋,所述第二肋在与所述底面板的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顶面板的所述第二肋包括从所述顶面板立起的第二肋侧壁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肋侧壁的末端缘的第二肋顶壁,并且在所述底面板的所述基部顶壁与所述顶面板的所述第二肋顶壁重叠的区域中,所述两个面板通过点焊结合。在根据以上第一方面的第三方面中,以上车身面板结合结构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顶面板的与所述底面板重叠的区域中形成第二肋,所述第二肋在与所述底面板的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顶面板的所述第二肋包括从所述顶面板立起的第二肋侧壁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肋侧壁的末端缘的第二肋顶壁,所述顶面板的所述第二肋顶壁形成有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在与所述底面板的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顶面板的所述第二基部包括从所述第二肋顶壁立起的第二基部侧壁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基部侧壁的末端缘的第二基部顶壁,并且所述肋侧壁和所述第二肋侧壁互相重叠,所述肋顶壁和所述第二肋顶壁互相重叠,所述基部侧壁和所述第二基部侧壁互相重叠,以及所述基部顶壁和所述第二基部顶壁互相重叠,并且在所述基部顶壁与所述第二基部顶壁重叠的区域中,所述两个面板通过点焊结合。在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第四方面中,以上车身面板结合结构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基部的形状为截锥状。专利技术的优点根据在第一方面中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方面,通过在底面板中形成肋而提高了底面板的面内刚性,这对于抑制当车辆在不平坦道路上行驶时两个面板的结合部的扭曲(弯曲)是有益的。此外,由于肋的肋顶壁形成有基部,并且基部的基部顶壁点焊于顶面板,所以凭借基部侧壁与基部顶壁之间的脊部的效果而局部提高了基部(基部顶壁)周围的刚性,这对于减弱当车辆在不平坦道路上行驶时两个面板的结合部的焊接点所受到的应力是有益的。如此,即使结合部的焊接点的数量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对于提高两个面板的结合部的耐久性也是有益的。在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对于提高第一方面的优点是有益的。根据第四方面中记载的本专利技术,基部的形状为截锥状,这对于提高基部及其周围区域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载荷的刚性是有益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身面板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底面板与顶面板的结合部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底面板与顶面板的结合部的后视图。图4是示出底面板的肋和基部的立体图。图5A是沿着图4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5B是沿着图4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顶面板的肋和基部的立体图。图7A是沿着图6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7B是沿着图6中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图8A和8B分别是沿着图2中的线X-X和Y-Y截取的底面板与顶面板的结合部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底面板与顶面板的结合部的截面图。参考标记列表12:开口部14:底面板16:顶面板20:肋2002:基部侧壁2004:肋顶壁22:基部2202:基部侧壁2204:基部顶壁24:肋2402:肋侧壁2404:肋顶壁26:基部2602:基部侧壁2604:基部顶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在下面的附图中,参考字符FR表示车辆向前方向,参考字符UP表示车辆向上方向,并且参考字符HL表示车辆宽度方向。首先,将描述车辆的后部的结构。如图1-3所示,通过后门(未示出)打开和闭合的开口部12形成在车辆的后部中。沿着开口部12的底部形成的第一面板或底面板14在车辆宽度方向HL上延伸。两个第二面板或顶面板16结合于底面板14的两个端部。顶面板16还结合到设置于开口部12的两侧的后立柱(未示出)的底部。两个第三面板18设置成覆盖底面板14与顶面板16的各个结合部2的后侧。各个第三面板18结合于上述的后立柱的底部,并从而加强开口部12的角部。各个第三面板18形成有加工孔1802,通过该加工孔1802对底面板14与顶面板16的结合部2进行点焊。由于焊接点应该位于加工孔1802的内侧,所以焊接点的数量受到限制。在图1-3(和其它图)中,参考字符W表示焊接点。在该实施例中,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底面板14与各个顶面板16的结合部2(或结合区域2)。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身面板结合结构包括肋20和24以及基部22和26。如图1至5B所示,底面板14的与顶面板16重叠的各个部分以在底面板14的厚度方向上突出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HL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肋20。如图4以及图5A和5B所示,肋20具有细长形状,并且包括:从底面板14立起的肋侧壁2002;和肋顶壁2004,该肋顶壁2004连接于肋侧壁2002的末端缘,并且与底面板14平行地延伸。基部22在肋顶壁2004的厚度方向,即,在与肋20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从肋顶壁2004突出。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基部22形成为在肋20的延伸方向上互相隔开。各个基部22均包括:从肋顶壁2004立起的基部侧壁2202;和基部顶壁2204,该基部顶壁2204连接于基部侧壁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面板结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面板结合结构,其中,重叠的顶面板与底面板通过点焊结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板的重叠区域中形成肋,所述肋在所述底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突出,所述肋包括从所述底面板立起的肋侧壁和连接于所述肋侧壁的末端缘的肋顶壁,所述肋顶壁形成有基部,所述基部在与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基部包括从所述肋顶壁立起的基部侧壁和连接于所述基部侧壁的末端缘的基部顶壁,并且在所述底面板的基部顶壁与所述顶面板重叠的区域中,所述底面板与所述顶面板通过点焊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29 JP 2016-0658001.一种车身面板结合结构,其中,重叠的顶面板与底面板通过点焊结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板的重叠区域中形成肋,所述肋在所述底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突出,所述肋包括从所述底面板立起的肋侧壁和连接于所述肋侧壁的末端缘的肋顶壁,所述肋顶壁形成有基部,所述基部在与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基部包括从所述肋顶壁立起的基部侧壁和连接于所述基部侧壁的末端缘的基部顶壁,并且在所述底面板的基部顶壁与所述顶面板重叠的区域中,所述底面板与所述顶面板通过点焊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面板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面板的与所述底面板重叠的区域中形成第二肋,所述第二肋在与所述底面板的所述肋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所述顶面板的所述第二肋包括从所述顶面板立起的第二肋侧壁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肋侧壁的末端缘的第二肋顶壁,并且在所述底面板的所述基部顶壁与所述顶面板的所述第二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雄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