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621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设置于载车板并控制载车板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沿第一直线‑圆弧‑第二直线的轨迹运动,包括设置于载车板底部并顺序连接的内侧驱动轮、驱动系统、外侧驱动轮,所述内侧驱动轮与驱动系统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在载车板沿第一直线或第二直线运动时闭合,在载车板沿圆弧运动时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运动控制系统领域,采用驱动动力与轨道定位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设备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运动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人数和个人拥有汽车数量的急剧攀升和泊车位有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立体车库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早前的立体车库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在已停放的汽车的车位上层或后方需停放或取出车辆时,需要将已停放的汽车先行移出让出地方才能在上层或后方泊车或取车,否则便无法利用上层或后方的车位。如要移动已停放的汽车则需车主亲自驾驶或车钥匙交给车库管理人员,这样会给车主带来不便或者给不法分子带来偷配钥匙的可乘之机,而且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移动车辆或避让其他车辆容易造成汽车碰撞或刮花。随着技术的发展,立体车库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以升降横移式的立体车库应用最为广泛。多层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采用卷筒、滑轮和钢丝绳进行升降,在整个机构中有交流减速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钢丝绳、停车位框架、搬运器和横移导轨等。它的运行原理是取上层车时,将下层车板移开留出空位。该设备下层为左右横移,上层为上下升降。该种车库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少,耗能低,但是智能化程度最高,对地基、消防要求很高,车位造价高,而且下层车位的左右横移需要同时移动整排载车板。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05768A公开了一种前移旋转避让型载车装置,包括承载车辆的载车板以及控制载车板运动的控制器,所述载车板与地面之间设有限定载车板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沿纵向直线-圆弧-横向直线型轨迹运动的导向机构,载车板的底部设有驱动载车板沿所述运动轨迹移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技术的装置结构复杂,在移动板与载车板之间、中介板与移动板之间、中介板与载车板之间、移动板与导轨之间、后挡板与移动板之间均设有用于限定运动的装置,需要多次实现多个连接的锁定与解除锁定,给维修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载车板完成横向直线的移动后,其后端面与车位侧壁的距离不够大,有导致车辆刮花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驱动动力与轨道定位相结合、失效率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设置于载车板并控制载车板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沿第一直线-圆弧-第二直线的轨迹运动,包括设置于载车板底部并顺序连接的内侧驱动轮、驱动系统、外侧驱动轮,所述内侧驱动轮与驱动系统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在载车板沿第一直线或第二直线运动时闭合,在载车板沿圆弧运动时打开。本技术的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采用驱动动力与轨道定位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定位连接失效的情形,通过控制内侧驱动轮的运动状态来实现载车板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沿第一直线-圆弧-第二直线的轨迹运动的目的。当内侧驱动轮与外侧驱动轮均与驱动系统连接时,由于内侧驱动轮与外侧驱动轮具有相同的驱动速度而且两者的中心轴重合使得载车板沿直线运动;当内侧驱动轮脱离驱动系统、外侧驱动轮单独与驱动系统连接时,内侧驱动轮由驱动轮转变为从动轮,外侧驱动轮单独驱动使得载车板绕圆弧圆心沿圆弧轨迹运动。所述内侧驱动轮与驱动系统之间设有离合器,本技术通过在内侧驱动轮与驱动系统之间设置离合器实现内侧驱动轮与驱动系统的脱离与连接,从而实现内侧驱动轮在驱动与从动两种运动状态之间的切换。为了准确限定载车板作圆弧运动的轨迹,所述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还包括连接载车板与地面的旋转位置控制系统,载车板作圆弧运动的过程中,载车板与地面通过旋转位置控制系统连接,限定圆弧轨迹的圆心,使得载车板的走位更为准确,有利于实现智能控制。为保证外侧驱动轮在载车板沿直线运动时其瞬时线速度与直线保持平行、在载车板沿圆弧运动时其瞬时线速度与圆弧轨迹相切,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的旋转轴与内侧驱动轮或外侧驱动轮的中心轴在同一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内。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包括连接于载车板内侧的旋转机构和设置于地面的定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定位机构在载车板沿圆弧和/或第二直线运动时扣合,扣合时旋转位置控制系统的旋转轴穿过圆弧圆心。定位机构的设置限定了圆弧轨迹的圆心,当旋转机构与定位机构扣合时,载车板便在外侧驱动轮的驱动下绕圆弧圆心运动,外侧驱动轮的驱动作用与旋转位置控制系统的定位作用帮助载车板完成圆弧轨迹的运动。载车板沿圆弧轨迹运动过程中旋转机构与定位机构扣合,为保证旋转机构在该过程难以脱离定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载车板通过滑块机构连接,所述滑块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横移控制滑轨和横移控制滑块,所述横移控制滑轨前部连接于载车板内侧、后部悬空设置,所述横移控制滑块与旋转机构连接。载车板沿圆弧轨迹旋转到位时,旋转机构保持与定位机构扣合,载车板在内侧驱动轮与外侧驱动轮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横移控制滑轨与横移控制滑块的相对滑动完成第二直线轨迹的运动。在进入第二直线轨迹运动之前旋转机构不需要与定位机构解除扣合,即旋转机构从同一方向与定位机构扣合或解除扣合,使得两者之间的定位关系更为准确有效。旋转机构连接于横移控制滑块,为保证载车板沿圆弧轨迹运动时旋转机构与载车板之间相对固定即横移控制滑块与横移控制滑轨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所述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载车板内侧的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所述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控制横移控制滑块的运动。当载车板沿圆弧轨迹运动时,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与横移控制滑块连接,当载车板沿第二直线轨迹运动时,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脱离横移控制滑块。载车板沿直线运动时,为保证载车板严格按照直线行走,设置于载车板底部的起支撑作用的轮子的中心轴最好与内侧驱动轮或外侧驱动轮的中心轴平行;载车板沿圆弧运动时,设置于载车板底部的起支撑作用的轮子的中心轴又需要与瞬时线速度垂直。为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所述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载车板底部的直行前走轮系统和转弯前走轮系统,所述直行前走轮系统的中心轴与外侧驱动轮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转弯前走轮系统的每个轮子的中心轴穿过圆弧圆心。当载车板沿直线运动时,直行前走轮系统作为从动轮起支撑作用;当载车板沿圆弧运动时,转弯前走轮系统作为从动轮起支撑作用。采用直行前走轮系统与转弯前走轮系统的相互切换对于重型设备更为有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采用驱动动力与轨道定位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控制内侧驱动轮的运动状态来实现载车板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沿第一直线-圆弧-第二直线的轨迹运动的目的,从而减少轨道引导的作用,减少通过限定连接的方式定位,大幅减少连接失效的概率,保证了机器的寿命,易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载车板的运行轨迹示意图;图3是旋转机构与定位机构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内侧驱动轮100,外侧驱动轮200,驱动系统300,离合器400,旋转位置控制系统500,旋转机构510,定位机构520,横移控制滑轨610,横移控制滑块620,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700,直行前走轮系统8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设置于载车板并控制载车板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沿第一直线‑圆弧‑第二直线的轨迹运动,包括设置于载车板底部并顺序连接的内侧驱动轮、驱动系统、外侧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驱动轮与驱动系统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在载车板沿第一直线或第二直线运动时闭合,在载车板沿圆弧运动时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设置于载车板并控制载车板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沿第一直线-圆弧-第二直线的轨迹运动,包括设置于载车板底部并顺序连接的内侧驱动轮、驱动系统、外侧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驱动轮与驱动系统之间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在载车板沿第一直线或第二直线运动时闭合,在载车板沿圆弧运动时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还包括连接载车板与地面的旋转位置控制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的旋转轴与内侧驱动轮或外侧驱动轮的中心轴在同一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车板运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包括连接于载车板内侧的旋转机构和设置于地面的定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定位机构在载车板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