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549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首先在70℃的自来水中泡粮10‑14小时;然后将水抽干,并晾晒7‑9小时;并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再浸泡在70℃的自来水中15分钟,随后大火蒸50‑70分钟;蒸后在糟床上晾至35℃,并进行培菌操作;培菌完成后,继续晾晒,将温度降至30℃,并保持12小时以上,待温度自然升至34℃;随后将其与60℃的纯醪糟酒以及高粱老酒一并放入发酵池进行为期6‑8天的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没有进行勾兑,最终成品为具有烧酒颜色的低度数白酒,其颜色和口感俱佳;度数低,适合大多数人群饮用;生产周期短,生产标准统一,可进行批量发酵生产,最终的成品差异性小。

A bad wine brewing process of cook over a slow fi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d wine brewing process of cook over a slow fire at 70 DEG C, the first in the global food 10 tap water for 14 hours; then the water drained, and drying the 7 9 hours; and greater than the temperature of 100 DEG C 40 steam 30 minutes; then soak in tap water at 70 DEG C for 15 minutes. Then the steam 50 70 minutes; after steaming in bad bed clothes to 35 DEG C, and culture; culture is completed, will continue to dry, the temperature dropped to 30 DEG C, and keep 12 hours, when the temperature rose to natural 34 DEG C; then it is pure and 60 C and mash glutinous sorghum wine together into the fermentation tank for fermentation for 6 8 days. The invention does not add any additives, no final blending, low number of liquor has liquor color, its color and taste and taste; low degree, suitable for most people to drink; short production cycle, production standards, can be used for batch fermentation, the final product difference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酿酒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白酒香型主要分为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型、特型、兼香型、豉香型、药香型、芝麻香型以及老白干香型共十一大香型,各香型白酒风格迥异、个性突出,满足着不同地区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它们的形成是中国广阔的地域、气候、原料、水质等诸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各类香型之间不断模仿、借鉴的结果。近年来,受顾客对白酒口味多元化的要求影响,白酒消费正在由重“香”向重“味”方向发展。当今消费者更注重喝白酒“味”的感受,要顺喉、“消失得快”、“清淡化”,即更注重于口味的完善与提升,因此,追求白酒口味多元化,是市场的认可,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颜色和口感像烧酒但度数较低的白酒,现有的白酒酿造工艺,通常过于单一,所生产的白酒口味也千篇一律,白酒口感的好坏往往与度数相关,对于不能喝高度酒的人来说,就不能品尝到口感更佳的白酒;而且,现有酿造的白酒工艺复杂,周期长,且颜色都为白色,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发酵、过滤、蒸馏等,在酿造期间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不同班组、不同窖池蒸馏出的白酒,其香味及特点都各有不同,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其质量波动太大,不可能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更谈不上典型风格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本专利技术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没有进行勾兑,最终成品为具有烧酒颜色的低度数白酒,其颜色和口感俱佳;度数低,适合大多数人群饮用;生产周期短,生产标准统一,可进行批量发酵生产,最终的成品差异性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70℃的自来水泡粮10-14小时;b、浸泡后,将水抽干,并晾晒7-9小时;c、晾晒后,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d、大火蒸50-70分钟;e、将蒸后的粮食在糟床上晾至35℃,并进行培菌操作;f、培菌完成后,继续晾晒,将温度降至30℃,并保持12小时以上,待温度自然升至34℃;g、将温度升至34℃的粮食与60℃的纯醪糟酒以及高粱老酒一并放入发酵池进行为期6-8天的发酵。本方案为进行发酵前的准备步骤,从粮食浸泡到晾晒到蒸干再到培育,并控制其温度,使得既保留了原有口味,又保持了淡黄的颜色,对温度和培育的精确控制,使得得到的待发酵产品具有统一性,为后续发酵、蒸馏以及冷却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使最终成品的差异性小,并在提高成品口感的同时降低了度数,满足多数人需求,小孩和女人也能适量饮用,具有普适性。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步骤c和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后,浸泡在70℃的自来水中15-20分钟。由于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后,还需要大火蒸50-70分钟;为保持水份的饱满,避免被蒸干导致味道散失,需要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后,再在70℃的自来水中浸泡15-20分钟,以保证粮食的口味和精华得以保存,并能得到进一步提取,提高了最终发酵产品的口感,不会出现无味,也不会有因未处理完全而出现的生涩味。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d中所述大火的温度至少为500℃高温。保证蒸晒完全,保持粮食的彻底干燥,不保留水份,方便进行下一步培育处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步骤g包括以下步骤:g1、发酵前期:从发酵的第1天到第3天,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搅拌,其搅拌频率为1-2秒钟一圈,一次搅拌的时间为4-6分钟;g2、发酵中期:发酵前期结束后,从发酵的第4天到第5天,每天搅拌一次,其搅拌频率为3-4秒钟一圈,一次搅拌的时间为8-10分钟;g3、发酵晚期:发酵的第6天,不进行搅拌,观察原料是否完全沉淀,如果是,则再发酵1-2天后,完成发酵工作;如果否,则重新进入步骤g2。发酵期间对发酵产品进行搅拌,根据不同的发酵时期,进行不同次数、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时间的搅拌,进入发酵后期后,观察是否沉淀完全,并根据发酵产品的颜色和味道等特征判断是否发酵完成;其发酵过程相较于现有生产工艺的周期更短,提高白酒酿造的整体效率,且发酵后的产品差异性低。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发酵过程中采用木制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本专利技术采用木制搅拌装置进行搅拌,避免对发酵产品活性的破坏,且可有效保持发酵产品原有的味道,不会因为搅拌装置的长期搅拌而影响其口感。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发酵后的酒进行过滤,滤出原料残渣,将原料残渣回收进发酵池;并取出滤出原料残渣后的爊糟酒原液。过滤掉原料,并可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成本;留取上清液,即爊糟酒原液,实现方便且快速的过滤,其过滤效果好,且无需进行后续蒸馏和冷却操作,所得爊糟酒原液即为成品,保证了爊糟酒原液的纯净无残渣,提高出酒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酿造过程简单,酿造效果好,对温度和培育的精确控制,使得得到的待发酵产品具有统一性,使最终成品的差异性小,并在提高成品口感的同时降低了度数,满足多数人需求,小孩和女人也能适量饮用,具有普适性。2、阶段性的浸泡,保持了水份的饱满度,避免被蒸干导致味道散失,保证粮食的口味和精华得以保存,并能得到进一步提取,提高了最终发酵产品的口感,不会出现无味,也不会有因未处理完全而出现的生涩味。3、发酵期间对发酵产品进行搅拌,根据不同的发酵时期,进行不同次数、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时间的搅拌,进入发酵后期后,观察是否沉淀完全,并根据发酵产品的颜色和味道等特征判断是否发酵完成;其发酵过程相较于现有生产工艺的周期更短,提高白酒酿造的整体效率,且发酵后的产品差异性低。4、采用木制搅拌装置进行搅拌,避免破坏发酵产品的活性,且可有效保持发酵产品原有的味道,不会因为搅拌装置的长期搅拌而影响其口感。5、过滤掉原料,并可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成本;留取上清液,即爊糟酒原液,实现方便且快速的过滤,其过滤效果好,保证了爊糟酒原液的纯净无残渣,提高出酒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爊糟酒的酿造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70℃的自来水泡粮10小时;b、浸泡后,将水抽干,并晾晒7小时;c、晾晒后,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分钟;d、大火蒸50分钟;e、将蒸后的粮食在糟床上晾至35℃,并进行培菌操作;f、培菌完成后,继续晾晒,将温度降至30℃,并保持12小时以上,待温度自然升至34℃;g、将温度升至34℃的粮食与60℃的纯醪糟酒以及高粱老酒一并放入发酵池进行为期6天的发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70℃的自来水泡粮14小时;b、浸泡后,将水抽干,并晾晒9小时;c、晾晒后,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40分钟;d、大火蒸70分钟;e、将蒸后的粮食在糟床上晾至35℃,并进行培菌操作;f、培菌完成后,继续晾晒,将温度降至30℃,并保持12小时以上,待温度自然升至34℃;g、将温度升至34℃的粮食与60℃的纯醪糟酒以及高粱老酒一并放入发酵池进行为期8天的发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70℃的自来水泡粮12小时;b、浸泡后,将水抽干,并晾晒8小时;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70℃的自来水泡粮10‑14小时;b、浸泡后,将水抽干,并晾晒7‑9小时;c、晾晒后,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d、大火蒸50‑70分钟;e、将蒸后的粮食在糟床上晾至35℃,并进行培菌操作;f、培菌完成后,继续晾晒,将温度降至30℃,并保持12小时以上,待温度自然升至34℃;g、将温度升至34℃的粮食与60℃的纯醪糟酒以及高粱老酒一并放入发酵池进行为期6‑8天的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70℃的自来水泡粮10-14小时;b、浸泡后,将水抽干,并晾晒7-9小时;c、晾晒后,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d、大火蒸50-70分钟;e、将蒸后的粮食在糟床上晾至35℃,并进行培菌操作;f、培菌完成后,继续晾晒,将温度降至30℃,并保持12小时以上,待温度自然升至34℃;g、将温度升至34℃的粮食与60℃的纯醪糟酒以及高粱老酒一并放入发酵池进行为期6-8天的发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和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大于100℃的温度下蒸30-40分钟后,浸泡在70℃的自来水中15-20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爊糟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大火的温度至少为500℃高温。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玉金
申请(专利权)人:合江县白沙镇燕坪酒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