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332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包括盘毂套、盘毂、第一减振弹簧、第二减振弹簧、第三减振弹簧、第四减振弹簧及弹簧座;盘毂套为中心设置有通孔的盘形结构,在通孔上设置有齿形槽;盘毂套上设置有多对相对设置的弹簧座,第一减振弹簧设置于两个弹簧座之间;盘毂的外边缘为齿形凸起结构,与齿形槽活动式啮合;在齿形槽与齿形凸起结构相接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齿形槽的内表面设置缓冲层结构,当出现齿形槽与齿形凸起结构撞击时,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不会产生撞击。

Vibration damping structure of clutch driven pla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utch disk damping structure, including wheel hub, wheel hub, the first second damping spring, a damping spring, a damping spring, third fourth spring and a spring seat; disc disc hub structure as the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tooth shaped groove plate is arranged; the hub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spring seat on the first, the damping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spring seat; the outer edge of the hub is a tooth shaped convex structure and a tooth shaped groove movable in meshing; a tooth shaped groove connected with the tooth shaped convex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uffer layer.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buffer layer is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gear groove, and the buffer layer acts as a buffer when the tooth groove is impacted by the tooth shaped bulge structure, and the impact is not pro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合器
,特别是指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离合器总成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其接合与分离,起到传递与切断动力作用,同时离合器还起一个缓冲作用,将发动机产生的振动或噪声降低。随着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离合器从动盘都带有减振系统,减振系统由怠速减振与主减振系统构成。因此离合器在设计时,从动盘系统减振系统尤为重要。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包括盘毂01、盘毂套03、第一弹簧02、第二弹簧04、第三弹簧05、第四弹簧06及弹簧座07;盘毂外边设置有齿形凸起的盘毂外边缘1a,盘毂套设置有与盘毂外边缘1a卡接配合的盘毂套内凹边3a;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盘毂的齿形凸起的外边缘与所述盘毂套内凹边之间,两端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穿入所述第三弹簧后均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所述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其中第一弹簧为怠速减振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组成主减振一级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及第四弹簧组成主减振二级弹簧。当车辆怠速时,第一弹簧起作用,在扭转特性曲线(图2)上A1段为怠速减振段,降低怠速时由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的振动。当车辆行驶时,主要由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构成主减振一级弹簧起作用,在扭转特性曲线上B1段所示为主减振一级段,用于降低行驶时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的振动;当车辆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时,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及第四弹簧构成的二级弹簧起作用,在扭转特性曲线上主减振二级段由C1段所示。当车辆由怠速开始行驶时,由盘毂套的盘毂套内凹边压缩第一弹簧带动盘毂逆时针旋转,因为第一弹簧的刚度小,盘毂套内凹边会与盘毂的盘毂外边缘贴合,减振系统进入主减振一级段,如图2中B1段所示,当车辆遇到突然加速或减速时,减振系统进入主减振二级段,如图2中C1段所示。当车辆由怠速开始行驶时,减振系统由怠速段直接进入主减振一级段,会出现盘毂套内凹边与盘毂外边缘撞击,造成车辆起步时,传动系统有冲击,影响车辆行驶品质。当车辆在不同温度(冷、热),其怠速区域大小不一样,如出现温度较低情况下,变速箱机油粘度大,造成超出强悍速段承受能力直接进入主减振一级段,在此情况下,会出现盘毂套内凹边与盘毂外边缘撞击,造成怠速时车辆振动噪声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以解决盘毂套内凹边与盘毂外边缘撞击所产生的噪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包括盘毂套、盘毂、第一减振弹簧、第二减振弹簧、第三减振弹簧、第四减振弹簧及弹簧座;所述盘毂套为中心设置有通孔的盘形结构,在所述通孔上设置有齿形槽;所述盘毂套上设置有多对相对设置的弹簧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设置于两个所述弹簧座之间;所述盘毂的外边缘为齿形凸起结构,与所述齿形槽活动式啮合;在所述齿形槽与所述齿形凸起结构相接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穿过所述第三减振弹簧后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所述第四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三减振弹簧的弹性等比数系数及所述第四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均大于所述第一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所述第四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三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但大于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二减振弹簧、所述第三减振弹簧及所述第四减振弹簧均为四个,且第二减振弹簧和第三减振弹簧的组合在所述盘毂套上等圆心角设置,每个所述第四减振弹簧均设置于两个第二减振弹簧和第三减振弹簧的组合之间。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高强度塑料或橡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齿形槽的内表面设置缓冲层结构,当出现齿形槽与齿形凸起结构撞击时,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不会产生撞击。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由第三减振弹簧起到主要减振作用,第二减振弹簧起到协助减振作用;当车辆突然加速或突然减速时,由第三减振弹簧和第四减振弹簧起到主要减振作用,第二减振弹簧起到协助减振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图2为现有技术扭转特性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扭转特性曲线。附图标记说明01盘毂,02第一弹簧,03盘毂套,04第二弹簧,05第三弹簧,06第四弹簧,07弹簧座,1a盘毂外边缘,3a盘毂套内凹边,A1怠速减振段,B1主减振一级段,C1主减振二级段,1盘毂套,2盘毂,3第一减振弹簧,4第二减振弹簧,5第三减振弹簧,6第四减振弹簧,7缓冲层,8弹簧座,9齿形凸起结构,10齿形槽,A怠速减振段,B主减振一级段,C主减振二级段,D怠速段与主减振一级段连接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盘毂套1、盘毂2、第一减振弹簧3、第二减振弹簧4、第三减振弹簧5、第四减振弹簧6及弹簧座8。盘毂套为中心设置有通孔的盘形结构,在通孔上设置有齿形槽10;盘毂套上设置有多对相对设置的弹簧座,第一减振弹簧设置于两个弹簧座之间;第一减振弹簧用于怠速减振段A的减振,在本申请中,第一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最小。盘毂的外边缘为齿形凸起结构9,与齿形槽活动式啮合;在齿形槽与齿形凸起结构相接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层7;在本申请中,缓冲层的材质为高强度塑料或橡胶。第二减振弹簧穿过第三减振弹簧后设置于盘毂套上;第四减振弹簧设置于盘毂套上。在本申请中,第二减振弹簧和第三减振弹簧用于主减振一级段减振,如图4的B段所示,第二减振弹簧、第三减振弹簧和第四减振弹簧用于主减振二级段,如图4的C段所示。第二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第三减振弹簧的弹性等比数系数及第四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均大于第一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第四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三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但大于第二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第二减振弹簧、第三减振弹簧及第四减振弹簧均为四个,且第二减振弹簧和第三减振弹簧的组合在盘毂套上等圆心角设置,每个第四减振弹簧均设置于两个第二减振弹簧和第三减振弹簧的组合之间。见附图4,怠速减振段与主减振一级段连接段D为圆弧型,即可以有效的避免车辆怠速开始行驶时及不同温度下出现的传动系统撞击。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毂套、盘毂、第一减振弹簧、第二减振弹簧、第三减振弹簧、第四减振弹簧及弹簧座;所述盘毂套为中心设置有通孔的盘形结构,在所述通孔上设置有齿形槽;所述盘毂套上设置有多对相对设置的弹簧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设置于两个所述弹簧座之间;所述盘毂的外边缘为齿形凸起结构,与所述齿形槽活动式啮合;在所述齿形槽与所述齿形凸起结构相接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穿过所述第三减振弹簧后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所述第四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毂套、盘毂、第一减振弹簧、第二减振弹簧、第三减振弹簧、第四减振弹簧及弹簧座;所述盘毂套为中心设置有通孔的盘形结构,在所述通孔上设置有齿形槽;所述盘毂套上设置有多对相对设置的弹簧座,所述第一减振弹簧设置于两个所述弹簧座之间;所述盘毂的外边缘为齿形凸起结构,与所述齿形槽活动式啮合;在所述齿形槽与所述齿形凸起结构相接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穿过所述第三减振弹簧后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所述第四减振弹簧设置于所述盘毂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弹簧的弹性系数、所述第三减振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振帆李青章陶世波樊鹏赵威锋佟维徐顺杨允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