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67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7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片组件,实现预减震器单元的广角化以及轴向尺寸的缩短化。该减震片组件具备主减震器单元、预减震器单元。预减震器单元具有多个外周侧扭转弹簧(23)、第二子板(22)、多个内周侧扭转弹簧(24)和第一子板(23)。多个外周侧扭转弹簧(23)与主减震器单元的挡板(4)卡合,输入转矩。第二子板(22)与输出轮毂(7)连结。多个内周侧扭转弹簧(24)与第二子板(22)卡合而传递转矩。第一子板(21)使外周侧扭转弹簧(23)与内周侧扭转弹簧(24)串联工作。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amping plate component, which realizes the wide angle of the pre shock absorber unit and the shortening of the axial dimension. The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has a main shock absorber unit and a pre shock absorber unit. The pre shock absorber unit has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side torsion springs (23), second sub plates (22), a plurality of inner circumferential side torsion springs (24), and a first fender (23).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side torsion springs (23) are clamped with a baffle (4) of the main shock absorber unit to enter the torque. The second board (22)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hub (7). A plurality of inner side torsion springs (24) are coupled with the second fender (22) to transmit torque. The first board (21) enables the peripheral side torsion spring (23) to work in series with the peripheral side torsion spring (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震片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片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变速器的输入轴传递的减震片组件。
技术介绍
在离合器片组件等中使用的减震片组件具备一对输入板、配置在一对输入板的轴向间的轮毂凸缘以及将一对输入板与轮毂凸缘沿圆周方向弹性连结的多个扭转弹簧。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具备与主减震器单元独立地、用于使转矩小的范围内的扭转振动衰减的预减震器单元的离合器片组件。该预减震器单元具有从主减震器单元输入转矩的一对输入侧板和配置为夹在这些板之间的输出侧板。一对输入侧板相互由铆钉固定为一体旋转。然后,一对输入侧板与输出侧板通过扭转弹簧来弹性连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87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离合器片组件中,与主减震器单元独立地设有预减震器。但是,在以往的预减震器单元中,扭转角度的范围狭窄,并且扭转特性也是一个级别。因此,尤其是无法有效地抑制怠速时的扭转振动。另外,在以往的预减震器单元中,用于设置预减震器单元的空间较大,尤其是成为缩短轴向尺寸时的阻碍。因此,向车辆搭载时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扰的可能性增高,存在搭载性降低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实现预减震器单元的广角化并且实现轴向尺寸的缩短化而提高车辆搭载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课题在于,能够实现预减震器单元的多级特性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减震片组件用于向变速器的输入轴传递来自发动机的转矩,具备主减震器单元和预减震器单元。主减震器单元具有被输入来自发动机的转矩输入的输入侧构件和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的输出侧构件,对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进行衰减并将输入到输入侧构件的转矩向输出侧构件传递。预减震器单元从主减震器单元被输入转矩,对与主减震器单元相比转矩小的范围内的扭转振动进行衰减,并向输出侧构件输出转矩。该预减震器单元具有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输出侧板、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和中间板。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与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入侧构件卡合,并从输入侧构件被输入转矩。输出侧板与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出侧构件连结。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配置于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的内周侧,与输出侧板卡合而向输出侧子板传递转矩。中间板配置为与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入侧构件以及输出侧板相对旋转自如,用于使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和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串联工作。在此,预减震器单元具有串联工作的外周侧弹性构件与内周侧弹性构件。因此,弹性构件的工作角度增大,能够实现预减震器单元部分的广角化。另外,由于预减震器单元的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与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出侧板卡合,因此与以往的预减震器单元相比不需要输入侧的板,与以往装置相比能够缩短轴向尺寸。因此向车辆的搭载性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的减震片组件中,中间板具有:外周侧收纳部,收纳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以及内周侧第一收纳部,收纳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通过中间板使外周侧弹性构件与内周侧弹性构件串联工作,并且通过形成于该中间板的收纳部来支撑外周侧弹性构件以及内周侧弹性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减震片组件中,输出侧板形成为圆板状,并具有:卡合部,形成于内周部且与输出侧构件的外周部卡合;以及内周侧第二收纳部,与中间板的内周侧第一收纳部一同收纳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减震片组件中,输出侧板相对于中间板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在此,由于输出侧板相对于中间板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因此能够实现预减震器单元的多级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减震片组件中,中间构件具有圆弧状的孔,圆弧状的孔沿旋转方向具有预定的长度,输出侧板具有隔着预定的间隙插入到圆弧状的孔中的突起。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那样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实现预减震器单元的广角化,并且谋求轴向尺寸的缩短化而提高车辆搭载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实现预减震器单元的多级特性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片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离合器片组件的主视图。图3是凸缘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输出轮毂与凸缘的连结部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放大表示预减震器单元的图。图6是放大表示预减震器单元的限位器机构部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离合器片组件1。该离合器片组件1是用于向配置于图1的右侧的变速器(未图示)传递以及阻断来自在图1的左侧配置的发动机(未图示)的转矩的装置。在图1中,O-O是离合器片组件1的旋转轴线。[整体结构]该离合器片组件1具备离合器片2、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输入侧构件)、第一凸缘5以及第二凸缘6、输出轮毂(输出侧构件)7、多个扭转弹簧8、磁滞转矩产生机构9、以及预减震器单元10。[离合器片2]如图1以及图2所示,离合器片2具有环状的缓冲板12与环状的摩擦衬片14。缓冲板12具有沿圆周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安装部。摩擦衬片14通过铆钉13固定于缓冲板12的两面。另外,缓冲板12的内周部通过铆钉(未图示)固定于离合器板3的外周部。此外,在摩擦衬片14的图1左侧配置发动机侧的飞轮(未图示),摩擦衬片14被飞轮按压,由此向离合器片组件1输入发动机侧的转矩。[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分别形成为圆板状,配置为夹着第一凸缘5以及第二凸缘6沿轴向对置。然后,上述两板3、4通过柱螺栓销16固定为无法相对旋转。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的相互对置的部分形成有收纳扭转弹簧8的四个第一收纳部3a、4a和四个第二收纳部3b、4b。四个第一收纳部3a、4a以90°间隔配置,第二收纳部3b、4b配置在它们之间。另外,各收纳部3a、3b、4a、4b形成为朝轴向外侧(离合器板3为发动机侧,挡板4为变速器侧)鼓出,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第一凸缘5以及第二凸缘6]第一凸缘5以及第二凸缘6配置为夹在离合器板3与挡板4之间。两凸缘5、6为相同的形状,在此,对第一凸缘5进行具体说明。如图3所示,第一凸缘5是圆板状的板,具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四个第一开口5a与四个第二开口5b。第一开口5a形成为在径向以及旋转方向上比第二开口5b大。第一开口5a形成在与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的第一收纳部3a、4a对应的位置。另外,第二开口5b形成在与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的第二收纳部3b、4b对应的位置。此外,柱螺栓销16沿轴向贯穿两凸缘5、6的第一开口5a、6a的内周部(参照图2)。在四个第一开口5a的旋转方向的一方的端面形成有朝轴向两侧突出的弹簧支撑部(突起部)5c。弹簧支撑部5c为大致矩形形状。然后,多个扭转弹簧8中的第一螺旋弹簧8a以及第二螺旋弹簧8b的端面与弹簧支撑部5c抵接。另外,弹簧支撑部5c的与承受扭转弹簧8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与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的第一收纳部3a、4a的旋转方向的一方的端面抵接。通过以上那样的结构,第一凸缘5的弹簧支撑部5c被夹持在扭转弹簧8的一方的端面与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的第一收纳部3a、4a的一方的端面之间。由此,在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朝图2~图4的+R方向旋转时,第一凸缘5与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的相对旋转被禁止,与上述两板3、4一体旋转。此外,在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朝-R方向旋转时,第一凸缘5与离合器板3以及挡板4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被允许相对旋转。另外,如图3以及图2的局部放大图、即图4所示,在第一凸缘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片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片组件,用于向变速器的输入轴传递来自发动机的转矩,其中,所述减震片组件具备:主减震器单元,具有被输入来自所述发动机的转矩的输入侧构件和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的输出侧构件,对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进行衰减并将输入到所述输入侧构件的转矩向所述输出侧构件传递;以及预减震器单元,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被输入转矩,对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相比转矩小的范围内的扭转振动进行衰减,并向所述输出侧构件输出转矩,所述预减震器单元具有: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入侧构件卡合,并从所述输入侧构件被输入转矩;输出侧板,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出侧构件连结;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配置于所述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的内周侧,与所述输出侧板卡合而向所述输出侧子板传递转矩;以及中间板,配置为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入侧构件以及所述输出侧板相对旋转自如,用于使所述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和所述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串联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10 JP 2015-0243291.一种减震片组件,用于向变速器的输入轴传递来自发动机的转矩,其中,所述减震片组件具备:主减震器单元,具有被输入来自所述发动机的转矩的输入侧构件和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连结的输出侧构件,对来自发动机的扭转振动进行衰减并将输入到所述输入侧构件的转矩向所述输出侧构件传递;以及预减震器单元,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被输入转矩,对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相比转矩小的范围内的扭转振动进行衰减,并向所述输出侧构件输出转矩,所述预减震器单元具有: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入侧构件卡合,并从所述输入侧构件被输入转矩;输出侧板,与所述主减震器单元的输出侧构件连结;多个内周侧弹性构件,配置于所述多个外周侧弹性构件的内周侧,与所述输出侧板卡合而向所述输出侧子板传递转矩;以及中间板,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洼田喜隆桥本一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