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795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包括用于放置花盆的花架、支架及可沿支架移动的浇水设备,所述花架位于支架的外部,浇水设备可移动的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浇水设备包括底板、伸缩杆及多个用于存储水或植物营养液的蓄液箱,蓄液箱与伸缩杆均安装在底板上,蓄液箱上安装有浇灌设备,底板上还安装有控制系统及触摸屏,触摸屏连接至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家中养殖的植物的自动浇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可实施性。

An automatic watering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watering watering device for robot, including flower, and flower pots along the stent support moving, the exterior of the flower in support, watering mobile equipment is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the watering equipment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telescopic rod and a plurality of storage tank or water storage plant nutrition liquid, liquid storage tank and the telescopic rod are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watering device, bottom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system and touch screen, the touch screen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watering of the plants in the hom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has the very good feas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浇水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层次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家中种植花草,花草既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也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中生活节奏非常紧凑,人们往往非常的忙碌,有限的精力往往被工作或者其他重要事宜瓜分殆尽,常常会忘记对家中花草的照料,造成花草发育不良或者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能够实现对家中花草的自动浇灌。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包括用于放置花盆的花架、支架及可沿支架移动的浇水设备,所述花架位于支架的外部,浇水设备可移动的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浇水设备包括底板、丝杠螺母、伸缩杆及多个用于存储水或植物营养液的蓄液箱,丝杠螺母安装在底板上,蓄液箱与伸缩杆均安装在底板上,蓄液箱上安装有浇灌设备,底板上还安装有控制系统及触摸屏,触摸屏连接至控制系统。作为优选的,所述浇灌设备包括水泵、干路水管、喷头及多个支路水管,每个蓄液箱内均安装一个支路水管,每个支路水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支路水管的端部汇集在一起连接至干路水管的一端,干路水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相连接,喷头安装在伸缩杆上,水泵安装在干路水管上。作为优选的,所述每个蓄液箱上均设有用于给蓄液箱补充液体的入水口。作为优选的,所述蓄液箱内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至控制系统。作为优选的,所述干路水管上还设有流量传感器。作为优选的,所述浇水设备上安装有丝杠螺母,支架上安装有相匹配的丝杠。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支架上对应设有用于供滚轮移动的导轨。作为优选的,所述花架上安装的花盆内均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系统。作为优选的,所述伸缩杆通过液压缸驱动。作为优选的,所述花架呈阶梯状。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与丝杠螺母、液压缸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不同位置花盆的定位,通过控制系统和电磁阀与水泵的设计实现了根据不同植物浇灌不同水或营养液的功能,最终实现了对能够实现对家中养殖的植物的自动浇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可实施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中:1-花架,2-底板,3-滚轮,4-蓄液箱,4a-入水口,5-支路水管,6-干路水管,7-触摸屏,8-控制系统,9-丝杠螺母,10-伸缩杆,11-喷头。1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包括用于放置花盆的花架1、支架12和可沿支架12移动的浇水设备,所述花架1呈阶梯状,每层的高度规律变化,远离浇水设备的方向上层高依次递增,花架1位于支架12的外部,花架1上安装的花盆内均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浇水设备包括底板2,底板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3,支架12上对应设有用于供滚轮3移动的导轨,底板2上安装有丝杠螺母9,丝杠螺母9内对应设有丝杠,丝杠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12的两端,支架12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连接至丝杠,底板2上安装有多个用于存储水或植物营养液的蓄液箱4,蓄液箱4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用于标识其内存储溶液的铭牌,蓄液箱4上设有用于给蓄液箱4补充溶液的入水口4a,蓄液箱4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支路水管5,每个支路水管5的端部均汇集在一起连接至干路水管6,每个支路水管5上均安装有电磁阀,干路水管6上安装有水泵和流量传感器,底板2上安装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通过液压缸驱动,伸缩杆10的前端安装有喷头11,喷头11连接至干路水管6,底板2上还安装有控制系统8和用于输入指令的触摸屏7,触摸屏7连接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能够接收触摸屏7的输入的指令和接收液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并能够控制电磁阀、水泵、液压缸及电机动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花架1上的花盆位置按照行与列进行定位,控制系统8分别通过控制丝杠副和液压缸来控制喷头11的行位置与列位置,实现喷头11对目标花盆的精准定位。根据花架1上所种植的植物种类,将所需要的水或者营养液分别灌入不同的蓄液箱4内,并在铭牌上注明该蓄液箱4内灌入的溶液的名称,然后依次通过触摸屏7向控制系统8中输入如下信息:1)每个蓄液箱4内存储的溶液名称;2)各个花盆内植物所需要浇灌的溶液名称、最低湿度及每一次的浇灌量;3)每个蓄液箱4内的最低液位刻度。使用时,当湿度传感器感知到某一盆花盆内的湿度低于最低湿度要求时,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通过控制丝杠副和液压缸使喷头11定位到需要浇灌的花盆的上方,然后控制系统8控制存储对应溶液的蓄液箱4内的电磁阀打开,接着水泵开始工作,将蓄液箱4内的溶液浇灌到花盆内,流量传感器检测到预定的流量后反馈信息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水泵关闭,并延迟几秒后关闭电磁阀,以使干路水管6中的溶液回流至蓄液箱4内。当蓄液箱4内的液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液位传感器反馈信号至控制系统8中,控制系统8发出蜂鸣声提醒添加溶液。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家中养殖的盆景的自动浇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可实施性。上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花盆的花架、支架及可沿支架移动的浇水设备,所述花架位于支架的外部,浇水设备可移动的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浇水设备包括底板、伸缩杆及多个用于存储水或植物营养液的蓄液箱,蓄液箱与伸缩杆均安装在底板上,蓄液箱上安装有浇灌设备,底板上还安装有控制系统及触摸屏,触摸屏连接至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浇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花盆的花架、支架及可沿支架移动的浇水设备,所述花架位于支架的外部,浇水设备可移动的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浇水设备包括底板、伸缩杆及多个用于存储水或植物营养液的蓄液箱,蓄液箱与伸缩杆均安装在底板上,蓄液箱上安装有浇灌设备,底板上还安装有控制系统及触摸屏,触摸屏连接至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设备包括水泵、干路水管、喷头及多个支路水管,每个蓄液箱内均安装一个支路水管,每个支路水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支路水管的端部汇集在一起连接至干路水管的一端,干路水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相连接,喷头安装在伸缩杆上,水泵安装在干路水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浇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蓄液箱上均设有用于给蓄液箱补充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臣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