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的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671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1配有一打孔金属网2,将熔融和混合的树脂组合物由开口部分供给到转子1的上部,打孔金属网的外圆周是由磁性材料形成的或由与磁性材料3相接触的非磁性材料形成,为了使树脂组合物由离心力的作用通过均匀加热的打孔金属网2中的小孔,通过对磁性材料部分进行加热而将树脂组合物造粒成粉末或纤维状。造粒粉末经安装在其中具有旋转叶片11的供气装置12从排料口转移到外箱8的下部。因此,由于在产品回收容器13中收集的粉碎树脂组合物成粉末的粒径比直接造粒后的粉末粒径更接近于最终产品的粒径,所以促进了冷却操作,在不损害树脂性能的情况下减少了粉碎的时间并且在粉碎时减少了生成的细粉和粗粉。因此,该树脂组合物造粒装置可减少分类的步骤或可节省劳力和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组合物的造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组合物的造粒装置,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粉碎过程中减少细粉的生成量以及粉碎时间的树脂组合物的造粒装置。                    技术背景例如,环氧树脂粉末涂覆材料一般是根据干法通过对各原料进行熔融混合、冷却以及对原料进行粉碎生产的。冷却带主要用于冷却。在此情况下,熔融和混合的组合物不能得到充分地冷却,因而降低了粉碎效率。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得到所要求的颗粒直径。粉碎可使用粉碎机、victory mill、球磨机、射流磨等。它们可根据粉末的性能和所希望的颗粒直径进行选择使用。通常,为了增加粉碎的效率,粉碎是分步骤进行的,在粗粉碎阶段首先将材料粉碎成5~15mm,然后再将其粉碎成所要求的颗粒直径。通常,由于粗粉碎材料的颗粒直径在粉碎后更接近于最终的颗粒直径,因而所需的粉碎时间就会更短,颗粒的尺寸分布就会更窄,从而限制了由于过渡粉碎所造成的更多粉碎粉末的形成。可是,在使用粉碎机,例如锤磨机等的情况下,平均颗粒直径会变大2~5mm,颗粒尺寸分布从几微米变宽到十几微米以及几毫米。在粉碎粗粉碎的材料时粉碎时间会延长,并产生许多细粉和粗粉。为了提高产量,就需要在回收和处理后再粉碎细粉和粗粉,这样就增加了加工的成本。也就是说,在粉碎前,颗粒尺寸比最终颗粒尺寸大并且颗粒尺寸分布宽的情况下由于生成了许多的细粉和粗粉,所以使得粉碎的效率降低,成本升高。特别是,细粉的生成对工作环境是一种危害。在日本专利未审公开号为Nos.8-218643和8-294916中公开了关于提高粉碎效率的生产方法。用该方法与用诸如锤式研磨机等经粗粉-->碎后进行传统的细粉碎相比,可大大地减少细粉的生成量。但正如在该方法中所述,在不使用加热装置供应熔融和混合树脂的情况下,某些性能的树脂在造粒的过程中会被冷却并且粘度变高,以致于产生阻塞,这不仅会带来有害的因素,而且甚至在进行造粒的情况下所获得产品的尺寸也是不均匀的并且大于最终的颗粒直径。例如,在销型盘的情况下,当供应的树脂具有低的熔体粘度并且连续的呈线性地供应到转子上时,为了成为纤维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树脂就在两个相邻的销间扩展蔓延,从而使纤维的长度大于销间的距离。为了减小纤维的长度而减小销间距离的情况下,由于销间树脂量的减少,所以使得施加的离心力降低,这样树脂就难于从销间部位处移开并且会停留在转子上。为了增加离心力以防止树脂停留,就需要增加转速,而这就势必要加大功率,操作的安全性也会随之降低。相反,由于纤维的厚度取决于树脂的供应量,当供应量足够小时,纤维会变细,但在增加供应量以增加生产能力的情况下,纤维的直径就会变粗,从而就不能获得稳定的造粒操作。另外,在供应的树脂组合物的熔体粘度高并且树脂不连续地供应到转子上时,由于树脂不能连续地呈线性供应,所以就会使树脂供给到销的局部。因此,树脂就会过多的以这种局部供给的方式进行供应,并且树脂会从整个销的中空部分挤出,树脂形成不均匀的形状并且明显偏大。可以相同的方式将其用在叶片型盘上。也就是说,该方法不足以稳定地获得减少粉碎时间的造粒操作。在日本专利未审公开号为Nos.50-121529,50-121530,59-203448等中公开了利用转子的生产方法,但所有这些专利的目的都是为生产棉花状产品,它们不同于本专利技术。另外,作为用于提供粉碎涂布材料造粒装置的结构,可列举有日本专利未审公开号为Nos.10-032581,10-032582和10-032583,但在这些制造方法中,用于收集造粒粉末的容器被构造成外箱安置在与造粒粉末或纤维状树脂组合物飞扬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在此情况下,由于壁表面受到的冲击能相对于颗粒粉末速度能没有被减少,因而造-->粒的粉末易于粘附在壁表面上。由于由转子旋转产生的风流作用处于把造粒粉末压向壁表面的方向上,所以造粒的粉末易于停留在壁表面附近。另外,由于造粒粉末的飞扬速度很大,因而在与壁面碰撞后的反射方向基本上与入射方向相同。因此,其与后面飞扬的造粒粉末发生碰撞的概率大为提高,由于造粒粉末是熔融的并且彼此粘附在一起,因此使得热容量增加,造粒粉末很容易粘在壁表面上。一旦造粒粉末粘附在壁表面上,造粒粉末会基于这些造粒的粉末进一步熔融并粘附在一起,致使造粒粉末难于被冷却,这样由于热的作用而造成进一步的恶化。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用于树脂组合物造粒装置的结构,可列举有日本专利未审公开号为No.11-309713。可是,那些直接收集在外箱或外箱容器中的造粒粉末在飞扬时其外边缘部分会被冷却,而其内部还保持有热量。之后,造粒的粉末变软并彼此粘在一起,其性能在上述造粒粉末积聚的情况下会受到损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碎涂布材料的造粒装置,该装置在不损害性能的情况下通过稳定地获得粒径接近于最终产品粒径的造粒粉末而减少了粉碎时间,该装置还减少了许多分类的步骤,并且通过在粉碎步骤中减少细粉和粗粉的生成量而节省了劳力,节约了时间。                    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组合物的造粒装置,它包括:安放在旋转转子上部的料筒;用于通过料筒供应熔融和混合的树脂组合物的开口部分;在转子的外圆周具有小孔的打孔金属网;加热装置;在打孔金属网上的小孔,可均匀地被加热,使得树脂组合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以便将树脂组合物造粒成粉末或纤维状;用于回收造粒粉末的外箱,其与造粒粉末碰撞部分的壁表面倾斜10~80度;和安装在外箱外圆周上的冷却夹套,-->其中用于取出造粒粉末的排料口设置在外箱的下部,造粒粉末从外箱中移走的同时通过安装在排料口前面的供气装置进行空气冷却。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树脂组合物造粒过程装置的示意图,它示出了树脂的熔融、混合操作与造粒粉末收集间的状态;图2是一个局部截面图,它示出了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和磁化线圈装置;和图3是用于将熔融和混合的树脂组合物引入转子的料筒装置的截面图。                    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熔融和混合的树脂组合物相当于具有热固性树脂例如环氧树脂、环氧-聚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或具有热塑性树脂例如聚氯乙烯、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ABS树脂、氟碳树脂等作为基本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还可根据用途含有各种原料,例如固化剂、填料、颜料或其它在其中混合的添加剂,并且根据用途该基本树脂可以是改性树脂或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构成要使得树脂组合物造粒装置通过将交流电源与安装有打孔金属网的转子和安放在磁性材料附近的磁化线圈电连接而能加热打孔金属网或与其接触的磁性材料,由此可均匀地加热打孔金属网,打孔金属网的外圆周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或其具有的小孔是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和磁性材料相接触,细粉或纤维状材料很容易通过下述方式获得:从开口部分经安放在旋转转子上部的双管型料筒供应熔融并混合的树脂组合物,在不增加树脂由于固化带来的熔体粘度的情况下将树脂组合物与加热的打孔金属网接触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树脂组合物通过小孔。由于回收造粒粉末的外箱形成为带有冷却夹套的双圆锥形,因此,上圆锥体部分的倾斜可防止造粒粉末粘附,而转子在下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组合物的造粒装置,它包括:安放在旋转转子上部的料筒;用于通过料筒供应熔融和混合的树脂组合物的开口部分;在转子的外圆周具有小孔的打孔金属网;加热装置;在打孔金属网上的小孔,可均匀地被加热,使得树脂组合物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通过,以便将树脂组合物造粒成细粉末或纤维状;用于回收造粒树脂的外箱,其与造粒粉末碰撞部分的壁表面倾斜10~80度;和安装在外箱外圆周上的冷却夹套,其中用于取出造粒粉末的排料口设置在外箱的下部,造粒粉末从外箱中移走的同时通过安 装在排料口前面的供气装置进行空气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组合物的造粒装置,它包括:安放在旋转转子上部的料筒;用于通过料筒供应熔融和混合的树脂组合物的开口部分;在转子的外圆周具有小孔的打孔金属网;加热装置;在打孔金属网上的小孔,可均匀地被加热,使得树脂组合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以便将树脂组合物造粒成细粉末或纤维状;用于回收造粒树脂的外箱,其与造粒粉末碰撞部分的壁表面倾斜10~80度;和安装在外箱外圆周上的冷却夹套,其中用于取出造粒粉末的排料口设置在外箱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口竜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