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027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条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包括揉面、制条和定形,制条步骤中,将揉好的面制成面皮,在面皮中包裹上紫菜,并将面皮滚搓成圆条状的面体,在制条与定形步骤之间还有刺加工,刺加工主要有:A、使用钩针由面体的外侧刺入至内侧,之后将钩针向外拔出,使紫菜的纤维穿出至面体的外侧并形成毛鳞片;B、制作空心的面团,在面团上打制通孔,用蜂胶将通孔密封,剩余一个通孔处于打开状;C、将食盐混合于食用油中制成混合油液,用针管向面团中注入混合油液,之后用蜂胶将通孔完全密封;D、将密封好的面团用面浆粘附在毛鳞片与面体接触的部位处形成凸出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面条易从筷子上滑落的问题,便于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条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面条的制作需要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中国面食种类花样繁多,如山西刀削面、北京炸酱面、兰州拉面、东北冷面、陕西油泼面、河北的捞面、河南烩面、上海阳春面、广东云吞面、四川担担面、扬州炒面、岐山臊子面等。传统的面条均为表面平滑的条状物,在使用筷子进食的过程中,面条容易从筷子上滑落,有时还会造成面汤溅起,若面汤溅至人眼中,对人眼的伤害极大,并且面汤溅至衣服上,也影响衣服的穿着,难以进行清洗,而且对于使用筷子不熟练的人来说,用筷子食用面条就显得更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挂面,以制作出一种面条,解决面条易从筷子上滑落的问题,便于食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包括揉面、制条和定形,制条步骤中,将揉好的面制成面皮,在面皮中包裹上紫菜,并将面皮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包括揉面、制条和定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条步骤中,将揉好的面制成面皮,在面皮中包裹上紫菜,并将面皮滚搓成圆条状的面体,在所述制条步骤与定形步骤之间还有刺加工步骤,刺加工步骤主要包括:A、使用钩针由面体的外侧刺入至面体的内侧,之后将钩针向外拔出,使紫菜的纤维穿出至面体的外侧并形成毛鳞片;B、制作空心的面团,在面团上打制通孔,用蜂胶将通孔一一密封,剩余一个通孔处于打开状;C、将食盐混合于食用油中制成混合油液,用针管吸取混合油液并由打开的通孔处将混合油液注入面团中,之后用蜂胶将打开的通孔密封;D、将密封好的面团用面浆粘附在毛鳞片与面体接触的部位处形成凸出于面体表面的凸出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包括揉面、制条和定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条步骤中,将揉好的面制成面皮,在面皮中包裹上紫菜,并将面皮滚搓成圆条状的面体,在所述制条步骤与定形步骤之间还有刺加工步骤,刺加工步骤主要包括:A、使用钩针由面体的外侧刺入至面体的内侧,之后将钩针向外拔出,使紫菜的纤维穿出至面体的外侧并形成毛鳞片;B、制作空心的面团,在面团上打制通孔,用蜂胶将通孔一一密封,剩余一个通孔处于打开状;C、将食盐混合于食用油中制成混合油液,用针管吸取混合油液并由打开的通孔处将混合油液注入面团中,之后用蜂胶将打开的通孔密封;D、将密封好的面团用面浆粘附在毛鳞片与面体接触的部位处形成凸出于面体表面的凸出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面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同明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桐梓县宇强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