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427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包括上机臂(1)、连接组件(2)、下机臂(3)和旋转组件(4),连接组件(2)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管件(21)和第二管件(22)。连接组件(2)还包括U型连杆(23)和顶紧块(24),U型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件(22)和顶紧块(24)铰接。在第一管件上(21)还设有卡合部(21a)。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只需将顶紧块(24)掰向或者掰离第一管件,使得顶紧块(24)与卡合部(21a)顶紧或脱离即可完成组件的安装或拆卸,十分方便。

Folding wing assembly of unmanned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lding wing assembly includes upper arm (1), (2) connected components and the lower arm (3) and the rotating assembly (4), connected components (2) includes a first movable connection pipe (21) and second (22) pipe.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2) also comprises a U type connecting rod (23) and a jacking block (24), wherein the ends of the U type connecting rod (23)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second pipe fittings (22) and the top block (24). A clamping part (21a)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first pipe fitting (21). When the structure is adopted, only the top block (24) is broken or detached from the first pipe fitting, so that the top block (24) is tightly closed or separated from the clamping part (21a), so that the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the component can be completed,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配件,尤其指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作为无人机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多旋翼无人机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低、操控性能好,同时可以集成GPS、运动相机等多种负载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近年来在大众消费市场中越来越受到普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为了保证多旋翼无人机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同时由于设计上的不足,市面上的无人机大多体积庞大,有的没有折叠功能,携带极为不便;有的虽带有折叠机臂的机构,但是在展开后需要用螺钉分别对各机臂进行固定,折叠前则需将螺钉拆卸下来,使用非常繁琐。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6081058A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预紧折叠件,依靠开口挂钩的转动实现机臂的折叠与展开,但是依然需要通过松开或拧紧螺母的方式来完成机臂的拆卸和连接,操作依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不需要松开或拧紧螺母就可完成机臂的拆卸和连接,更方便地实现机臂和机翼的折叠与展开,操作便利,提高无人机的可携带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包括上机臂、连接组件、下机臂和旋转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上机臂的一端套装并固定在第一管件内,下机臂的一端套装并固定在第二管件内,下机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组件。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固定。固定装置包括U型连杆和顶紧块,U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件和顶紧块铰接。在第一管件上还设有卡合部,连接固定时卡合部可与顶紧块抵接固定。采用这一结构后,连接机臂时,只需将U型连杆转向第一管件,使得顶紧块一端与第一管件上的卡合部接触,再将顶紧块的另一端掰向第一管件,U型连杆发生弹性形变,与U型连杆相连的顶紧块在变形反作用力作用下顶紧卡合部,即可完成机臂的连接和固定,简单方便。拆卸机臂时,只需将顶紧块掰离第一管件,使得顶紧块与卡合部脱离即可完成机臂的拆卸,十分方便。进一步的,顶紧块设有通槽,U型连杆的一端安装在通槽内。采用这一结构,可以简化结构,降低零件加工难度。进一步的,顶紧块的一端为圆弧面,另一端设有弧形缺口。顶紧块的顶紧一端设计为圆弧面,可以有效减小掰紧顶紧块所需要的力,增强可操作性。在拆卸时,由于顶紧块十分接近管件,顶紧块设有的弧形缺口可以容纳人的手指,便于操作。进一步的,卡合部的一侧设有圆弧槽,连接固定时顶紧块的圆弧面可与圆弧槽配合抵接固定。采用这一结构,同样可以有效减小掰紧顶紧块所需要的力,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的,U型连杆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固定时U型连杆发生形变为圆弧面与圆弧槽配合抵接处提供压力。进一步的,U型连杆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可供选择的,弹性金属材料包括锰钢、不锈钢、铍青铜。进一步的,在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外侧壁上沿轴向方向均开有细长缺口,在缺口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带通孔的凸台。采用这一结构,将螺栓穿过缺口两侧凸台的通孔,用螺母拧紧,在螺栓螺母的作用下将缺口收窄,可以将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分别固定于上机臂和下机臂上,方便稳固。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包括电机、转子、两个机翼、机翼盖和螺钉。进一步的,电机套装并固定在下机臂末端,所述转子安装在电机转轴上。进一步的,机翼安装在转子和机翼盖之间,螺钉依次穿过机翼盖和机翼,与转子连接,机翼可在转子和机翼盖之间绕着螺钉克服一定的摩擦力转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机翼的折叠,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可携带性。采用这样的方案后,不需要松开或拧紧螺母就可完成机臂的拆卸和连接,更方便地实现机臂和机翼的折叠与展开,操作十分便利,提高了无人机的可携带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展开状态;图2为本实施例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折叠状态;图3为本实施例固定机构固定状态;图4为本实施例固定机构松开状态;图5为本实施例旋转组件爆炸图。其中,1、上机臂,2、连接组件,3、下机臂,4、旋转组件,21、第一管件,22、第二管件,23、U型连杆,24、顶紧块,21a、卡合部,22a、缺口,22b、凸台,24a、通槽,24b、圆弧面,24c、弧形缺口,40、电机,41、转子,42、机翼,43、机翼盖,4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包括上机臂1、连接组件2、下机臂3和旋转组件4,连接组件2包括铰接的第一管件21和第二管件22。下机臂3的一端套装在第二管件22内,第二管件22上沿轴向方向开有细长缺口22a,在缺口的两侧设有两组带通孔的凸台22b,螺栓穿过凸台22b的通孔,并拧紧螺母,在螺栓螺母的作用下将缺口收窄,第二管件22抱紧下机臂3,就可将下机臂3和第二管件22固定。同理,上机臂1的一端套装在第一管件21内,采用同样的方法固定,方便稳固。下机臂3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组件4。连接组件2还包括U型连杆23和顶紧块24,U型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件22和顶紧块24铰接。顶紧块设有通槽24a,U型连杆23的一端安装在通槽24a内,结构简单。如图4所示,在第一管件21上还设有卡合部21a,卡合部21a的一侧设有圆弧槽。顶紧块24的一端为圆弧形24b。卡合部21a的圆弧槽以及顶紧块24的顶紧一端设计为圆弧面24b,都可以有效减小掰紧顶紧块所需要的力,增强可操作性。U型连杆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可供选择的,弹性金属材料包括锰钢、不锈钢、铍青铜。本实施例中,U型连杆的材料是不锈钢。连接机臂时,将U型连杆23转向第一管件21,使得顶紧块24圆弧形24b一端与第一管件21上的卡合部21a接触,再将顶紧块24的另一端掰向第一管件21,U型连杆23发生弹性形变,与U型连杆23相连的顶紧块24在变形反作用力作用下顶紧卡合部21a,即可完成机臂的连接和固定,简单方便。拆卸时,只需将顶紧块24掰离第一管件21,使得顶紧块24与卡合部21a脱离即可完成机臂的拆卸,十分方便。同时,由于顶紧块24设置有弧形缺口24c,尽管顶紧块24十分接近管件,弧形缺口24c可以容纳人的手指,便于操作。如图5所示,旋转组件包括电机40、转子41、机翼42、机翼盖43和螺钉44。电机40套装并固定在下机臂3末端,转子41安装在电机40转轴上。机翼42安装在旋转体41和机翼盖43之间,螺钉44依次穿过机翼盖43和机翼42,与转子41连接。机翼42可在旋转体41和机翼盖43之间绕着螺钉克服一定的摩擦力转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机翼42的折叠,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可携带性。采用这样的方案后,不需要松开或拧紧螺母就可完成机臂的拆卸和连接,也实现了机臂和机翼的折叠与展开,操作十分便利,提高了无人机的可携带性。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臂(1)、连接组件(2)、下机臂(3)和旋转组件(4),所述的连接组件(2)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管件(21)和第二管件(22),所述上机臂(1)的一端套装并固定在第一管件(21)内,所述下机臂(3)的一端套装并固定在第二管件(22)内,下机臂(3)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第一管件(21)和第二管件(22)固定,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U型连杆(23)和顶紧块(24),所述U型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件(22)和顶紧块(24)铰接;所述第一管件上还设有卡合部(21a),连接固定时所述卡合部(21a)可与顶紧块(24)抵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臂(1)、连接组件(2)、下机臂(3)和旋转组件(4),所述的连接组件(2)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管件(21)和第二管件(22),所述上机臂(1)的一端套装并固定在第一管件(21)内,所述下机臂(3)的一端套装并固定在第二管件(22)内,下机臂(3)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组件(4),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第一管件(21)和第二管件(22)固定,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U型连杆(23)和顶紧块(24),所述U型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件(22)和顶紧块(24)铰接;所述第一管件上还设有卡合部(21a),连接固定时所述卡合部(21a)可与顶紧块(24)抵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块(24)设有通槽(24a),U型连杆(23)的一端安装在通槽(24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块(24)的一端为圆弧面(24b),另一端设有弧形缺口(24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无人机机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21a)的一侧设有圆弧槽,连接固定时所述顶紧块(24)的圆弧面(24b)可与圆弧槽配合抵接固定。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航匠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