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29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本体,车把本体上设有空腔,空腔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架,支架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支架通过万向节与空腔固定,支架的下端设有车框,车框上设有挂钩,车框通过挂钩固定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自行控制的新型自行车车把。

Novel handlebar for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icycle handlebar, comprising a handlebar body, the handleba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the cavity inside the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one end of the support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iversal joint, the bracket is fixed through the universal joint and the cavity,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he car frame, the ca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hook is fixed on the car frame stand b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a new type bicycle handlebar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small floor occupation, which can be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
技术介绍
自行车,现在为人们广泛使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交通工具之一,车框作为自行车上的重要零部件,具有存放东西的重要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自行车的种类繁多,自行车上要么没有车框,要么具有车框,没有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自行调节的自行车,在存放自行车时,由于车框所占的面积也很大,常常因为车框的存在而无处存放,但是要把车框进行拆卸有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自行控制的新型自行车车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本体,所述车把本体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所述支架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空腔固定,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车框,所述车框上设有挂钩,所述车框通过所述挂钩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上设有圆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挂钩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与所述车把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架。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下端和所述车把本体的下端均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进一步地,所述车框为软性材料。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车把本体上设有空腔,支架在万向节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车框与支架之间通过挂钩的连接作用为可拆卸连接,当不使用车框使,可将支架以及车框存放至空腔内,使用时,只需要将支架旋出,车框通过挂钩固定在支架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因空间不足而导致自行车无法存放或无法通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装到空腔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把本体;101、空腔;2、支架;201、方形槽;202、通孔;3、车框;301、挂钩;4、支撑架;5、万向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本体1,所述车把本体1上设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5,所述支架2通过所述万向节5与所述空腔101固定,所述支架2的下端设有车框3,所述车框3上设有挂钩301,所述车框3通过所述挂钩30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具体地,所述支架2上设有方形槽201,所述方形槽201上设有圆形通孔202。其中,所述方形槽201的作用是防止挂钩301在支架上左右晃动,增加了支架2与车框3之间的稳固性。具体地,所述挂钩301穿过所述通孔202并与所述支架2活动连接,所述挂钩301的数量与所述通孔202的数量一致。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301的竖梁设有4个。具体地,所述支架2与所述车把本体1之间设置有支撑架4。具体地,所述支架2的下端和所述车把本体1的下端均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支撑架4通过滑槽与滑块相互配合作用可在支架2和车架本体1上自由活动,一方面具有加强支架2与车把本体1之间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当将车框3存放至空腔101内时,支撑架4可自由活动也存放至空腔101内部。具体地,所述车框3为软性材料,所述软性材料可为布料,其作用是方便车框3存放至空腔101内部,节省占用空间。本技术通过在车把本体1上设有空腔101,支架2在万向节5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车框3与支架2之间通过挂钩301的连接作用为可拆卸连接,当不使用车框3使,可将支架2以及车框3存放至空腔101内,使用时,只需要将支架2旋出,车框3通过挂钩301固定在支架2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因空间不足而导致自行车无法存放或无法通过的问题。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本体(1)上设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5),所述支架(2)通过所述万向节(5)与所述空腔(101)固定,所述支架(2)的下端设有车框(3),所述车框(3)上设有挂钩(301),所述车框(3)通过所述挂钩(30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包括车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本体(1)上设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一端连接有万向节(5),所述支架(2)通过所述万向节(5)与所述空腔(101)固定,所述支架(2)的下端设有车框(3),所述车框(3)上设有挂钩(301),所述车框(3)通过所述挂钩(30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有方形槽(201),所述方形槽(201)上设有圆形通孔(202)。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汇通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