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129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车轮、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及鞍座,所述电动自行车的后部具有容置腔,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容置腔内。该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容置结构利用了原有车架的结构,设计线条流畅、结构稳定、装配简便、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降低。同样,也使电动自行车后车灯等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而且控制器后置有利于电动自行车的整体重心后移,便于骑行者操控。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与电池的分离安装,也便于电池的拆卸、安装以及控制器或者电池的维修、更换。

Electric bicycle with controller rear

The electric bicycl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r controller, comprising a frame, mounted on a frame wheel, motor, battery, controller and the saddle, the back part of the electric bicycle is provided with an accommodating cavity, wherein the controller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controller holding structure utili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frame, the design is smooth,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the assembly is simple,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is high,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ered. Similarly, the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bicycles, rear lights and other components is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controller with a rear electric bicycle to the center of gravity shift, Easy Rider control. Becaus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separ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battery, the disassembly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battery and the maintenanc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controller or the battery a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多数设置于脚踏板位置或者与电池一起容置于电池盒内而没有独立的空间,不利于电池或者控制器的维修、更换;或者即使有独立的容置空间但由于其结构设计繁复、不稳定、用料浪费而不利于生产加工和降低成本,甚至会影响后续使用。具体地,授权公告号为CN204236717U,题为“电动车车架结构”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前倾斜的立管(2),立管(2)前端焊接固定转向管(1),立管(2)上端部位设有环形上固定架(21),立管(2)下端部设有环形下固定架(22),立管(2)贯穿焊接车架副管(3),车架副管(3)呈“U”型结构,车架副管(3)两侧面中部设有踏板固定主架(32),踏板固定主架(32)两侧设有踏板固定副架(31),车架副管(3)两端部与侧管(42)焊接固定,车架副管(3)下侧设有平管(41),平管(41)呈“U”型结构,平管(41)弯曲部中心处与立管(2)末端焊接固定,平管(41)两端部与侧管(42)连接固定形成车架主管(4),平管(41)与车架副管(3)相互平行,平管(41)与车架副管(3)之间垂直设有三个电池盒放置板(5),电池盒放置板(5)呈“U”型结构。侧管(42)末端设有控制器放置槽(9),所述控制器放置槽(9)两侧设有防护板(91),所述防护板(91)上侧设有后衣支架(7),所述后衣支架(7)与侧管(42)之间设有稳固架(71),所述后衣支架(7)内设有固定主孔(73)和固定副孔(72),两个所述固定副孔(72)设置在固定主孔两侧。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要问题在于用于容置控制器的控制器放置槽需要在原有比较完整的车架结构基础上再行设置一个槽体结构,不利于节省用料,而且该控制器放置槽的结构复杂、稳定性差不利于生产加工和降低成本,甚至后续会影响骑行者的正常使用。再次,授权公告号为CN201484567U,题为“健身发电自行车”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健身发电自行车,控制器(2)、蓄电池(5)、电机(3)设置在车尾架(1)中;控制器(2)有外部电源接入充电接口,也有输出接口,控制器(2)与蓄电池(5)用导线连接,电机(3)与控制器(2)用导线连接,电机(3)的传动轮(4)与后车轮接触摩擦传动;电机(3)具有发电机和电动机功能;健身发电自行车刹车机构同现有自行车的,而且连接刹车闸与刹车手把的拉线也与控制器(2)的控制旋钮连接,使刹车时,拉线先拉动控制器(2)的控制旋钮到一定程度后再拉动刹车车闸制动;在车把靠近手柄位置设置控制机关,控制机关与控制器(2)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要问题在于将控制器(2)和蓄电池(5)一并容置在车尾架中,由于蓄电池(5)需要进行充电,因此要不断的拆卸、安装蓄电池(5),反复操作引起的磕碰等容易损坏控制器,并且由于控制器没有独立的放置空间,不利于电池或者控制器的维修或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其控制器容置结构利用了原有车架的结构,设计线条流畅、结构稳定、装配简便、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降低。同样,也使电动自行车后车灯等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而且控制器后置有利于电动自行车的整体重心后移,便于骑行者操控。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与电池的分离安装,也便于电池的拆卸、安装以及控制器或者电池的维修、更换。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车轮、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及鞍座,所述电动自行车的后部具有容置腔,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容置腔内。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具有多面体结构。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源也设置于容置腔内并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更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具有五面体结构,结构稳定、产品外观线条流畅,有利于后车灯等部件的安装。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还可以包括下述附属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容置腔多面体结构具有边框,所述边框由尾翼管、后主管和支管组成,所述尾翼管、后主管和支管为所述车架的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原有车架的结构,形成一个用于容置控制器等部件的腔体,提高了生产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容置腔的边框为车架本身所具有的尾翼管、后主管和支管,也保证了容置腔结构的稳定性使装配工作更加简单。同时,由于结构紧凑、没有冗余的结构部件也为电动自行车其他部件预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使得如后车灯等电动自行车其他必要部件的安装更加方便。其中,所述尾翼管呈弯折的U型或者V型结构,且所述尾翼管包括固定部、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向前上方延伸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向前下方延伸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后主管连接,所述后主管呈弯折的U型或者V型结构,且所述后主管的中部与支管的下部连接,所述尾翼管的固定部与支管的上部连接。所述尾翼管、后主管呈U型或者V型结构,使得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左右对称,增加了电动自行车外观线条的流畅性,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所述固定部用以固定连接支管的下部、所述支撑部用以支撑电动自行车其他结构部件如鞍座、行李箱等甚至可以支撑和固定控制器电源等部件、所述连接部用以固定连接支管的上部。其中,所述尾翼管和/或后主管的弯折处呈弧形弯折,所述支管呈直线型。所述尾翼管和后主管的弯折处可以成角度弯折。优选地,所述尾翼管和后主管的弯折处成弧形弯折,所述支管呈直线型。弧形弯折结构有利于力的分散,当容置腔的多面体结构受到力的冲击后,所述弧形弯折结构可以将力分散开来,使得容置腔内的部件不易受到力的冲击而损坏,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固定部、支撑部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弧形弯折结构。固定部、支撑部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弧形弯折结构同样可以在容置腔多面体结构受到力的冲击后将力进行分散,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尾翼管、后主管和支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尾翼管、后主管和支管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但不限于该方式。其中,所述控制器铆接固定在后主管上。所述控制器铆接固定在后主管上,但不限于该种固定连接的方式。优选地,尾翼管上还安装有锁安装件。附图说明图1为该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容置腔结构示意图。图3和4为该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车轮、电机、蓄电池、控制器3及鞍座,所述电动自行车的后部具有容置腔10,所述控制器3设置于容置腔10内。所述容置腔10具有多面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控制器3的电源也设置于容置腔10内并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容置腔10具有五面体结构,结构稳定、产品外观线条流畅,有利于后车灯等部件的安装。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所述容置腔10的多面体结构具有边框,所述边框由尾翼管11、后主管12和支管13组成,所述尾翼管11、后主管12和支管13为所述车架的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原有车架的结构,形成一个用于容置控制器3等部件的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车轮、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及鞍座,所述电动自行车的后部具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容置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车轮、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及鞍座,所述电动自行车的后部具有容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容置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具有多面体结构,所述容置腔的多面体结构具有边框,所述边框由尾翼管、后主管和支管组成,所述尾翼管、后主管和支管为所述车架的组成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控制器后置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管呈弯折的U型或者V型结构,所述尾翼管包括固定部、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向前上方延伸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向前下方延伸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后主管连接,所述后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百亮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