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55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上模具,下模具,翻边轮及旋平轮,其上下模具安装在旋压机转轴上,其中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凹槽容纳曲轴硅油减震器内筒,带有内筒的圆形板料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并通过上模具进行压合,所述翻边轮及旋平轮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位于下模具两侧,其中所述翻边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呈45°夹角,所述旋平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通过上下模具实现对圆形板料的压合以及转动,通过翻边轮实现翻边及增厚操作,通过旋平轮对翻折后的板料进行压平处理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外筒结构。

Crankshaft expansion shell mold set for crankshaft silicon oil shock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ankshaft oil damper housing exhibition rotary cylinder mould group, comprising an upper die, installed in the spinning machine on the lower die, flanging wheel and rotating flat wheel, the upper and lower mold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of spinning machine, wherei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mold has a recess for receiving the crankshaft damper in silicone oil cylinder, circular sheet with the inner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mold and the upper mold pressing, the flanging wheel and rotating flat wheel mounted on the spinning machine roller frame, located under the symmetrical on both sides of the mold, wherein the flanging wheel axis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mold center axis is 45 degrees the rotation angle, flat wheel axis and parallel to the central axis of upper and lower di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rankshaft of silicone oil damper housing exhibition rotary cylinder mould group,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mold of circular sheet pressing and rotating, realize the flanging and thickening of the operation through the flanging wheel, by rotating the wheel turning flat sheet folded to flattened to form with outer cylinder structure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加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
技术介绍
为了消减曲轴的扭转振动,提高曲轴的疲劳寿命,减少整车的振动和噪音,现代的汽车都会在发动机扭振振幅最大的曲轴前端安装曲轴扭振减震器。根据降低扭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动力式、阻尼式和复合式三种,而曲轴硅油减震器就属于阻尼减震器的一种。这种硅油减震器需要良好的密封和较大的惯性体,才能保证工作可靠,达到良好的使用要求。一种带法兰盘的双筒形的曲轴硅油减震器,传统的加工方法一般为整体铸造、锻造机加工及拼焊的方式。整体铸造易产生缩孔、缩松等,其机械性能无法保证,密封性也很难满足要求;锻造机加工存在材料利用率较低,机加工余量大,金属流线被切断,零件的抗腐蚀性能低等缺陷。拼焊时由于焊接区的化学成分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力学性能分布不均匀,产品的动平衡差,其寿命及动态特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易出现多种质量问题。针对焊接缺陷的问题,现对外筒的形成考虑采用展旋外筒工艺形成,但展旋外筒需要配套模具以及轮组进行组装配合实现,现有市面上没有合适的模具及轮组进行加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通过上下模具实现对圆形板料的压合以及转动,通过翻边轮实现翻边及增厚操作,通过旋平轮对翻折后的板料进行压平处理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外筒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上模具,下模具,翻边轮及旋平轮,其上下模具安装在旋压机转轴上,其中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凹槽容纳曲轴硅油减震器内筒,带有内筒的圆形板料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并通过上模具进行压合,所述翻边轮及旋平轮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位于上下模两侧,其中所述翻边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呈45°夹角,所述旋平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平行。所述上模具下端面设有间隔8~12mm的半圆凸筋,且所述凸筋的半径为0.3mm。所述翻边轮的轮边呈90°,采用R=2~3mm的圆弧过渡,且上端面形成半径为20~30mm的弧形翻边面,随着翻边轮的轴向及径向进给,圆形板料逐渐翻折形成外筒。所述下模具外侧壁具有台阶面,确保旋平时翻折后的板料嵌入台阶面,并与台阶面贴膜形成所需的外筒结构。所述旋平轮的轮边为平面,其表面具有复数圈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称设置的翻边轮和旋平轮逐步实现翻边及推平处理,在翻边轮上采用弧形面结构可以实现类似冲压折弯的效果,并能保证圆角过渡区不减薄;在旋平轮上根据外筒凸筋结构设计设凹槽,使得外筒旋平时直接形成凸筋;在上模具下表面设置凸筋增加与圆形板料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转动时出现相对滑动现象;整个模具结构可以方便的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高精度外筒,降低工艺操作繁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展旋外筒工序的模具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安装在旋压机上实现对带内筒圆形板料进行翻边加工形成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的外筒,其结构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翻边轮3及旋平轮4,其中上模具1和下模具2安装在旋压机的转轴上,所述带内筒的圆形板料5放置于下模具2上,通过上方的上模具实现压合定位,所述翻边轮3和旋平轮4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设置在下模具2两侧,且所述翻边轮3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线呈45°夹角,所述旋平轮4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平行。具体说来,所述下模具2中心具有凸起6,使得圆形板料5放置于下模具表面时通过中间凸起6定位,所述下模具2上表面具有环形凹槽7用于放置圆形板料5上的内筒8,所述下模具2上表面边缘处具有台阶面9,使得圆形板料5的外缘部分翻边时嵌入台阶面9内进行尺寸约束。所述上模具1下端面具有与凸起6配合的凹槽10,且凹槽四周的下端面上设有间隔8~12mm的半圆凸筋11,且所述半圆凸筋11的半径为0.3mm,凸筋的设置在下压圆形板料时可以增加与圆形板料表面的摩擦力,防止转动时出现相对滑动。所述翻边轮3的轮边呈90°,采用R=2~3mm的圆弧过渡,且上端面形成半径为20~30mm的弧形翻边面12,由于翻边轮与上下模轴线呈45°倾斜设置,则翻边面12正对圆形板料外边缘,弧形面的设置使得翻边轮在轴向及径向进给时顺利实现板料的翻边及增厚操作,翻边轮的设置就是实现对圆形板料的翻折操作,同时进行增厚,使得外筒厚度达到相关要求。所述旋平轮4的轮边为平面,其作用是将翻折后的板料进行压平处理,形成垂直的外筒结构,针对具有凸筋的外筒结构,可以在旋平轮的外侧面上设置对应的凹槽13实现凸筋的一次加工成型。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壳体铲旋增厚模具组,通过上下模具实现对圆形板料的压合以及转动,通过翻边轮实现翻边及增厚操作,通过旋平轮对翻折的板料进行压平处理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外筒结构。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上模具,下模具,翻边轮及旋平轮,其上下模具安装在旋压机转轴上,其中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凹槽容纳曲轴硅油减震器内筒,带有内筒的圆形板料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并通过上模具进行压合,所述翻边轮及旋平轮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位于上下模两侧,其中所述翻边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呈45°夹角,所述旋平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平行,所述上模具下端面设有间隔8~12mm的半圆凸筋,且所述凸筋的半径为0.3mm,所述翻边轮的轮边呈90°,采用R=2~3mm的圆弧过渡,且上端面形成半径为20~30mm的弧形翻边面,随着翻边轮的轴向及径向进给,圆形板料逐渐翻折形成外筒,所述下模具外侧壁具有台阶面,确保旋平时翻折后的板料嵌入台阶面,并与台阶面贴膜形成所需的外筒,所述旋平轮的轮边为平面,其表面具有复数圈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硅油减震器壳体展旋外筒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旋压机上的上模具,下模具,翻边轮及旋平轮,其上下模具安装在旋压机转轴上,其中下模具的上表面具有凹槽容纳曲轴硅油减震器内筒,带有内筒的圆形板料放置于所述下模具上并通过上模具进行压合,所述翻边轮及旋平轮安装在旋压机的滚轮架上,对称位于上下模两侧,其中所述翻边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中心轴线呈45°夹角,所述旋平轮的轮轴线与上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国群周敏张建新金小波潘益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