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33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包括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以所述中间桥长度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与电池导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一体成形。因为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一体成形,所以电池间不存在安装高度差,电池导体在安装时,只需放置在相邻两块电池电极上方,即可快速焊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所需的电池数量,并根据电池的数量可以确定这种车型所需托盘的长度,从而进行批量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开发成本。

Battery conductor fixing tra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ttery tray fixed conductor, including the middle bridge, the first battery and second battery components fixed conductor conductor fixing member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battery conductor fixed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battery components to the intermediate conductor fixed bridge as the center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first cell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fixed conductor battery and battery components fixed conductor conduc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middle bridge, the first battery and second battery components fixed conductor conductor fixing member formed integrally. Because the middle bridge, the first battery and second battery components fixed conductor conductor fixing member is integrally formed, so the battery does not exist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height difference, battery conductor at the time of installation, only need to be stored in two adjacent battery electrode can be fast weld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number of batteries, and can determine the models required tray according to battery number length, and mass productio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development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
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组成电池系统的主要零部件模组的安全性,将成为各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而模组托盘作为模组内核心零部件,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池模组的安全性。传统方案是利用工装对导电体进行限位,存在陷操作复杂,防护不当易出现安全事故;不能通用于各种类型的模组,使用范围单一的问题;拼接式托盘进行导电体的固定,存在无法保证拼接托盘的一致性;拼接部分易出现间隙,会导致导电体移位,焊接偏差;长期振动情况下使用,易出现拼接部位脱开,影响安全;生产工序复杂,浪费工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解决传统托盘因托盘拼接间隙,导致的导电体焊接错位以及开发生产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包括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以所述中间桥长度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与电池导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一体成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中间桥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通气凸台,所述通气凸台对应电池排气孔所在位置设置,所述通气凸台中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分割凹槽,所述分割凹槽垂直于所述通气凸台延伸方向设置。进一步,所述中间桥上表面上设置有采集线固定部件,所述采集线固定部件与所述中间桥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采集线固定部件与采集线卡接。进一步,所述采集线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和第三固定卡扣,所述第一固定卡扣设置在所述中间桥与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或所述中间桥与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固定卡扣设置在所述通气凸台与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或所述通气凸台与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之间,所述第三固定卡扣设置在所述分割凹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和第三固定卡扣与所述采集线卡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卡扣为“U”型卡扣,所述采集线与所述“U”型卡扣卡接。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卡扣为向左/右侧弯折的弹片,所述采集线与所述弹片弹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三固定卡扣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分割凹槽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分割凹槽另一侧侧壁上,所述采集线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依次卡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上均设置有高压隔离块,所述高压隔离块与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或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一体成形,所述高压隔离块设置在相邻两个电池导体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上设置有电池导体限位凸起,所述电池导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导体限位凸起上,所述电池导体与所述电池导体限位凸起搭接。进一步,所述通气凸台上设置有电池上盖限位部件,所述电池上盖限位部件与电池上盖卡接。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包括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以所述中间桥长度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与电池导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一体成形。这样,电池在安装时,电池均安装在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上,因为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一体成形,所以电池间不存在安装高度差,电池导体在安装时,只需放置在相邻两块电池电极上方,即可快速焊接;正因为中间桥、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一体成形,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车用所需要提供的电压,确定车型所需的电池数量,并根据电池的数量可以确定这种车型所需托盘的长度,从而进行批量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开发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有效防止电池导体焊接错位、保证电池导体的焊机强度及质量、可以批量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池导体固定托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池导体固定托盘采集线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导体固定托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中间桥,2、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4、第一固定卡扣,5、第二固定卡扣,6、第三固定卡扣,7、高压隔离块,8、导体限位凸起,9、上盖限位部件,10、分割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包括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以所述中间桥1长度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与电池导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一体成形。这样,电池在安装时,电池均安装在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上,因为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一体成形,所以电池间不存在安装高度差,电池导体在安装时,只需放置在相邻两块电池电极上方,即可快速焊接;正因为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一体成形,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车用所需要提供的电压,确定车型所需的电池数量,并根据电池的数量可以确定这种车型所需托盘的长度,从而进行批量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开发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有效防止电池导体焊接错位、保证电池导体的焊机强度及质量、可以批量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开发成本。本技术的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如图1-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中间桥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通气凸台,所述通气凸台对应电池排气孔所在位置设置,所述通气凸台中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分割凹槽10,所述分割凹槽10垂直于所述通气凸台延伸方向设置。这样,在电池工作充电、放电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这些废气从电池的排气孔排出,排出的气体很容易对采集线进行腐蚀,通过在中间桥1上表面延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通气凸台,所述通气凸台对应电池排气孔所在位置设置,废气从排气孔排出后,由于中间桥1的结构,废气不会向周边扩散,而是进入通气凸台内部,通气凸台内部将废气导向流至通气凸台两端,从而向外排出废气,因为采集线均在中间桥1上表面进行固定,所以废气不会腐蚀到采集线,从而保证采集线使用寿命;采集线在走线时,一些情况下采集线是需要跨越中间桥1连接另一侧电池,在通气凸台中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分割凹槽10,这样,采集线从分割凹槽10间穿过,不需要设置在中间桥1上表面上,以减少采集线的磨损,进一步延长采集线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以所述中间桥(1)长度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与电池导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以所述中间桥(1)长度方向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与电池导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桥(1)、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桥(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通气凸台,所述通气凸台对应电池排气孔所在位置设置,所述通气凸台中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分割凹槽(10),所述分割凹槽(10)垂直于所述通气凸台延伸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桥(1)上表面上设置有采集线固定部件,所述采集线固定部件与所述中间桥(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采集线固定部件与采集线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池导体固定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线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卡扣(4)、第二固定卡扣(5)和第三固定卡扣(6),所述第一固定卡扣(4)设置在所述中间桥(1)与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或所述中间桥(1)与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二固定卡扣(5)设置在所述通气凸台与所述第一电池导体固定部件(2)和/或所述通气凸台与所述第二电池导体固定部件(3)之间,所述第三固定卡扣(6)设置在所述分割凹槽(10)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迪迪王小龙罗培文张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