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可逆荧光调控的三嵌段共聚物胶束体系的制备 方法。技术背景具有光学调控性能的材料在生物技术及光学材料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 关注。'其中,在生物检测、传感、造影等诸多的应用领域中,荧光标记技术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实现上述功能的一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而对荧光的 可调控性也是目前重要的发展趋势,例如,具有荧光可调空的荧光标记可用来 对细胞或其他生物组织进行选择性地提高亮度。传统的对荧光信号的调控通常采用二色体(dyad)或三色体(triad)的架 构加以实现。该架构可利用受体的结构变化通过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来调制供 体的荧光发射。具有dyad或triad结构的有机小分子结构明确,并可利用结构 中spacer的长度来精确调节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的效率,但缺点是有机合成过 程较复杂,易于在水中自聚集,且一般缺乏生物相容性,使其在水相中应用受 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荧光纳米粒子的相关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受到了 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荧光纳米粒子是将荧光团、探 针等基团通过包埋、共价键连接以及超分子组装等方式引入量子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实现可逆荧光调控的三嵌段共聚物胶束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将亲水性大分子引发剂、疏水性单体和含有光活性基团的单体合成一种含有亲水链段、疏水链段和光活性染料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 (2)用低沸点有机溶剂溶解三嵌段共聚物后加入去离子水,在20-35℃旋转蒸发2-3小时后得到三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3)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将疏水性荧光染料配制成溶液后将低沸点有机溶剂干燥,再添加胶束溶液在45-60℃搅伴5-6小 时,冷却到室温搅伴过夜,得到装载了疏水性荧光染料的纳米胶束体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钫,陈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