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壳体和安全气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957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壳体和安全气囊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壳体,其用于安全气囊组件,所述气囊壳体包括:底壁,其上包括用于安装安全气囊组件的其它构件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设置有形成为通孔的接口;以及侧壁,其与所述底壁形成腔体;其中,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构造为镂空状结构。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组件,其包括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和上述的气囊壳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囊壳体在保持强度的同时,重量较轻且成本低廉。

Airbag housing and airbag assemb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irbag housing and an airbag assemb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bag shell for airbag module, the airbag housing includes a bottom wall, which comprises a joint part for other components installed airbag components, the joint is provided via the interface become visible; and its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wall to form a cavity; among them, the side wall at least a portion or all structure is of hollow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n airbag assembly, comprising a gas generator, an airbag, and the airbag housing. The airbag housing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light in weight and low in cost while maintaining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壳体和安全气囊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具体涉及气囊壳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上述气囊壳体的安全气囊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组件通常包括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以及容纳前述各元件的气囊壳体。安全气囊组件安装至车辆相应位置的气囊盖上。当车辆发生紧急碰撞时,响应于碰撞传感器的输出而启动气体发生器,产生膨胀气体对安全气囊进行充气,安全气囊因此顶破气囊盖进入车厢内,从而对车辆乘员(例如驾驶员和/或乘客)进行保护。具体而言,图1A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车辆安全气囊组件。如图1A所示,车辆安全气囊组件10包括气囊盖1、被折叠的安全气囊2、压环3、气囊壳体4、气体发生器5、支架6、螺母7以及连接到气体发生器5的线束8。气囊壳体4的底部中心具有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5等其他构件的接口部,在接口部具有中心通孔。在安装时,气体发生器5的上部依次穿过气囊壳体4的接口部的中心通孔和压环3的中心通孔插入到安全气囊2的中心孔,并且四根螺栓分别从安全气囊最底层的安装孔伸出,并依次穿过气囊壳体4底板上和气体发生器5凸缘上的安装孔及支架6,最后通过螺母7固定。这样,压环3便将安全气囊2的最底层固定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囊壳体和安全气囊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壳体,其用于安全气囊组件,所述气囊壳体包括:底壁,其上包括用于安装安全气囊组件的其它构件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设置有形成为通孔的接口;以及侧壁,其与所述底壁形成腔体;其中,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构造为镂空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壳体,其用于安全气囊组件,所述气囊壳体包括:底壁,其上包括用于安装安全气囊组件的其它构件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设置有形成为通孔的接口;以及侧壁,其与所述底壁形成腔体;其中,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构造为镂空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壳体,其中,所述侧壁的镂空状结构包括间隔布置并从所述底壁的周缘延伸的多个第一侧壁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壳体,其中,所述侧壁的镂空状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肋部相交的第二侧壁肋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囊壳体,其中,在所述第一侧壁肋部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壳体,其中,所述底壁的除了所述接合部之外的其它部分包括间隔地设置并从所述接合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底壁肋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底壁肋部相交地延伸的多个第二底壁肋部,使得所述多个第一底壁肋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晓超彭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