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昌新专利>正文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81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所述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在路基上面由下而上依次铺筑的填充层、找平层和路面层,所述填充层中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填充层所在平面呈一夹角的隔水墙,所述填充层中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利用透水能力较好的路面层将路面上的积水导入地下,再利用填充层中的孔隙进行存储,通过隔水墙防止填充层中的填充材料发生流动,同时控制不同高度填充层中的水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具有透水能力强、环保、铺筑成本低以及可有效避免城市热岛现象和城市内涝的优点,通过填充层中的孔隙对积水进行存储,可在地下形成一个地下河或地下湖,即可补充地下水,又可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

Pavement structure of permeable roa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avement permeable road pavement structure, the water is included in the above road subgrade filling layer, bottom leveling layer and surface layer are paved, the filling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aced and filling layers where the plane was water wall angle, the filling ar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 porous layer. The invention of the permeable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permeable road pavement will better water on the roads into the ground, then use the pore filling layer for storage, to prevent the filling material layer in the flow through the water wall, while controlling the filling height in different water layers. The invention of the permeable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permeable road paving abil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w cost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city heat island phenomen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city waterlogging, by filling in the pore layer to store water, can form an underground river or underground lake in the underground, which can supplement groundwater, and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ity waterlog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和自然化,因此,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在悄然发生着功能性变化,近几年国家提倡的“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道路或地面常常为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但是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均存在透水能力差,路面上的水只能通过自然蒸发或通过下水道流走,天气晴朗时,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都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形成“城市热岛”现象。此外,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还存在着铺设成本较高的问题,雨水无法下渗,导致经常出现城市内涝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路面存在透水能力差、铺筑成本高和容易形成城市热岛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所述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在路基上面由下而上依次铺筑的填充层、找平层和路面层,所述填充层中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填充层所在平面呈一夹角的隔水墙,所述填充层中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优选的,所述路面层为陶土铺路砖、透水地坪或带有透水孔的水泥砖。优选的,所述找平层为西沙、水泥砂浆或细石砼。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为建筑垃圾或陶粒。优选的,所述隔水墙的高度小于所述填充层的厚度。优选的,所述隔水墙垂直于路基。优选的,所述找平层上设置有透水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利用透水能力较好的路面层将路面上的积水导入地下,再利用填充层中的孔隙进行存储,通过隔水墙防止填充层中的填充材料发生流动,同时控制不同高度填充层中的水位。本专利技术的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具有透水能力强、环保、铺筑成本低以及可有效避免城市热岛现象和城市内涝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的注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和3所示,该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填充层4、找平层3和路面层2,填充层4、找平层3和路面层2由下而上依次铺筑在路基1的上面。路面层2为陶土铺路砖、透水地坪或带有透水孔的水泥砖,由于陶土铺路砖和透水地坪本身具有较多的孔隙,具有很好的透水能力,雨后地面上的积水很快通过这些孔隙进入地下,使得地面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当路面层2为水泥砖时,通过在水泥砖上设置透水孔来增强水泥砖的透水能力,同样可以将地面上的积水导入地下。找平层3为细沙、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由于填充层4的粒径较大,其上表面高低不平,通过设置找平层3,找平层3的上表面较为平整,可使路面层2铺设的更为平整,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找平层3的透水性,当找平层3为水泥砂浆或细石砼时,找平层3上也需要设置透水孔,从路面层2渗漏下来的水通过这些透水孔进入填充层4中。填充层4为建筑垃圾或陶粒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由于这些填充材料之间具有较大且相互连通的孔隙,而填充材料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孔隙,因此这些孔隙可存储大量积水,此外,由于填充层4为固体废弃物、陶粒或鹅卵石,填充材料的成本较低,因而大大降低铺筑路面的成本,同时这些填充材料本身就是废弃物,将这些填充材料再利用,还能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填充层4中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填充层4所在平面呈一夹角的隔水墙5,隔水墙5为板状结构的水泥板或石板,通过隔水墙5可有效防止填充层4中的填充材料发生流动,同时控制不同高度填充层4中的水位。为了不影响最上面路面层2的铺设,优选隔水墙5的高度小于填充层4的厚度且隔水墙5垂直于路基1。工作原理:当下雨时,地面上的积水依次通过路面层2和找平层3进入填充层4中的孔隙进行存储,由于路面或广场下面大面积的铺筑了填充层4,存储了积水的填充层4充当了地下河或地下湖,地面上积水不再主要依靠下水管道疏导,而是就地存储和利用,既缓解了城市下水管道的压力,又为城市留住了水,又可继续下渗来补充地下水,真正做到“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当天起晴朗时,填充层4中积水反渗至地面,保持地面潮湿防止地面扬尘,同时在太阳的照射下,地面水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在路基上面由下而上依次铺筑的填充层、找平层和路面层,所述填充层中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填充层所在平面呈一夹角的隔水墙,所述填充层中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包括在路基上面由下而上依次铺筑的填充层、找平层和路面层,所述填充层中间隔设置有若干与填充层所在平面呈一夹角的隔水墙,所述填充层中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为陶土铺路砖、透水地坪或带有透水孔的水泥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昌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