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440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09:45
一种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包括底座,其具有第一、第二侧壁,以及第一、第二凸部。移动件设置在第一、第二侧壁之间,移动件突伸第三凸部和第四凸部,移动件与第一、第二侧壁分别间隔第一、第二间距。第一滚动件,位于第一、第三凸部之间,直径小于第一间距。第二滚动件,位于第二、第四凸部之间,直径小于该第二间距。滑座,设置在底座,该滑座具有第二贯孔,第二贯孔连通第一贯孔。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底座和该滑座。由此,运用各侧壁、滚动件、移动件间的间隙,再配合第一弹性件与该滑座作动,达成让机器人夹爪具有补偿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
本技术是与机器人夹爪有关,特别是一种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适用于让机器人夹爪具有补偿功能。
技术介绍
机器人在现代的制造业中逐渐扮演吃重的角色,原因在于相对一般人员,机器人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低,在有毒、噪音乃至于被重压的危险环境中仍可工作,无须照明也无须休息,让产业界积极投入机器人的研发与运用。对于机器人而言,由于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末端工具前先装设补偿单元,由此补偿因为机器人定位以及工作台所产生的累进误差量,进而顺利地完成任务。如日本公开案第1988002687A号专利,即为上述的举例,其在需要补偿时,在末端工具的前先装设补偿单元。又如美国第4745681号专利,提供另外一种补偿的方法。运用风流出穿孔,机械夹爪的各爪臂末端以气压计侦测不同位置的风压而寻找出正确穿孔而将插件插入穿孔。由上述内容可知,补偿单元确实会被运用在机器人,可知对于机器人夹爪而言,也不例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一种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包括一底座,顶部具有一第一贯孔;该底座于该第一贯孔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该底座于该第一侧壁朝向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顶部具有一第一贯孔;该底座于该第一贯孔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该底座于该第一侧壁朝向该第二侧壁突伸一第一凸部;该底座于该第二侧壁朝向该第一侧壁突伸一第二凸部;一移动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之间,该移动件朝向该第一侧壁突伸一第三凸部;该移动件朝向该第二侧壁突伸一第四凸部;该移动件与该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该移动件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一第一滚动件,位于该第一凸部和该第三凸部之间,该第一滚动件的直径小于该第一间距;一第二滚动件,位于该第二凸部和该第四凸部之间,该第二滚动件的直径小于该第二间距;一滑座,设置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顶部具有一第一贯孔;该底座于该第一贯孔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该底座于该第一侧壁朝向该第二侧壁突伸一第一凸部;该底座于该第二侧壁朝向该第一侧壁突伸一第二凸部;一移动件,设置在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之间,该移动件朝向该第一侧壁突伸一第三凸部;该移动件朝向该第二侧壁突伸一第四凸部;该移动件与该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该移动件与该第二侧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一第一滚动件,位于该第一凸部和该第三凸部之间,该第一滚动件的直径小于该第一间距;一第二滚动件,位于该第二凸部和该第四凸部之间,该第二滚动件的直径小于该第二间距;一滑座,设置在该底座且能够相对该底座滑动,该滑座具有一第二贯孔,该第二贯孔连通该第一贯孔;一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底座和该滑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一侧壁相连面呈平面或凹弧面;且该第二凸部与该第二侧壁相连面呈平面或凹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底座和该滑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滑轨,设置在该底座;一滑块,是沿着该滑轨移动,该滑块连接该滑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座还具有一壳部,该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该壳部和该滑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夹爪的补偿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凯蔡宏斌许秀桦黄政辅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