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及客运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5345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及客运车辆,属于客车应急车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于客车尾部的应急车门,在所述应急车门与客车车厢内的最后一排座椅之间留有紧急疏散分散空间,并设有将所述紧急疏散分散空间与所述车厢内的乘客区隔离的并能够快速打开的横向防护隔离带,在最后一排座椅中反向设有一个供成人专坐用于应急时能够快速打开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及所述应急车门的成人专用座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及客运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逃生窗逃生不方便且易造成踩踏的技术问题。

Passenger car emergency door system and passenger vehic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emergency door system of a passenger car and passenger vehicles, passenger car emergency door system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including the emergency door mounted on the rear passenger car, an emergency evacuation dispersed the space between the last row of seats in the emergency door and inside the bus, and the emergency evacuation with isolation and spatial dispersion the carriage of passengers in the area and can quickly open the lateral protective isolation belt, in the last row of seats in the back with a designed for adults sitting for emergency can quickly open the door lateral isolation belt and the emergency door adult special seat. The passenger car emergency door system and the passenger vehicl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escape window of the prior art is inconvenient to escape and is easy to cause stampe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及客运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客车应急车门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及安装有该应急车门系统的客运车辆。
技术介绍
客车为乘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近年来,客车火灾事故频发,客车上一旦发生火灾,客车自动门的电路系统会被损坏而无法打开,尽管客车上均配备了逃生锤、逃生窗,由于车内人多拥挤,且老幼妇女儿童也往往占很大的比例,乘客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很难打开客车逃生窗逃生,因而造成了一次一次的悲剧。目前常见的客车逃生窗有以下几种:(1)逃生锤:逃生锤是最常见的客车救援工具,但其砸击时需要较大的力气,且需要砸破车窗的四个角才能逃生,而砸碎的玻璃渣会散落到车窗内外一地,车窗上也会余留一些玻璃片,乘客在逃生时,且需要从车窗钻出跳下客车很容易刮破身体。(2)上翻式逃生窗:其特点是开窗后逃生空间比较大,打开也比较方便,缺点是推开后没有支撑杆定位,一旦放手就会自动合上,在紧急逃生时很不方便。(3)推拉式逃生窗:推拉式逃生窗打开比较方便,但即便是在窗体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车窗面积依然很小,影响逃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应急车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逃生窗逃生不方便易造成踩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包括安装于客车尾部的应急车门,在所述应急车门与客车车厢内的最后一排座椅之间留有紧急疏散分散空间,并设有将所述紧急疏散分散空间与所述车厢内的乘客区隔离的并能够快速打开的横向防护隔离带,在最后一排座椅中反向设有一个供成人专坐用于应急时能够快速打开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及所述应急车门的成人专用座椅。进一步地,在所述客车车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的立柱,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一端与其中的一个所述立柱铰接,其另一端通过一能够绕另一个所述立柱水平旋转的横向抓手连接,并在另一个所述立柱上设有能够上下旋转使所述横向抓手约束稳固而使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紧固或使横向抓手约束解除而使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松开的所述横向抓手的纵向约束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应急车门为底部与所述客车的底盘铰接并能向下翻转呈钝角打开的翻转式应急门,在所述应急车门顶部设有与所述客车车厢铰接并通过旋转能够关闭和打开所述应急车门的应急门栓。进一步地,所述应急车门为能够伸长或缩短的伸缩门。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与所述应急车门之间的用于平时防止应急门栓旋转的门栓防旋转装置,所述防旋转装置包括一门栓约束带,所述门栓约束带的一端分叉并分别连接于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所述应急门栓的上下两端,所述门栓约束带的另一端沿所述应急门顶部、所述紧急疏散分散空间顶部及另一个所述立柱向下延伸至所述横向抓手的底部,所述门栓约束带的另一端设有将所述门栓约束带拉紧的约束带固定球,所述约束带固定球在平时通过所述横向抓手及所述纵向约束装置约束,在应急时随着人力旋转所述纵向约束装置推开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使所述横向抓手松开,所述约束带固定球约束解除,所述门栓防旋转装置失效,可用人力旋转打开所述应急门栓。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为横向防护链条,所述横向防护链条为三条,所述约束带固定球对应的为三个。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应急车门内侧用于应急时推开所述应急车门的应急门助推装置,所述应急门助推装置包括垂直于所述应急车门中上部且在正常时被压缩约束的弹簧,所述弹簧的远离所述应急车门的一端与固定于所述客车的车厢顶部的弹簧固定支座板固定连接,其靠近所述应急车门的一端设有在所述弹簧解除约束时能够被所述弹簧向外顶推使所述应急门打开的顶推结构,所述弹簧通过连接于所述弹簧固定支座板和所述顶推结构之间的约束绳约束压缩于所述弹簧固定支座板与所述顶推结构之间,所述顶推结构通过软绳与所述客车的车顶连接,还包括一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应急门栓的下端连接,其另一端下垂至所述约束绳的下方并设有应急时随所述应急门栓转动而向上提起割断所述约束绳使所述弹簧解除约束的切割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置于与所述客车顶部连接的保护筒内。进一步地,所述紧急疏散分散空间的宽度为30-40c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应急车门安装于客车的尾部,在应急车门与客车车厢内的最后一排座椅之间留有紧急疏散分散空间,并设有将紧急疏散分散空间与车厢内的乘客区隔离的能够快速打开的横向防护隔离带,在应急状态时,坐在最后一排座椅中反向成人专用座椅上的成人可快速打开横向防护隔离带及应急车门,乘客可沿统一的向后的方向顺利逃生,并可通过紧急疏散分散空间分散缓冲拥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逃生窗设置在客车中部,而使乘客从两个方向向逃生窗逃生造成拥挤堵塞而发生踩踏悲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运车辆,在客运车辆尾部安装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运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打开方便、快速,且逃离出口宽,逃生通道能够畅通,大大提高逃生的效率,避免悲剧发生,应用但不限于汽车、电车、悬挂式、跨坐式交通客运车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横向抓手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横向抓手的纵向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的应急门助推装置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应急门助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的应急车门外观正面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的应急车门打开3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的应急车门打开9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的应急车门打开135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成人专用座椅;2-紧急疏散分散空间;3-立柱;4-约束带固定球;5-纵向约束装置;6-门栓约束带;7-应急门栓;8-弹簧;9-应急车门;10-横向防护隔离带;11-车厢;12-横向抓手;13-弹簧固定支座板;14-软绳;15-保护套;16-连接绳;17-顶推结构;18-切割结构;19-保护筒;20-防护绳;21-尾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及客运车辆

【技术保护点】
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客车尾部的应急车门,在所述应急车门与客车车厢内的最后一排座椅之间留有紧急疏散分散空间,并设有将所述紧急疏散分散空间与所述车厢内的乘客区隔离的并能够快速打开的横向防护隔离带,在最后一排座椅中反向设有一个供成人专坐用于应急时能够快速打开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及所述应急车门的成人专用座椅。

【技术特征摘要】
1.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客车尾部的应急车门,在所述应急车门与客车车厢内的最后一排座椅之间留有紧急疏散分散空间,并设有将所述紧急疏散分散空间与所述车厢内的乘客区隔离的并能够快速打开的横向防护隔离带,在最后一排座椅中反向设有一个供成人专坐用于应急时能够快速打开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及所述应急车门的成人专用座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客车车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的立柱,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一端与其中的一个所述立柱铰接,其另一端通过一能够绕另一个所述立柱水平旋转的横向抓手连接,并在另一个所述立柱上设有能够上下旋转使所述横向抓手约束稳固而使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紧固或使所述横向抓手约束解除而使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松开的所述横向抓手的纵向约束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车门为底部与所述客车的底盘铰接并能向下翻转呈钝角打开的翻转式应急门,在所述应急车门顶部设有与所述客车车厢铰接并通过旋转能够关闭和打开所述应急车门的应急门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车门为能够伸长或缩短的伸缩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横向防护隔离带与所述应急车门之间的用于平时防止应急门栓旋转的门栓防旋转装置,所述门栓防旋转装置包括一门栓约束带,所述门栓约束带的一端分叉并分别连接于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所述应急门栓的上下两端,所述门栓约束带的另一端沿所述应急门顶部、所述紧急疏散分散空间顶部及另一个所述立柱向下延伸至所述横向抓手的底部,所述门栓约束带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云莫一魁邓军周和平曾松吕杰袁波蒋涛龙家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同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