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242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介质层;在所述栅介质层上形成栅极层;形成覆盖所述栅极层的无定型层;图形化所述栅极层和无定型层,形成栅极结构。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栅极层进行非晶化,形成无定型层,所述无定型层为非晶体,非晶体中的原子成无序排列,不存在晶界,能够减少后续清洗过程中穿过所述栅极层到达栅介质层的清洗剂,从而能够减少栅介质层中孔洞出现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器件朝着更高的元件密度,以及更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半导体集成度的提高也带动了晶体管尺寸的缩小。半导体衬底、栅极层及位于栅极层下方的栅介质层是晶体管的基本组成部分。栅介质层在晶体管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栅极与晶体管沟道之间的电绝缘,使栅极与晶体管沟道形成电容结构,从而能够实现栅极对沟道电流的控制。随着晶体管尺寸的减小,栅介质层也逐渐减薄。然而现有技术形成的栅介质层的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了晶体管的性能,降低了半导体器件制造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能够提高半导体器件制造的良品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介质层;在所述栅介质层上形成栅极层;形成覆盖所述栅极层的无定型层;图形化所述栅极层和无定型层,形成栅极结构。可选的,所述无定型层为非晶态的硅锗层。可选的,所述无定型层的厚度为40~50埃。可选的,形成覆盖所述栅极层的无定型层的步骤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介质层;在所述栅介质层上形成栅极层;形成覆盖所述栅极层的无定型层;图形化所述栅极层和无定型层,形成栅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介质层;在所述栅介质层上形成栅极层;形成覆盖所述栅极层的无定型层;图形化所述栅极层和无定型层,形成栅极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定型层为非晶态的硅锗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定型层的厚度为40~50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覆盖所述栅极层的无定型层的步骤包括:对所述栅极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所述无定型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层的材料为多晶硅;对所述栅极层进行离子注入的步骤中,对所述栅极层进行锗离子注入,形成非晶态的硅锗层。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覆盖所述栅极层的无定型层的步骤之后,所述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无定型层上形成覆盖层;图形化所述栅极层和无定型层,形成栅极结构的步骤还包括:图形化所述覆盖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材料为无定型硅。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90~110埃。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定型层上形成覆盖层的方法为低温扩散工艺,所述低温扩散工艺中反应温度小于5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城陈其道张京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