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119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该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发动机曲轴前端;正时齿轮,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内端;液压泵传动齿轮,其紧邻所述正时齿轮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外端;以及减振器,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的外端。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在不改变曲轴前端直径和轴向长度的前提下,使发动机曲轴前端能同时满足发动机各运动件、减振器对外输出和液压泵动力的需求,并且提高了发动机曲轴前端抵抗突增载荷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农业机械要求发动机具备多处动力输出,比如收割机的整车行走动力、液压泵动力是通过发动机减振器上皮带轮槽以皮带连接实现传动;由于皮带传动存在打滑和皮带损坏导致液压泵工作效率衰减或失效,因此农业机械厂家要求发动机直接提供液压泵安装接口,发动机内部则以齿轮直驱方式保证传递效率和可靠性。考虑发动机的结构布置、外形尺寸和成本,在满足动力需求的条件输出结构一般布置在曲轴前端。现有发动机曲轴前端动力输出(发动机曲轴前端)一般只为发动机各运动件和减振器对外输出提供动力。其结构如图1所示,正时齿轮1和正时齿轮隔套2依次套设在发动机曲轴前端3上。减振器4安装在正时齿轮隔套2前端面,通过柱销5定位、六角法兰螺栓连接。现有发动机曲轴前端动力输出结构的缺点:1、现有发动机曲轴前端只有满足发动机自身动力需求的正时齿轮,无其余动力输出齿轮,无法满足发动机曲轴前端以齿轮直驱方式传递其余动力(如液压泵)。2、套设在发动机曲轴前端的零件一次装配时只能依靠人工工装定位、精度低、装配效率低。3、套设在发动机曲轴前端的零件彼此间无柱销连接、动力传递分工彼此独立,在受突增载荷冲击下、抗载能力低。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在不改变曲轴前端直径和轴向长度的前提下,使发动机曲轴前端能同时满足发动机各运动件、减振器对外输出和液压泵动力的需求,并且提高了发动机曲轴前端抵抗突增载荷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包括:发动机曲轴前端;正时齿轮,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内端;液压泵传动齿轮,其紧邻所述正时齿轮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外端;以及减振器,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的外端。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液压泵传动齿轮通过第一柱销与所述正时齿轮定位和连接,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通过第二柱销与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定位和连接,所述减振器通过第三柱销与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进行定位。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柱销和第二柱销均为扁销。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扁销的直径为φ4~φ6mm。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栓为六角法兰面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在现有发动机曲轴前端结构基础上,通过集成液压泵传动齿轮实现液压泵动力传递,结构紧凑。2、通过扁销的定位功能,使套设在曲轴前端的零件准确定位、确保装配一致性和提高装配效率。3、通过扁销自身强度和连接作用,将独立套设的曲轴前端零件连成一体,提高了曲轴前端抵抗突增载荷的能力;防止曲轴正时齿轮、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因突增载荷而圆周转动一定角度,致使发动机配气相位、减振器装配正时错乱出现功率不足、活塞打顶等故障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的具体包括:发动机曲轴前端9、正时齿轮6、液压泵传动齿轮8、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和减振器13,其中,正时齿轮6、液压泵传动齿轮8和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依次套设在发动机曲轴前端9上。正时齿轮6和液压泵传动齿轮8中间通过第一柱销7定位和连接,液压泵传动齿轮8和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中间通过第二柱销10定位和连接。减振器13安装在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前端面,通过第三柱销12定位和螺栓连接。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通过集成液压泵传动齿轮实现液压泵动力传递,结构紧凑。通过柱销的定位功能,使套设在曲轴前端的零件准确定位、确保装配一致性和提高装配效率。通过柱销自身强度和连接作用,将独立套设的曲轴前端零件连成一体,提高了曲轴前端抵抗突增载荷的能力;防止曲轴正时齿轮、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因突增载荷而圆周转动一定角度,致使发动机配气相位、减振器装配正时错乱出现功率不足、活塞打顶等故障的发生。具体来讲,发动机曲轴前端9作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为发动机各运动件和减振器对外输出提供动力,并能够实现液压泵动力传递。正时齿轮6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发动机曲轴前端9的最内端,正时齿轮6的外端端面加工有第一销孔。液压泵传动齿轮8紧邻正时齿轮6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发动机曲轴前端9,液压泵传动齿轮8的内、外端端面分别加工有第二销孔和第三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穿设有第一柱销7,使得液压泵传动齿轮8通过第一柱销7与正时齿轮6定位和连接。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发动机曲轴前端9的最外端,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的内、内端端面分别加工有第四销孔和第五销孔,第三销孔和第四销孔穿设有第二柱销10,使得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通过第二柱销与液压泵传动齿轮8定位和连接。发动机曲轴前端依靠所述正时齿轮及液压泵传动齿轮传递扭矩,实现发动机曲轴前端以齿轮传递方式增加液压泵动力输出。第一柱销7和第二柱销10除了具备定位功能外、还具备一定抗载能力,所述减振器用于降低发动机振动,通过减振器上轮槽对外输出动力(如整车行走动力)。优选的,第一柱销7和第二柱销10均为扁销,其直径范围为φ4~φ6mm。减振器13的外端端面周向开设有定位销孔和多个安装螺孔,第三柱销12穿设在减振器13的定位销孔和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的第五销孔内进行定位,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套设在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的外端,减振器13的外轮具备多条皮带轮槽。优选的,螺栓为六角法兰面螺栓。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中通过第一柱销7、第二柱销10和第三柱销12将独立套设的曲轴前端零件(正时齿轮6、液压泵传动齿轮8、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11和减振器13)连成一体,提高了曲轴前端抵抗突增载荷的能力;防止曲轴正时齿轮、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因突增载荷而圆周转动一定角度,致使发动机配气相位、减振器装配正时错乱出现功率不足、活塞打顶等故障的发生。综上,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在不改变曲轴前端直径和轴向长度的前提下,使发动机曲轴前端能同时满足发动机各运动件、减振器对外输出和液压泵动力的需求,并且提高了发动机曲轴前端抵抗突增载荷的能力。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曲轴前端;正时齿轮,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内端;液压泵传动齿轮,其紧邻所述正时齿轮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外端;以及减振器,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的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曲轴前端;正时齿轮,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内端;液压泵传动齿轮,其紧邻所述正时齿轮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其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所述发动机曲轴前端的最外端;以及减振器,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套设在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隔套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前端的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传动齿轮通过第一柱销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杰石静胡国强陈剑涛李少明钟秀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