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珠江医院专利>正文

海篙子多糖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5524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篙子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说的海篙子多糖品,为海洋植物中的褐藻门Phaeophyta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海篙子中所提取分离的有效部位多糖,其分子量在400~80000之间,呈固态深棕色,可用作安神、镇静、催眠的药品或作为具有这类药用功能的保健品或食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本海篙子多糖制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靠易行,适宜大规模生产,不污染环境,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海篙子原料中提取的海篙子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褐藻门Phaeophyta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海篙子广泛生长于在我国的黄海和东海海域,含有含藻胶酸(Alginicacid)、粗蛋白、甘露醇、碘、钾等,传统中医上使用海篙子为软坚、散结。经试验可纠正由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不足;此外有抗凝血、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临床用于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睾丸炎等,有关海篙子原料中的药用有效成分的药理及其提取工艺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从海篙子原料中所分离提取的药用有效成分海篙子多糖的新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并提出该多糖作为镇静、催眠和安神的的保健食品、食品或药品的新用途。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海篙子多糖新物质,是从褐藻门Phaeophyta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海篙子中分离提取所得的有效部位多糖,多糖分子量在400~80000道尔顿之间,呈固态深棕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海篙子多糖的制备方法,以褐藻门Phaeophyta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海篙子为原料,其提取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将海篙子原料用水溶液浸泡提取,或用体积比浓度为10-80%的非脂溶性有机溶剂水溶液提取,取得浸泡过滤液为多糖粗提取物;其中水提温度控制在40-99℃,非脂溶性有机溶剂提取温度控制在40-60℃;2)将步骤1)所得的浸泡过滤液浓缩,加入非脂溶性有机溶剂至有机溶剂体积比浓度为30-70%使产生沉淀,离心去沉淀,取其上清液;3)所得上清液通过渗透膜或离子交换方法脱盐;4)将步骤3)经脱盐后所得的滤液用离子交换法去除蛋白质;5)在步骤4)所得的离子交换柱洗脱液中,加入非脂溶性有机溶剂至有机溶剂体积比浓度为30-90%,得到沉淀物;6)所得沉淀物用非脂溶性有机溶剂洗涤2-5次,离心得沉淀;7)将步骤6)中得到的沉淀物,用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分离,截取分子量为400~80000道尔顿的多糖。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可采用701阴离子交换树脂、724阳离子交换树脂或732阳离子交换树脂;8)将步骤7)中得到的多糖浓缩后,烘干,或低温干燥,或喷雾干燥即得到海篙子多糖;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步骤1)、2)、5)、6)所采用的非脂溶性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丁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或60~90℃的石油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篙子多糖产品,是从海洋植物中褐藻门Phaeophyta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海篙子原料中,经过逐步分离提纯而得到的一种海藻多糖,根据药效学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篙子多糖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即具有明显的安神、镇静及催眠等功效,可用作安神、镇静及催眠等的药品或作为具有这类药用功能的保健品或食品。。本专利技术的海篙子多糖制品可以单独或和其它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合用,并可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制备成任何一种口服液、软胶囊、胶囊、片剂或颗粒剂等剂型。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在海洋植物海篙子中提取得到了一种具有安神、镇静及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海篙子多糖,所制得的海篙子多糖为纯天然产品,安全无副作用;海洋植物海篙子原料易得,其多糖得制备方法可靠易行,适宜大规模生产,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所制备得保健食品、食品或药品具有安神、镇静及催眠等功效,市场需求大。经过对海篙子多糖进行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具有安神、镇静及催眠等功效,实验结果如下I样品来源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新药研发中心提供的海篙子多糖产品。II实验动物昆明种纯系小白鼠,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饲养场提供。III试验方法与结果1.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的影响试验取健康小鼠100只,体重20±2克,雌雄各半,随机分10组,用于9个不同剂量组+一对照组。给药后连续观察和记录小鼠在24小时内的行为外观症状。2.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试验预试验得出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即90-100%小鼠翻正反射不消失的戊巴比妥钠最大剂量为25mg/kg。小鼠体重20-25g,随机分8组,灌胃给药组给予一定剂量的提取多糖,药物出现峰作用前10-15分钟,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5mg/kg,观察口服给药动物出现睡眠数。结果见表1表1口服给药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试验(动物单位只) 结论1.海篙子多糖对动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表现为动物活动迟缓、减少,并趋安静,随剂量的提高作用加强,动物出现睡眠。2.海篙子多糖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口服给药后,多糖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同时与戊巴比钠阈下催眠剂量试验中,80%以上小鼠发生睡眠。3.小鼠灌胃服用0.85g多糖/kg体重时,90%的小鼠能协同戊巴比妥钠作用,使小鼠出现睡眠。上述试验表明口服海篙子多糖,对实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即具有明显的安神、镇静及催眠作用。实施例一取海篙子5公斤,干燥后粉碎,加入食品用乙醇使体积比浓度为40%,浸泡,在60℃下减压回流2小时,重复回流二次,过滤得到浸泡液,在减压下浓缩;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比浓度为70%,离心去除沉淀,取上清,所得上清液用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分别除去盐和蛋白;在经脱盐和去蛋白后的离子交换柱洗脱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比浓度为90%,产生沉淀,取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沉淀物用水溶解后,用离子交换树脂截取分子量为400~80000道尔顿的多糖,然后在85℃下减压干燥,粉碎烘干物,即得到棕褐色海篙子多糖。再利用常规方法单独使用海篙子多糖或与其它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合用,制备成口服液、软胶囊、胶囊、片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剂型,可作为保健食品、食品或药品用于人体,具有镇静催眠及安神等功效。实施例二取海篙子10公斤,干燥后粉碎,加入药用丙酮使体积比浓度为60%,浸泡,在60℃下减压回流2小时,重复回流二次,过滤得到浸泡液,在减压下浓缩;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比浓度为50%,离心去除沉淀,取上清,所得上清液用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分别除去盐和蛋白;在经脱盐和去蛋白后的离子交换柱洗脱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比浓度为80%以产生沉淀,取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沉淀物用水溶解后,用离子交换树脂截取分子量为400~80000道尔顿的多糖,然后在85℃下减压干燥,粉碎烘干物,即得到棕褐色海篙子多糖。再利用常规方法单独使用海篙子多糖或与其它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合用,制备成口服液、软胶囊、胶囊、片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剂型,可作为保健食品、食品或药品用于人体,具有镇静催眠及安神等功效。实施例三取海篙子10公斤,干燥后粉碎,加入甲醇使体积比浓度为70%,浸泡,在50℃下减压回流2小时,重复回流二次,过滤得到浸泡液,在减压下浓缩;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比浓度为30%,离心去除沉淀,取上清,所得上清液用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分别除去盐和蛋白;在经脱盐和去蛋白后的离子交换柱洗脱液中加入乙醇至乙醇体积比浓度为90%以产生沉淀,取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沉淀物用水溶解后,用离子交换树脂截取分子量为400~80000道尔顿的多糖,然后在85℃下减压干燥,粉碎烘干物,即得到棕褐色海篙子多糖。再利用常规方法单独使用海篙子多糖或与其它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篙子多糖,其特征在于从褐藻门Phaeophyta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海篙子中分离提取所得的有效部位多糖,多糖分子量在400~80000道尔顿之间,呈固态深棕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爱民王秉均王勇姚育法张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