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3741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防止线缆向外部暴露的坐标测量装置。坐标测量装置(1)包括:供被测量物载置的基座(10);能够移动的X轴梁(30);设于基座(10)上并支承X轴梁(30)的空心的Y轴柱(20);设于基座(10)的下方并用于控制X轴梁(30)的移动的控制装置(52);以及从X轴梁(30)起在Y轴柱(20)的空心部(22)穿过而向控制装置(52)布线的线缆(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标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坐标测量装置,详细而言,涉及利用线缆将移动体和控制装置连接的坐标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坐标测量装置,为了测量被测量物的形状、尺寸,利用了测量被测量物的外形的坐标的三维测量装置。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三维测量装置具有:基座,其供被测量物载置;移动机构,其使用于测量该基座上的被测量物的探头沿着彼此正交的三个轴线(X轴、Y轴、Z轴)方向相对移动;驱动控制装置,其对该移动机构进行驱动控制;以及线缆,其用于将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连接起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22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坐标测量装置中,移动机构和驱动控制装置通常隔开距离地设置,因此,用于将移动机构和控制装置连接的线缆易于暴露于外部。在该情况下,需要确保用于配置暴露到外部的线缆的空间。另外,在线缆暴露到外部的情况下,该线缆有可能弄脏、或有损坐标测量装置的美感。另外,需要用线缆拖链(cableveyor)(注册商标)保护线缆,以使暴露出的线缆不会不规则地弯曲而破损,在设有线缆拖链的情况下,成本上升。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方面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易的结构防止线缆向外部暴露的坐标测量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坐标测量装置,其包括:基座,其供被测量物载置;移动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相对移动;支承体,其竖立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具有空心部,用于支承所述移动体;控制装置,其设于所述基座的下方,用于控制所述移动体的移动;以及线缆,其从所述移动体起在所述支承体的所述空心部穿过而向所述控制装置布线。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基座具有在所述支承体之下形成的贯通孔,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承体的侧面设有开口部。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体支承所述移动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所述线缆进行分支而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一端部侧连接。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坐标测量装置还包括:支承臂,其用于支承显示测量结果的显示装置;以及滑动机构,其用于使所述支承臂滑动。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滑动机构具有设于用于容纳所述控制装置的容纳部的侧面的轨道部,所述支承臂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轨道部连结。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臂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分别设于所述容纳部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面的所述轨道部中的一个轨道部连结。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体在所述基座上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对向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移动的所述移动体进行支承,所述轨道部设于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的所述侧面。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支承体在所述基座上的第2方向的一端侧对向与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移动的所述移动体进行支承,所述轨道部设于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所述侧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到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防止线缆向外部暴露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坐标测量装置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52与X轴梁30之间的线缆55的布线状态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Y轴柱20的内部构造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Y轴柱20的上部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坐标测量装置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滑动机构70的构造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支承臂60的向滑动机构70连结的连结构造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滑动机构70的设置部位的变形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坐标测量装置;10、基座;12、贯通孔;20、Y轴柱;22、空心部;24、开口部;30、X轴梁;50、设置台;52、控制装置;55、线缆;60、支承臂;70、滑动机构;71、轨道部;120、Y轴柱;130、X轴梁。具体实施方式<1.第1实施方式>(1-1.坐标测量装置的构成)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坐标测量装置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坐标测量装置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坐标测量装置1是通过测量被测量物的外形的坐标来确定被测量物的立体形状的三维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坐标测量装置1具有基座10、Y轴柱20、X轴梁30、Z轴主轴40、探头42以及设置台50。基座10是石材制的平台,设置于设置台50上。基座10的上表面供被测量物(工件)载置。俯视基座10时的形状是矩形形状。Y轴柱20竖立设置于基座10的上表面,具有空心部,是用于支承X轴梁30的支承体。Y轴柱20固定于基座10的上表面。Y轴柱20在基座10的上表面的缘侧从图1的X轴方向观察时呈向Y轴方向延伸的大致T字状的形状。Y轴柱20将X轴梁30的长度方向(图1的X轴方向)的一端部支承成能够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Y轴柱20悬臂支承X轴梁30的结构。因此,与支承X轴梁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坐标测量装置1小型化,并且测量人员易于将被测量物载置于基座10上。X轴梁30是以与Y轴柱20正交的方式向X轴方向延伸的梁状的构件。X轴梁30是向Y轴方向移动的移动体。此外,坐标测量装置1具有用于检测X轴梁30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量(坐标)的刻度尺和检测传感器。另外,在Y轴柱20的上部设有用于使X轴梁30移动的驱动机构。Z轴主轴40是向Z轴方向延伸的方柱状的构件,以能够相对于X轴梁30移动的方式连结于X轴梁30。Z轴主轴40分别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此外,坐标测量装置1具有用于检测Z轴主轴40在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的移动量(坐标)的刻度尺和检测传感器。另外,在X轴梁30上设有用于使Z轴主轴40移动的驱动机构。探头42设于Z轴主轴40的下方侧的顶端。坐标测量装置1通过对设于探头42的顶端的触头与基座10上的被测量物接触之际的X轴梁30和Z轴主轴40的移动量(坐标)进行检测,来测量被测量物的外形的坐标。设置台50设于基座10的下方,用于支承基座10。设置台50也具有用于在内部容纳对X轴梁30、Z轴主轴40的移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52)的容纳部的功能。控制装置52通过从X轴梁30内延伸出的线缆(图2所示的线缆55)连接。(1-2.线缆的布线状态)参照图2~图4,对控制装置52与X轴梁30之间的线缆55的布线状态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说明控制装置52与X轴梁30之间的线缆55的布线状态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Y轴柱20的内部构造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Y轴柱20的上部的结构的示意图。此外,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坐标测量装置1而得到的图,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Z轴主轴40、设置台50的侧板等。如图2所示,线缆55将X轴梁30和控制装置52连接起来。具体而言,线缆55的一端侧与X轴梁30的一端部32侧连接,线缆55的另一端侧与控制装置52连接。此外,线缆55的一端侧进行分支。分支出的线缆55的一部分与设于Y轴柱20的上部并用于使X轴梁30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分支出的线缆55的另一部分与设于X轴梁30并用于使Z轴主轴40移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55在位于X轴梁30与控制装置52之间的Y轴柱20内的空心部22穿过,以使线缆55不暴露于外部。即,Y轴柱20的空心部22成为容纳线缆55的容纳部。线缆55在X轴梁30向Y轴方向移动时与X轴梁30一起向Y轴方向移动。通过线缆55如此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坐标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标测量装置,其包括:基座,其供被测量物载置;移动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相对移动;支承体,其竖立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具有空心部,用于支承所述移动体;控制装置,其设于所述基座的下方,用于对所述移动体的移动进行控制;以及线缆,其从所述移动体起在所述支承体的所述空心部穿过而向所述控制装置布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01 JP 2015-1962031.一种坐标测量装置,其包括:基座,其供被测量物载置;移动体,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相对移动;支承体,其竖立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具有空心部,用于支承所述移动体;控制装置,其设于所述基座的下方,用于对所述移动体的移动进行控制;以及线缆,其从所述移动体起在所述支承体的所述空心部穿过而向所述控制装置布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具有在所述支承体之下形成的贯通孔,所述线缆穿过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测量装置,其中,在所述支承体的侧面设有开口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支承体支承所述移动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所述线缆进行分支而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一端部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测量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根田隆男竹迫康次菅原智允福田满河原井一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