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362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22:20
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由由第一轴承、第一飞轮、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密封轴承、注油孔、密封腔前盖、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启动齿圈、第二飞轮、磁轭、励磁线圈、隔磁环、密封腔中环体、磁流变液、密封腔后盖、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传力板、第二轴承、第一挡圈、第二挡圈、传力板连接轴组成。其特征在于:密封腔前盖、密封腔后盖、密封腔中环体及传力板共同围成磁流变液腔体,具有多个工作间隙;密封腔前盖与传力板、密封腔后盖与传力板之间均分别布置有两根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磁流变液工作面积大而产生阻尼力矩大、扭转刚度能满足车辆多工况需求、轴向尺寸小、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

A new type of multi gap MRF dual mass flywheel

A new multi gap MRF dual mass flywheel, flywheel, first by the first bearing, the first multilevel variable pitch arc spring, bearing, seal oil hole, the seal cavity of the front cover, the first second bolts, bolts, starting gear ring, second flywheel, magnetic yoke, excitation coil, isolation ring, sealing cavity central body, Mr the liquid seal chamber, a back cover, second multi variable pitch arc spring, force plate, bearing second, first ring, second ring, dowel plate connecting shaft.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eal cavity of the front cover, back cover, seal cavity seal cavity central body and dowel plate formed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avity,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ing space; seal cavity of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dowel plate, between the sealing cavity cover and force transmission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with two multi variable pitch arc spr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working area of the magneto rheological fluid is large, and the damping torque is large, and the torsional rigidit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pl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vehicle, small axial dimension,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的传动减振阻尼零部件,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
技术介绍
磁流变液是一种由高磁导率的铁磁颗粒、载液以及添加剂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悬浮液体,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在零磁场情况下,磁流变液表现为流动性能良好的液体,其表观粘度很小;在强磁场作用下可在短时间(毫秒级)内表观粘度增加两个数量级以上,并呈现类固体特性;而且这种变化是连续的、可逆的,即去掉磁场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由于磁流变液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逆性,在车辆动力传递、减振、制动、软启动、无级变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随着发动机扭矩的增大和柴油机的广泛应用,传动系扭振在整车振动中越来越凸显。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DMF)能够较好衰减传动系扭振,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双质量飞轮都是被动式隔振,不能根据工况的不同而达到主动控制其阻尼特征,无法满足汽车在多工况下的传动系隔振要求。本专利技术将磁流变液控制技术应用于双质量飞轮之上,研发出新型的可控阻尼式双质量飞轮,通过磁流变液的流动特性及阻尼可实时控制的特点来弥补普通双质量飞轮摩擦阻尼不可控的不足,从而使减震效果达到最佳。工作时通过传感器采集工况信号,经过控制器处理之后,给予励磁线圈适当大小的电流,改变磁流变液的黏度,从而改变内外转子之间的摩擦阻尼,有效衰减传动系扭振。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785763.7)公开的“内嵌转子式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029911.7)公开的“半主动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及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029890.9)公开的“智能式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均存在工作间隙面积较小、产生的阻尼力矩较小、扭转刚度不能满足车辆多工况需求、轴向尺寸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所述的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由第一轴承、第一飞轮、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密封轴承、注油孔、密封腔前盖、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启动齿圈、第二飞轮、磁轭、励磁线圈、隔磁环、密封腔中环体、磁流变液、密封腔后盖、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传力板、第二轴承、第一挡圈、第二挡圈、传力板连接轴组成。所述第一飞轮外围具有所述启动齿圈,第一飞轮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密封腔前盖连接。所述传力板的周边沿径向对称地设置两个向外伸出的侧耳板,两个向外伸出的侧耳板的对称线在同一直径上。所述密封腔前盖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飞轮、密封腔中环体连接;所述密封腔后盖通过第二螺栓与密封腔中环体连接;所述密封腔前盖上设有注油孔;所述密封腔前盖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弧形凹槽,布置所述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所用;所述密封腔后盖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弧形凹槽,布置所述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所用。所述密封腔前盖与所述传力板间布置有两根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所述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端部点焊连接,另一端与传力板的侧耳板点焊连接;所述密封腔后盖与所述传力板间布置有两根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所述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端部点焊连接,另一端与传力板的侧耳板点焊连接。所述密封腔前盖通过第一轴承支撑在传力板连接轴上;所述密封腔后盖通过第二轴承支撑在传力板连接轴上,并通过第一挡圈进行轴向定位;所述传力板通过花键与传力板连接轴连接;所述传力板连接轴为阶梯轴。所述密封腔前盖、密封腔后盖、密封腔中环体、传力板共同围成磁流变液腔体,具有多个工作间隙,磁流变液腔体中充满磁流变液,并通过所述密封轴承进行密封;所述磁流变液通过注油孔注入。所述第二飞轮与所述传力板连接轴通过花键连接,并通过第二挡圈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第一飞轮、密封腔前盖、密封腔后盖、密封腔中环体间相互刚性连接,构成了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的第一质量;所述第二飞轮与传力板连接轴通过花键连接,构成了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的第二质量,这就使得第一质量和第二质量之间能够传递动力并且做相对转动。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改变励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来改变外加磁场力,从而改变磁流变液的阻尼特性,使其可以在更大范围的频率下比传统的双质量飞轮达到更好的减振效果,提高弧形弹簧的使用寿命,提升汽车的减振性能;2、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的使用,使该双质量飞轮获得良好的多级非线性扭转刚度特性,防止“刚度跃变”现象的发生,满足了车辆多种工况下的扭转刚度需求;3、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的双侧布置方式(传力板两侧均布置有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弥补了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传递扭矩不足的缺陷,使大扭矩传递得到了实现;4、轴向尺寸较小,结构简单紧凑。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主视图上的全剖视图。图1中:1-第一轴承;2-第一飞轮;3-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4-密封轴承;5-注油孔;6-密封腔前盖;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9-启动齿圈;10-第二飞轮;11-磁轭;12-励磁线圈;13-隔磁环;14-密封腔中环体;15-磁流变液;16-密封腔后盖;17-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8-传力板;19-第二轴承;20-第一挡圈;21-第二挡圈;22-传力板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由第一轴承(1)、第一飞轮(2)、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密封轴承(4)、注油孔(5)、密封腔前盖(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启动齿圈(9)、第二飞轮(10)、磁轭(11)、励磁线圈(12)、隔磁环(13)、密封腔中环体(14)、磁流变液(15)、密封腔后盖(16)、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传力板(18)、第二轴承(19)、第一挡圈(20)、第二挡圈(21)、传力板连接轴(22)组成。所述第一飞轮(2)外围具有所述启动齿圈(9),第一飞轮(2)通过第一螺栓(7)与所述密封腔前盖(6)连接。所述传力板(18)的周边沿径向对称地设置两个向外伸出的侧耳板,两个向外伸出的侧耳板的对称线在同一直径上。所述密封腔前盖(6)通过第一螺栓(7)与第一飞轮(2)、密封腔中环体(14)连接;所述密封腔后盖(16)通过第二螺栓(8)与密封腔中环体(14)连接;所述密封腔前盖(6)上设有注油孔(5);所述密封腔前盖(6)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弧形凹槽,布置所述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所用;所述密封腔后盖(16)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弧形凹槽,布置所述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所用。所述密封腔前盖(6)与所述传力板(18)间布置有两根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所述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端部点焊连接,另一端与传力板(18)的侧耳板点焊连接;所述密封腔后盖(16)与所述传力板(18)间布置有两根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所述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端部点焊连接,另一端与传力板(18)的侧耳板点焊连接。所述密封腔前盖(6)通过第一轴承(1)支撑在传力板连接轴(22)上;所述密封腔后盖(16)通过第二轴承(19)支撑在传力板连接轴(22)上,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由第一轴承(1)、第一飞轮(2)、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密封轴承(4)、注油孔(5)、密封腔前盖(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启动齿圈(9)、第二飞轮(10)、磁轭(11)、励磁线圈(12)、隔磁环(13)、密封腔中环体(14)、磁流变液(15)、密封腔后盖(16)、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传力板(18)、第二轴承(19)、第一挡圈(20)、第二挡圈(21)、传力板连接轴(22)组成;所述密封腔前盖(6)通过第一螺栓(7)与第一飞轮(2)、密封腔中环体(14)连接;所述密封腔后盖(16)通过第二螺栓(8)与密封腔中环体(14)连接;所述密封腔前盖(6)上设有注油孔(5);所述密封腔前盖(6)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弧形凹槽,布置所述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所用;所述密封腔后盖(16)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弧形凹槽,布置所述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所用;所述密封腔前盖(6)与所述传力板(18)间布置有两根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所述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端部点焊连接,另一端与传力板(18)的侧耳板点焊连接;所述密封腔后盖(16)与所述传力板(18)间布置有两根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所述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的一端与弧形凹槽端部点焊连接,另一端与传力板(18)的侧耳板点焊连接;所述密封腔前盖(6)、密封腔后盖(16)、密封腔中环体(14)、传力板(18)共同围成磁流变液腔体,具有多个工作间隙,磁流变液腔体中充满磁流变液(15),并通过所述密封轴承(4)进行密封;所述磁流变液(15)通过注油孔(5)注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间隙磁流变液双质量飞轮由第一轴承(1)、第一飞轮(2)、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3)、密封轴承(4)、注油孔(5)、密封腔前盖(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启动齿圈(9)、第二飞轮(10)、磁轭(11)、励磁线圈(12)、隔磁环(13)、密封腔中环体(14)、磁流变液(15)、密封腔后盖(16)、第二多级变节距弧形弹簧(17)、传力板(18)、第二轴承(19)、第一挡圈(20)、第二挡圈(21)、传力板连接轴(22)组成;所述密封腔前盖(6)通过第一螺栓(7)与第一飞轮(2)、密封腔中环体(14)连接;所述密封腔后盖(16)通过第二螺栓(8)与密封腔中环体(14)连接;所述密封腔前盖(6)上设有注油孔(5);所述密封腔前盖(6)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弧形凹槽,布置所述第一多级变节距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李华姚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