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345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22:00
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外卡钳(29)、制动力传递机构,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包括轮毂(3)和制动盘(32),外摩擦片(28)沿制动盘(32)圆周形成一个环形,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环(8)、推动环(9)、导向支架(10)、内卡钳(5)和若干个第一级增力机构,第一级增力机构包括促动器(1)、承力臂(6)、齿轮轴(7)和间隙补偿机构。间隙补偿机构能够实现间隙补偿功能;制动力传递机构使得通过一个动力源就可以实现沿圆周均匀输出制动力的目的。

A comprehensive brake with clearance compensation function

A full brake with gap compensation function, including the brake disc and a hub device, outer caliper (29),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braking force, brake disc and a hub device includes a hub (3) and the brake disc (32), the outer friction plate (28)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brake disc (32) to form a ring. F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tating ring (8), (9), a drive ring guide bracket (10), (5) and a plurality of caliper first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first stage booster mechanism includes an actuator (1), bearing arm (6), gear shaft (7) and the gap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clearanc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an realize the clearance compensation function, a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enables the output power to be uniformly output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through a power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盘式制动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属于汽车制动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汽车领域的盘式制动器,往往每侧各只有一片摩擦片与制动盘在圆周较小区域配合,这样二者的接触面积是有限的。然而,制动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由制动盘和摩擦片承担,在车辆高速或重载的情况下,如此有限面积的摩擦片很难承担更大的热量,摩擦片使用寿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增加摩擦面积显得尤为重要。沿制动盘圆周设置更多摩擦片与之配合甚至形成完整环形的配合可以有效增加二者的接触面积,这就要求在制动盘整个圆周必须均匀的分布有多个制动力以推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合,这种多个制动力沿制动盘圆周均匀分布并推动几乎覆盖制动盘环形表面的摩擦片与制动盘接合的盘式制动器即为全盘式制动器。全盘式制动器具有较大的热容量,足以承担制动产生的热能。但是,此类全盘式制动器要达到制动力沿制动盘圆周均匀分布,输入力的配置显得尤为复杂;现有的全盘式制动器通常采用多个动力源来提供输入力,但其往往不能达到大小均匀的要求同时也是不经济的。同时,应用于车辆上的制动器往往还需要具有驻车的功能,而现有的全盘式制动器实现驻车功能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例如空间限制或者成本增加;此外,制动器的每一次制动都会导致制动盘和摩擦片的磨损,这种磨损会增加制动盘和摩擦片之间的间隙,而现有的全盘式制动器不具有补偿这种磨损间隙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全盘式制动器采用多个动力源来提供输入力往往不能达到大小均匀的要求、不具有磨损间隙补偿功能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和外卡钳,所述的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包括轮毂和制动盘,所述的制动盘安装在轮毂上,所述的外卡钳内部设置有外摩擦片,所述的制动盘位于外卡钳内侧,所述的外摩擦片沿制动盘圆周形成一个环形,还包括有制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环、推动环、导向支架、内卡钳和若干个第一级增力机构,所述的第一级增力机构包括促动器、承力臂、齿轮轴和间隙补偿机构,所述的内卡钳上对应齿轮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此处的若干个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外卡钳和内卡钳同轴相连接,所述的制动盘与轮毂装置与外卡钳和内卡钳同轴布置,所述的促动器设置有推动杆件,所述的承力臂一端设置有枢接孔,所述的推动杆件通过枢接孔与承力臂相枢接,承力臂另一端与齿轮轴一端相连接,且承力臂该端的中心到枢接孔的中心距离为L1,所述的齿轮轴另一端套置在对应的内卡钳的连接孔内,且齿轮轴该端端头设置为齿轮,所述齿轮的旋转半径为L2,所述的转动环内部设置有内齿圈,转动环同轴安装在内卡钳内腔,转动环的内齿圈与齿轮轴的齿轮相啮合,转动环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斜面,所述推动环上设置有与螺旋斜面数目相等且与螺旋斜面相对应的凸台,所述的凸台上通过销轴Ⅰ安装有滚轮,所述的螺旋斜面与相对应的凸台上的滚轮接触配合,推动环的内圈通过销轴Ⅱ安装有多个导向滚轮,所述的导向支架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滚轮数目相等且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为螺旋槽,导向槽的螺旋方向与螺旋斜面的螺旋方向相反且导向槽的螺旋升角大于螺旋斜面的螺旋升角,所述的导向滚轮装配在导向槽内并可以沿其螺旋方向运动,所述的推动环上设置有内摩擦片,所述的推动环与内卡钳之间均匀对称布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回复弹簧,所述的回复弹簧一端与推动环相连接,回复弹簧另一端与内卡钳相连接。所述的外摩擦片为两片或两片以上,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外摩擦片在外卡钳内部均匀对称布置,且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外摩擦片形成一个环形。所述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都包括摩擦材料和钢背,所述的钢背上设置有多个圆柱形凸起,所述外卡钳上外摩擦片的安装位置和推动环上内摩擦片的安装位置上均设置有摩擦片安装面,所述的摩擦片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多个圆柱形凸起相对应的安装孔Ⅰ,所述的圆柱形凸起嵌入相对应的安装孔Ⅰ内。所述的外卡钳为环形结构,外卡钳的外圆周均匀对称分布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槽口,且相邻连接块之间的间距不小于外摩擦片的宽度。所述的推动环上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推动环上的凸台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的凸台套置在相对应的通孔内,盖板固定在内卡钳上。所述的通孔上安装有橡胶防护罩,所述的橡胶防护罩为可伸缩结构,橡胶防护罩一端安装在通孔内,橡胶防护罩另一端安装在凸台上。所述的齿轮轴上安装有油封以及防护盖板。所述的轮毂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对称分布有多个导轨,所述制动盘内圆周上设置有与轮毂上的导轨数目相等且相对应的导槽,所述的导轨与相对应的导槽相配合。所述的导轨和导槽之间设置有弹性隔离元件和刚性隔离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级增力机构包括有间隙补偿机构,该间隙补偿机构能够补偿制动盘和外摩擦片、内摩擦片因为磨损产生的间隙,从而实现间隙补偿功能。2、本专利技术中包括制动力传递机构,从而使得通过一个动力源就可以实现沿圆周均匀输出制动力的目的,且经济性较强。3、本专利技术中推动环上安装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设计,能够保证制动器在各种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于车辆左侧非转向车轮时内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安装于车辆左侧非转向车轮时的外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车轴上半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力传递机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力传递机构等轴测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承力臂和齿轮轴等轴测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力传递机构局部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转动环和推动环等轴测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推动环和导向支架等轴测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外卡钳轴测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内摩擦片及推动环轴测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盘与轮毂装置爆炸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半剖等轴测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隔离元件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中刚性隔离元件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中密封装置局部剖视图。图中,促动器1,推动杆件2,轮毂3,支架4,内卡钳5,承力臂6,齿轮轴7,转动环8,推动环9,导向支架10,枢接孔11,连接孔12,齿轮13,内齿圈14,底面15,底部支撑面16,内圈17,圆柱面18,螺旋斜面19,凸台20,销轴Ⅰ21,滚轮22,导向滚轮23,销轴Ⅱ24,导向槽25,花键Ⅰ26,花键Ⅱ27,外摩擦片28,外卡钳29,内摩擦片30,衬套31,制动盘32,回复弹簧33,螺栓34,摩擦材料35,钢背36,圆柱形凸起37,摩擦片安装面38,安装孔39,螺钉40,连接块41,环形外表面42,环形内表面43,槽口44,密封装置45,盖板46,固定孔47,橡胶防护罩48,油封49,防护盖板50,车轴51,轴承52,轴承腔53,导轨54,导槽55,通风道56,弹性隔离元件57,刚性隔离元件5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文中关于“内侧”“外侧”的描述均与车辆纵向中心线相关,远离中心线为“外侧”,靠近中心线为内侧;所使用的术语“轴向”、“径向”、“切向”等类似表述均与车辆车轮及车轴的旋转轴心相关。参见图1至图4,一种具有间隙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和外卡钳(29),所述的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包括轮毂(3)和制动盘(32),所述的制动盘(32)安装在轮毂(3)上,所述的外卡钳(29)内部设置有外摩擦片(28),所述的制动盘(32)位于外卡钳(29)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摩擦片(28)沿制动盘(32)圆周形成一个环形,还包括有制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环(8)、推动环(9)、导向支架(10)、内卡钳(5)和若干个第一级增力机构,所述的第一级增力机构包括促动器(1)、承力臂(6)、齿轮轴(7)和间隙补偿机构,所述的内卡钳(5)上对应齿轮轴(7)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12),此处的若干个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外卡钳(29)和内卡钳(5)同轴相连接,所述的制动盘与轮毂装置与外卡钳(29)和内卡钳(5)同轴布置,所述的促动器(1)设置有推动杆件(2),所述的承力臂(6)一端设置有枢接孔(11),所述的推动杆件(2)通过枢接孔(11)与承力臂(6)相枢接,承力臂(6)另一端与齿轮轴(7)一端相连接,且承力臂(6)该端的中心到枢接孔(11)的中心距离为L1,所述的齿轮轴(7)另一端套置在对应的内卡钳(5)的连接孔(12)内,且齿轮轴(7)该端端头设置为齿轮(13),所述齿轮(13)的旋转半径为L2,所述的转动环(8)内部设置有内齿圈(14),转动环(8)同轴安装在内卡钳(5)内腔,转动环(8)的内齿圈(14)与齿轮轴(7)的齿轮(13)相啮合,转动环(8)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斜面(19),所述推动环(9)上设置有与螺旋斜面(19)数目相等且与螺旋斜面(19)相对应的凸台(20),所述的凸台(20)上通过销轴Ⅰ(21)安装有滚轮(22),所述的螺旋斜面(19)与相对应的凸台(20)上的滚轮(22)接触配合,推动环(9)的内圈通过销轴Ⅱ(24)安装有多个导向滚轮(23),所述的导向支架(10)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滚轮(23)数目相等且相对应的导向槽(25),所述的导向槽(25)为螺旋槽,导向槽(25)的螺旋方向与螺旋斜面(19)的螺旋方向相反且导向槽(25)的螺旋升角大于螺旋斜面(19)的螺旋升角,所述的导向滚轮(23)装配在导向槽(25)内并可以沿其螺旋方向运动,所述的推动环(9)上设置有内摩擦片(30),所述的推动环(9)与内卡钳(5)之间均匀对称布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回复弹簧(33),所述的回复弹簧(33)一端与推动环(9)相连接,回复弹簧(33)另一端与内卡钳(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间隙补偿功能的全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和外卡钳(29),所述的制动盘与轮毂装置包括轮毂(3)和制动盘(32),所述的制动盘(32)安装在轮毂(3)上,所述的外卡钳(29)内部设置有外摩擦片(28),所述的制动盘(32)位于外卡钳(29)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摩擦片(28)沿制动盘(32)圆周形成一个环形,还包括有制动力传递机构,所述的制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转动环(8)、推动环(9)、导向支架(10)、内卡钳(5)和若干个第一级增力机构,所述的第一级增力机构包括促动器(1)、承力臂(6)、齿轮轴(7)和间隙补偿机构,所述的内卡钳(5)上对应齿轮轴(7)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12),此处的若干个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外卡钳(29)和内卡钳(5)同轴相连接,所述的制动盘与轮毂装置与外卡钳(29)和内卡钳(5)同轴布置,所述的促动器(1)设置有推动杆件(2),所述的承力臂(6)一端设置有枢接孔(11),所述的推动杆件(2)通过枢接孔(11)与承力臂(6)相枢接,承力臂(6)另一端与齿轮轴(7)一端相连接,且承力臂(6)该端的中心到枢接孔(11)的中心距离为L1,所述的齿轮轴(7)另一端套置在对应的内卡钳(5)的连接孔(12)内,且齿轮轴(7)该端端头设置为齿轮(13),所述齿轮(13)的旋转半径为L2,所述的转动环(8)内部设置有内齿圈(14),转动环(8)同轴安装在内卡钳(5)内腔,转动环(8)的内齿圈(14)与齿轮轴(7)的齿轮(13)相啮合,转动环(8)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斜面(19),所述推动环(9)上设置有与螺旋斜面(19)数目相等且与螺旋斜面(19)相对应的凸台(20),所述的凸台(20)上通过销轴Ⅰ(21)安装有滚轮(22),所述的螺旋斜面(19)与相对应的凸台(20)上的滚轮(22)接触配合,推动环(9)的内圈通过销轴Ⅱ(24)安装有多个导向滚轮(23),所述的导向支架(10)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滚轮(23)数目相等且相对应的导向槽(25),所述的导向槽(25)为螺旋槽,导向槽(25)的螺旋方向与螺旋斜面(19)的螺旋方向相反且导向槽(25)的螺旋升角大于螺旋斜面(19)的螺旋升角,所述的导向滚轮(23)装配在导向槽(25)内并可以沿其螺旋方向运动,所述的推动环(9)上设置有内摩擦片(30),所述的推动环(9)与内卡钳(5)之间均匀对称布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回复弹簧(33),所述的回复弹簧(33)一端与推动环(9)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健梅汉生汤致彪詹军朱典彬董佛安赵星星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三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