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双酶串联制备β-丙氨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双酶串联制备β-丙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β-丙氨酸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可以作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医药中间体。目前在工业生产中,β-丙氨酸的主要合成方式是丙烯酸、丙烯腈氨化法,或β-氨基丙腈水解法,这些方法多需要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而且产物纯化繁琐,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使用生物催化法替代化学合成法制备β-丙氨酸是发展趋势。而目,前生物合成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优化代谢途径,在培养微生物过程中合成β-丙氨酸,此法虽然较简便,但是由于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对产物的分离纯化带来较大困难,增加了后期纯化成本;另一种方法是生物酶法合成β-丙氨酸,即通过表达L-天冬氨酸α-脱羧酶,以L-天冬氨酸作为底物,合成β-丙氨酸,虽然此法分离纯化简便,但是底物价格相对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富马酸为底物,以双酶串联体系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所述双酶是天冬氨酸酶、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所述天冬氨酸酶的制备方法,是大肠肝菌来源的编码天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富马酸为底物,以双酶串联体系催化富马酸合成β‑丙氨酸;所述双酶是天冬氨酸酶、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所述双酶串联体系中,底物富马酸的浓度为50~100mmol/L;两种酶按照质量比天冬氨酸酶:L‑天冬氨酸α‑脱羧酶为1:80~100的比例添加至双酶串联体系中;其中,天冬氨酸酶的用量为10~15μg/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富马酸为底物,以双酶串联体系催化富马酸合成β-丙氨酸;所述双酶是天冬氨酸酶、L-天冬氨酸α-脱羧酶;所述双酶串联体系中,底物富马酸的浓度为50~100mmol/L;两种酶按照质量比天冬氨酸酶:L-天冬氨酸α-脱羧酶为1:80~100的比例添加至双酶串联体系中;其中,天冬氨酸酶的用量为10~15μg/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冬氨酸酶的制备方法,是大肠肝菌来源的编码天冬氨酸酶的基因aspA,通过Nde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连接到用同样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质粒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8a-aspA;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筛选获得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8a-aspA;以该重组菌生产得到天冬氨酸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合成β-丙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的制备方法,是将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编码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的基因panD通过Nde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连接到用同样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表达载体pET24a(+)上,获得重组质粒pET24a-panD;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筛选获得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4a-panD;以该重组菌生产得到L-天冬氨酸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哲敏,高宇,刘中美,刘克,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