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710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属于车辆防护结构技术领域,车辆前防撞梁、左吸能盒、右吸能盒、车体前纵梁一起形成下层的吸能传力通道,上防撞梁、左上吸能盒、右上吸能盒、左防撞纵梁、右防撞纵梁、左防撞斜纵梁、右防撞斜纵梁、车体前纵梁一起形成上层的辅助吸能传力通道,两条传力通道共同作用,可以保证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尽可能少的传递进驾驶室内,结构简单,吸能效果好,这种吸能结构具有左右对称性,对于正面100%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工况,具有吸收能量平均、压溃性能稳定等特性。上层的辅助吸能传力通道与卡车尾部防撞栏高度相同,能有效减轻轻型小卡车追尾碰撞工况中对驾驶员及乘员所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
本技术属于车辆防护结构
,涉及到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轻型卡车因其价格低廉和载货能力强等特点,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新碰撞法规GB11551_2014版对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2500kg的N1类汽车、以及多用途货车,在整车碰撞安全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前端碰撞吸能结构是保证汽车碰撞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轻型卡车前端的碰撞吸能空间狭小,吸能区的长度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到吸能盒的压溃长度,减弱了吸能盒的吸能效果,吸能效果差,导致传入驾驶舱的碰撞能量过大,对驾驶员及乘员造成较大的伤害,不能满足国内乘员保护的相应法规,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吸能效果好,能有效减少传递至驾驶舱的能量,减小驾驶员及乘员所受到的伤害。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结构中包括位于车辆前防撞梁与车体前纵梁之间的左吸能盒及右吸能盒,关键是:所述的车辆前防撞梁上方增设与其平行设置的上防撞梁,分别在左吸能盒、右吸能盒与车体前纵梁之间增设与车辆前防撞梁垂直的左防撞纵梁和右防撞纵梁,上防撞梁分别与左防撞纵梁和右防撞纵梁之间还设置有左上吸能盒、右上吸能盒,分别在左防撞纵梁、右防撞纵梁与车体前纵梁之间设置左防撞斜纵梁和右防撞斜纵梁,车辆前防撞梁、由左吸能盒及右吸能盒组成的吸能盒、由左防撞纵梁和右防撞纵梁组成的防撞纵梁及车体前纵梁形成吸能传力通道,上防撞梁、由左上吸能盒和右上吸能盒组成的上吸能盒组件、由左防撞纵梁和右防撞纵梁组成的防撞纵梁、由左防撞斜纵梁和右防撞斜纵梁组成的防撞斜纵梁及车体前纵梁形成辅助吸能传力通道。所述的左防撞斜纵梁一端位于与左防撞纵梁焊接的左上吸能盒位置处,另一端与车体前纵梁连接。所述的右防撞斜纵梁一端位于与右防撞纵梁焊接的右上吸能盒位置处,另一端与车体前纵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辆前防撞梁、左吸能盒、右吸能盒、车体前纵梁一起形成下层的吸能传力通道,上防撞梁、左上吸能盒、右上吸能盒、左防撞纵梁、右防撞纵梁、左防撞斜纵梁、右防撞斜纵梁、车体前纵梁一起形成上层的辅助吸能传力通道,两条传力通道共同作用,可以保证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尽可能少的传递进驾驶室内,结构简单,吸能效果好,可以减小驾驶员及乘员所受到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代表右上吸能盒,2代表上防撞梁,3代表左上吸能盒,4代表车辆前防撞梁,5代表左吸能盒,6代表左防撞纵梁,7代表左防撞斜纵梁,8代表右吸能盒,9代表右防撞斜纵梁,10代表右防撞纵梁,11代表车体前纵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结构中包括位于车辆前防撞梁4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的左吸能盒5及右吸能盒8,车辆前防撞梁4上方增设与其平行设置的上防撞梁2,分别在左吸能盒5、右吸能盒8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增设与车辆前防撞梁4垂直的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上防撞梁2分别与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之间还设置有左上吸能盒3、右上吸能盒1,分别在左防撞纵梁6、右防撞纵梁10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设置左防撞斜纵梁7和右防撞斜纵梁9,车辆前防撞梁4、由左吸能盒5及右吸能盒8组成的吸能盒、由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组成的防撞纵梁及车体前纵梁11形成吸能传力通道,上防撞梁2、由左上吸能盒3和右上吸能盒1组成的上吸能盒组件、由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组成的防撞纵梁、由左防撞斜纵梁7和右防撞斜纵梁9组成的防撞斜纵梁及车体前纵梁11形成辅助吸能传力通道。左防撞斜纵梁7一端位于与左防撞纵梁6焊接的左上吸能盒3位置处,另一端与车体前纵梁11连接。右防撞斜纵梁9一端位于与右防撞纵梁10焊接的右上吸能盒1位置处,另一端与车体前纵梁11连接。左防撞斜纵梁7和右防撞斜纵梁9采用高强度钢材,既可以有效保证吸能传力通道在碰撞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将碰撞能量传递至车辆后部车架,减少进入驾驶室的能量,进而减小对驾驶员及乘员所造成的伤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车辆前防撞梁4、左吸能盒5及右吸能盒8组成下排吸能区,左吸能盒5、右吸能盒8分别与左防撞纵梁6、右防撞纵梁10焊接在一起,左防撞纵梁6、右防撞纵梁10的下端与车体前纵梁11焊接在一起,形成车辆前防撞梁4-吸能盒-防撞纵梁-车体前纵梁11的吸能传力通道;右上吸能盒1、上防撞梁2、左上吸能盒3组成上排吸能区,左上吸能盒3、右上吸能盒1分别与左防撞纵梁6、右防撞纵梁10焊接在一起,左防撞斜纵梁7、右防撞斜纵梁9的上端分别与左防撞纵梁6、右防撞纵梁10焊接在一起,左防撞斜纵梁7、右防撞斜纵梁9的下端分别与与车体前纵梁11焊接在一起,形成上防撞梁2-吸能盒-防撞纵梁-防撞斜纵梁-车体前纵梁11的辅助吸能传力通道,两条传力通道共同作用,可以保证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尽可能少的传递进驾驶室内。这种吸能结构具有左右对称性,对于正面100%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工况,具有吸收能量平均、压溃性能稳定等特性。上层的辅助吸能传力通道与卡车尾部防撞栏高度相同,能有效减轻轻型小卡车追尾碰撞工况中对驾驶员及乘员所造成的伤害。吸能盒的厚度与材料根据整车重量与吸能盒长度制定,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做CAE仿真分析与实车反复验证,以得到最佳的吸能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结构中包括位于车辆前防撞梁(4)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的左吸能盒(5)及右吸能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前防撞梁(4)上方增设与其平行设置的上防撞梁(2),分别在左吸能盒(5)、右吸能盒(8)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增设与车辆前防撞梁(4)垂直的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上防撞梁(2)分别与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之间还设置有左上吸能盒(3)、右上吸能盒(1),分别在左防撞纵梁(6)、右防撞纵梁(10)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设置左防撞斜纵梁(7)和右防撞斜纵梁(9),车辆前防撞梁(4)、由左吸能盒(5)及右吸能盒(8)组成的吸能盒、由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组成的防撞纵梁及车体前纵梁(11)形成吸能传力通道,上防撞梁(2)、由左上吸能盒(3)和右上吸能盒(1)组成的上吸能盒组件、由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组成的防撞纵梁、由左防撞斜纵梁(7)和右防撞斜纵梁(9)组成的防撞斜纵梁及车体前纵梁(11)形成辅助吸能传力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碰撞吸能结构,结构中包括位于车辆前防撞梁(4)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的左吸能盒(5)及右吸能盒(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前防撞梁(4)上方增设与其平行设置的上防撞梁(2),分别在左吸能盒(5)、右吸能盒(8)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增设与车辆前防撞梁(4)垂直的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上防撞梁(2)分别与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梁(10)之间还设置有左上吸能盒(3)、右上吸能盒(1),分别在左防撞纵梁(6)、右防撞纵梁(10)与车体前纵梁(11)之间设置左防撞斜纵梁(7)和右防撞斜纵梁(9),车辆前防撞梁(4)、由左吸能盒(5)及右吸能盒(8)组成的吸能盒、由左防撞纵梁(6)和右防撞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祥雷应锋刘素青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