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给出了一种车辆碰撞防护装置,它包括对冲组件和两组减震组件,两个减震组件对称布置且通过对冲组件连接固定;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减震块和若干减震板,底座包括减压部和第一引导部,减压部的侧壁为斜面,斜面上固定有减震板,底座内开有减震孔,减震孔延伸至斜面,减震块侧壁上有与斜面配合的受压面;对冲组件包括对冲钢丝绳,对冲钢丝绳一端绕过一组减震组件的底座并固定上述减震组件的减震块上,所述对冲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组减震组件的减震块上。本车辆碰撞防护装置设置在车辆内部,车辆发生碰撞时,减震块的受压面逐步推动减震板,使其发生形变,进而吸收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减少碰撞后对车辆的损坏。【专利说明】车辆碰撞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辆发生碰撞时减少车体变形的车辆碰撞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广泛应用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车辆行驶中易发生碰撞,碰撞后车辆的车体会受力发生不可逆的形变,目前,车辆对车架的优化,使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车架发生形变达到吸收和缓冲碰撞瞬间巨大的势能,避免驾驶室内的人员受到伤害,但是经过上述碰撞后,车辆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冲组件和两组减震组件,两个减震组件对称布置且通过对冲组件连接固定;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减震块和若干减震板,底座至少包括减压部和相连的第一引导部,减压部的至少一个侧壁为斜面,所述斜面上固定叠置有若干减震板,底座内开有减震孔,减震孔分别贯穿底座的内、外端面,并且减震孔延伸至所述的斜面上,减震块为契合减震孔形状,减震块侧壁上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斜面配合的受压面,减震块的内端面面积小于外端面面积,两组减震组件的减震块内端面相对放置;所述对冲组件至少包括至少一根对冲钢丝绳,所述对冲钢丝绳一端绕过一组减震组件的底座并固定上述减震组件的减震块上,所述对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