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皂苷化合物、总皂苷及其在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9146 阅读:25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中药白首乌中提取得到的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7种碳-21甾体皂苷以及包含有这7种碳-21甾体皂苷的混合物。这7种化合物为白首乌苷A、白首乌苷B、白首乌苷C、白首乌新苷A、白首乌新苷B、耳叶牛皮消苷A、耳叶牛皮消苷B。皂苷化合物总重量含量≥50%的混合物被定名为白首乌总皂苷。实验研究证明,这些碳-21甾体皂苷和白首乌总皂苷,能够降低胃溃疡和出血发生率,使平均溃疡面积和出血面积减少;对胃液及胃酸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炎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是有效治疗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预防溃疡复发、改善胃肠道动力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从中药白首乌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皂苷类化合物以及含有这皂苷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白首乌总皂苷),及其在预防和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和肠运动障碍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白首乌系萝藦科(Asclepiadaceae)鹅绒藤属植物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Royle ex Wight.)、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Maxim.)Hemsl.)的块根,中医理论中白首乌具有养肝益血、固肾益精、强筋健骨的功效,并兼有健脾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筋骨不健、胸闷心痛以及消化不良等症。土家族和苗族民族医药理论中白首乌具有消食健胃、理气止痛、消肿散节的功效,用于治疗肠胃炎、消化不良等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土家族、苗族民族医药理论和治疗经验,结合现代化学和药理手段,从白首乌中提取分离高效低毒、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皂苷类化合物及白首乌总皂苷。本专利技术从白首乌中提取分离具有治疗胃肠道疾病作用的皂苷类化合物,得到7种碳-21甾体皂苷,分别为白首乌苷A、白首乌苷B、白首乌苷C、白首乌新苷A、白首乌新苷B、耳叶牛皮消苷A、耳叶牛皮消苷B,以及包含这1-7种碳-21甾体皂苷的混合物——白首乌总皂苷。该总皂苷中,一般地其皂苷化合物的重量含量≥50%本专利技术提取的白首乌皂苷类化合物及总皂苷,可用于治疗胃炎、胃肠道溃疡、胃肠道动力障碍、疼痛等疾病,具有高效低毒和减少胃肠道疾病复发等特点。是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作为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新药。实验证明,上述这些碳-21甾体皂苷,以及包含有这些碳-21甾体皂苷的混合物白首乌总皂苷,对大鼠应激性急性胃溃疡、幽门结扎型急性胃溃疡、乙酸烧灼型慢性胃溃疡、热烙型慢性胃溃疡、皮下注射利血平药物诱发的胃溃疡、巯基乙胺诱导的大鼠十二指肠溃疡、大鼠浅表性胃炎等均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溃疡和出血发生率,使平均溃疡面积和出血面积减少;对大鼠胃液及胃酸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大鼠口服阿司匹林制造的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体外培养的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杀灭作用;对大鼠腹腔注射强酸制造的炎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在大鼠乙醇灌胃引起胃粘膜损伤中,能够降低胃粘膜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对氧自由基所致胃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够促进大鼠胃排空率和大鼠肠蠕动。本专利技术中的7种碳-21甾体皂苷是下列3个化学结构所示的3种甾体皂苷元caudatin、kidiolanin、metaplexigenin中的一种与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糖形成的7种糖苷,其中R为糖链 caudatinkidiolanin metaplexigenin白首乌苷A中,苷元为kidiolanin(开德苷元),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白首乌苷B中,苷元为metaplexigenin(萝藦苷元),R为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白首乌苷C中,苷元为caudatin(告达亭),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L-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白首乌新苷A中,苷元为caudatin(告达亭),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白首乌新苷B中,苷元为caudatin(告达亭),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洋地黄毒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耳叶牛皮消苷A中,苷元为caudatin(告达亭),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耳叶牛皮消苷B中,苷元为caudatin(告达亭),R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洋地黄毒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21甾体皂苷以及包含有碳-21甾体皂苷的混合物白首乌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如下对白首乌用乙醇等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得到的浸膏,再经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即得到白首乌总皂苷。对总皂苷经硅胶柱层析,用薄层层析检测层析流分,具有相同单一斑点的流分合并,浓缩,再经RP-18低压柱或HPLC(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纯化,分得白首乌苷A、白首乌苷B、白首乌苷C、白首乌新苷A、白首乌新苷B、耳叶牛皮消苷A、耳叶牛皮消苷B。通过酸水解以及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高分辨快速原子轰击质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核磁共振碳谱仪、异核多量子相关谱仪、异核多键相关谱仪等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上述7种碳-21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依次为kidiolanin(开德苷元)-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metaplexigenin(萝藦苷元)-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caudatin(告达亭)-为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L-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caudatin(告达亭)-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caudatin(告达亭)-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洋地黄毒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caudatin(告达亭)-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caudatin(告达亭)-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洋地黄毒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首乌皂苷类化合物及总皂苷可用于制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新药。根据抗胃肠道疾病的有效量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组成药物组合物。制成各种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滴丸、合剂、溶液剂、糖浆剂、酊剂、注射剂。对本专利技术中的白首乌总皂苷和7个化合物进行了抗胃溃疡活性的评价实验。(一)白首乌碳-21甾体皂苷抗大鼠应激性急性胃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白首乌中提取得到的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7种碳-21甾体皂苷:白首乌苷A、白首乌苷B、白首乌苷C、白首乌新苷A、白首乌新苷B、耳叶牛皮消苷A、耳叶牛皮消苷B,7种碳-21甾体皂苷是下列3个化学结构所示的3种甾体皂苷元caudatin、kidiolanin、metaplexigenin中之一种与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糖形成的7种糖苷,其中R为糖链:***caudatinkidiolaninmetaplexigen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李捍雄单磊张川柳润辉苏娟徐希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山东省威海市联通] 2015年01月22日 08:36
    白首乌(学名:CynanchumbungeiDecne)属龙胆目;又名,白人参,被誉为中国玛卡。古籍记载,白首乌用于晚唐,盛行于早明,沿用至今。因其补肾益肝、乌发生发、养血益精、抗衰老之功效,被历代名家视为摄生防老珍品。中国白首乌的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是中国唯一首乌之乡。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