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乌总皂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882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机相当复杂,牵涉面极广,具有相当的顽固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地乌总皂苷能够治疗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又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乌总皂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和开发新药用途,得到的地乌总皂苷的杂质少,纯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提取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从中药地乌(毛茛科植物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的根茎中提取精制而成的地乌总皂苷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机相当复杂,牵涉面极广,具有相当的顽固性,我国很早就有关于骨关节疾病的记载,称之为痹证。西医认为风湿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骨、关节、肌肉及其附属组织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目前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将风湿病共分为10大类,已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这些疾病主要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雷特(Reiter)综合症,银屑病性关节炎、痛风及假性痛风、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症、肠炎性关节炎、白塞氏病、过敏性紫癜、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其中尤其以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几种疾病高发,且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是耽误治疗疾病发展至晚期阶段)。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2%-0.34%。欧美白人发病率为1%-2%。我国局部地区患病率在0.4%-1.0%。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病程长,治疗难,致残率高,且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估计全国人数达160万,以25-55岁最常见,女性发病高于男性2-3倍。其临床病程不一,约15%单次发作后缓解,25%间歇性发作,50%持续性发作,迅速进展成重症者占10%。该类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病情控制不够满意。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治疗药物。很多抗风湿药物对胃肠均有损伤,如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另大多数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硫唑嘌呤一类药物,毒副作用教大,特别对孕妇、婴儿胎儿尤为严重。而皮质激素类药物,虽起效快但并不能“断根”,停药后常有“反跳现象”,而且副作用大。而常用的中药“雷公藤制剂”其毒副作用大,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既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又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伴随中国的“入世”,意义重大。中药地乌性温味辛、微苦。地乌提取物(地乌总皂苷)具有优异的驱风湿、强筋骨,抗炎、调节免疫功能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现有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水提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这些方法得到的地乌总皂苷的杂质多,纯度较低,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和开发新药用途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和开发新药用途的地乌总皂苷的制备方法,这种方法得到的地乌总皂苷的杂质少,纯度高。本专利技术的地乌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地乌根茎,筛选,粉碎呈粉末,过20---50目筛;(2)、取地乌粉末,加入6-10倍重量的水,煎煮1-3小时,滤过,重复以上操作2-4次,合并滤液;(3)、将滤液浓缩成浸膏,浸膏密度在40℃-70℃为1.04---1.10g/cm3,放冷至室温;(4)、向浸膏中加入95%乙醇溶解,使溶液含醇量为50%---70%,将溶液摇匀,静置8---16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5)、回收乙醇后的溶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洗至流出液无色,弃去,再用地乌粉末重量4-7倍的50%---70%乙醇洗脱,流速为8ml/min--10ml/min,收集洗脱液;(6)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于60--100℃、560~760mmHg干燥8-13小时,粉碎,过筛,得地乌总皂苷粉末。上述制备方法的工艺条件的优选条件为步骤(2)中加入7-8倍水煎煮;步骤(3)中浸膏密度为60℃时1.06---1.08g/cm3;步骤(4)浸膏加乙醇溶解后,溶液含醇量为60%,溶液静置12小时;步骤(5)用于洗脱的乙醇浓度为70%,用量为地乌粉末重量6倍,洗脱流速为8ml/min--10ml/min;步骤(6)的干燥条件为于80℃、760mmHg、干燥12小时。本专利技术中的乙醇浓度均指体积百分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提取地乌总皂苷工艺过程简单,无特殊设备,安全易于操作,且成本低,得到的地乌总皂苷杂质少、纯度高达85%,完全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和药物开发的需要。本专利技术先用水提,醇沉最后过树脂柱的方法,即地乌经过水提取冷却后进行醇沉,可除去淀粉、多糖、蛋白质等与功能主治无关的杂质,滤液回收乙醇后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此类树脂对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吸附较强如在分离皂苷类成分非常有效且树脂可以再生并处理简单对环境污染少),最终得到地乌总皂苷的纯度高,杂质少,其总皂苷的含量在总提取物的85%以上。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取地乌药材1.5kg,加水9kg,煎煮2小时,滤过,重复操作三次,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在60℃时用比重计测得相对密度为1.07(60℃)的浸膏,放冷至室温,加95%乙醇使含醇量为60%,摇匀,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置D101型的大孔树脂柱上,用水洗至流出液无色,弃去水;再用8kg70%乙醇洗脱,流速为9ml/min,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成稠膏,放入真空干燥机中,在760mmHg、80℃真空干燥12小时,得到块状晶体,粉碎,过筛,即得纯度为88%的粉末99.9g。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地乌总皂苷纯度测定方法为照比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B)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地乌皂苷W3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mg的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0.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饱和正丁醇10ml,密塞,精密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450W频率59KHz)45分钟,放冷至室温,用水饱和正丁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 照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B)试验,以甲醇作空白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40μl,供试品溶液50μl,空白溶液50μl,置10ml具塞试管中,热风吹干,各精密加入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1∶4)1ml,充分振摇,置60℃恒温水浴中加热15分钟,立即置冰水浴中,冷却5分钟,取出,立即精密加入冰乙酸5ml,摇匀,在54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式计算,即得。供试品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x=(Ax/AR)×CRCx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Ax为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CR为对照品溶液的浓度;AR为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样品含量计算公式含量=(Cx×Vx)/M总Vx为供试品溶液的体积;M总为样品总的质量。实施例2 取地乌药材1.5kg,加水12kg,煎煮1小时,滤过,重复操作二次,合并滤液,浓缩成浸膏,在40℃时用比重计测得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放冷,加95%乙醇使含醇量为50%,摇匀,静置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置D101型的大孔树脂柱上,用水洗至流出液无色,弃去水;再用6kg50%乙醇洗脱,流速为8ml/min,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成稠膏,放入真空干燥机中,在700mmHg、60℃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块状晶体,粉碎,过筛,即得纯度为86%的粉末100.2g。实施例3取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乌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取地乌根茎,筛选,粉碎呈粉末;(2)、取地乌粉末,加入地乌粉末的6-10倍重量的水,煎煮1-3小时,滤过,重复以上操作2-4次,合并滤液;(3)、将滤液浓缩成浸膏, 浸膏密度在40℃-70℃为1.04---1.10g/cm↑[3],放冷至室温;(4)、向浸膏中加入乙醇溶解,使溶液含醇量为50%---70%,将溶液摇匀,静置8---16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5)、回收乙醇后的溶液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洗至流出液无色,弃去,再用地乌粉末重量4-7倍的50%---70%乙醇洗脱,流速为:8ml/min--10ml/min,收集洗脱液;(6)洗脱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于60--100℃、560~760mmH g干燥8-13小时,粉碎,过筛,得地乌总皂苷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江陈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