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0601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包括:加载部件、驱动部件、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加载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加载部件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用于同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中包括施力件以及荷重传感器;所述施力件用于产生作用力,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传递至所述固定件,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将作用力施加至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上,所述荷重传感器用于读取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该装置安装和调整过程简单易行,从而达到高效试验的效果。

Device for testing strength of vehicle chassis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chassis strength tes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loading components, drive components, fixing piece and at least on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loading parts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component through the; the fixing piece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loading part. The fixed part is used with the underframe of the side beam connection; the driving force and load sensor parts; the force applying for force, force the force caused by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transmitted to the fixed part, and through the the fixing part will force applied to the underframe of the side beam, the load sensor for reading the force generated by a force. The 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 process of the device is simple and easy,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high efficiency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轨道车辆,需要验证其车体底架安装设备开孔在工作载荷作用下其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具体地,需要对车体底架开孔进行设备固结强度试验,从而获得结构强度数据。其中设备固结强度试验需要进行纵向、横向、垂向三个方向加载试验。现有技术中,底架设备固结试验通过采用一个大工装将车体纵向及横向进行约束,并与试验台加载轨道连接,通过该工装对底架设备进行横向、纵向加载。垂向加载通过加载轨道对底架设备施加垂向载荷。但是,使用现有的工装进行设备固结强度试验时,存在安装及调整不方便的问题,导致试验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装所存在的安装及调整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包括:加载部件、驱动部件、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加载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加载部件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用于同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中包括施力件以及荷重传感器;所述施力件用于产生作用力,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传递至所述固定件,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将作用力施加至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上,所述荷重传感器用于读取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进一步地,所述加载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孔被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加载部件还包括:第一拉板;所述第一拉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拉板上的通孔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拉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三表面上设置第一方形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四表面上设置第二方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方形孔在所述第四表面上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拉板穿过所述第一方形孔以及所述第二方形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拉板上的通孔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拉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U型架;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二表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U型架的第一部分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U型架的第一部分的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二表面上的通孔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第二拉板;所述第二拉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所述第二拉板与所述施力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拉板上的通孔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拉板上;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所述第二拉板传递至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固定件。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部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件、第二固定座以及第三拉板,所述第三拉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连接;所述第三拉板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拉板上的通孔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三拉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第四拉板;所述第四拉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四拉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拉板,并通过所述第四拉板的第二通孔螺接固定在所述第四拉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为梯形。本技术所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安装和调整过程简单易行,从而达到高效试验的效果。并且,使用该装置进行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时不需要其他装置的配合,因此不存在任何的局限性。进一步地,该装置的造价低廉、制作简单,因此还极大地节省了试验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二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三的拉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六的U型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加载部件1、驱动部件2、固定件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4。其中,加载部件1通过第一连接杆4与驱动部件2连接。固定件3的一端设置在加载部件1上,固定件3的另一端用于同车体底架的边梁连接。驱动部件2中包括施力件21以及荷重传感器22。其中,施力件21用于产生作用力,施力件21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第一连接杆4传递至固定件3,并通过固定件3将作用力施加至车体底架的边梁上,荷重传感器22用于读取施力件21所产生的作用力。可选地,施力件21具体为工具油缸。可选地,固定件3具体为螺栓。以下以施力件21为工具油缸,固定件为螺栓为例来说明上述装置的工作过程:在进行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时,将上述装置放置在车体底架边梁的下方,将螺栓的上端固定在车体底架边梁上,从而将上述装置与车体底架边梁固定。进而,将工具油缸伸出,工具油缸伸出所产生的作用力会通过第一连接杆4传递到与其连接的加载部件1上,由于螺栓的一端固定在加载部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体底架边梁上,因此,传递到加载部件1上的作用力会经过螺栓施加到车体底架边梁上。在此过程中,工具油缸伸出所产生的作用力会通过荷重传感器读取到,从而完成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时,需要使用大工装对车体进行约束,同时,还需要用到加载轨道,这种方法中所使用的工装的重量和体积大,因此存在安装和调整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加载轨道,使用局限性大,同时还存在工装调整困难、造价高的问题。而本实施例中,构成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的部件数量少、体积小,在安装时仅需要将固定件固定在车体底架边梁上,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安装和调整过程简单易行,从而达到高效试验的效果。并且,使用该装置进行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时不需要其他装置的配合,因此不存在任何的局限性。进一步地,该装置的造价低廉、制作简单,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部件、驱动部件、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加载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加载部件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用于同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中包括施力件以及荷重传感器;所述施力件用于产生作用力,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传递至所述固定件,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将作用力施加至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上,所述荷重传感器用于读取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底架设备强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部件、驱动部件、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加载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加载部件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用于同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中包括施力件以及荷重传感器;所述施力件用于产生作用力,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传递至所述固定件,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将作用力施加至所述车体底架的边梁上,所述荷重传感器用于读取所述施力件所产生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孔被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部件还包括:第一拉板;所述第一拉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拉板上的通孔螺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拉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三表面上设置第一方形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四表面上设置第二方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在所述第三表面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方形孔在所述第四表面上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拉板穿过所述第一方形孔以及所述第二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鑫龙李志永徐练李玉龙王云峰姜茹佳薛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