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用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香料的合成方法,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用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二)
技术介绍
1879年以来烷基吡嗪被人们陆续从天然食品如可可、咖啡、花生、爆玉米、烤榛子、鸡汤、烤牛肉等中发现并被分离出来。进一步研究分析表明吡嗪类化合物在食品中含量甚微,却是导致食品香味的重要因素。60年代以来,吡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烷基吡嗪是吡嗪类香料的重要类别之一,具有烤肉和烤坚果的特殊香味,广泛应用于咖啡、可可、奶油、巧克力、糖果、冰淇淋、饼干、烟、酒等食品中。上述食品中只需加入1-10ppm烷基吡嗪就可改善其口感,使其香味更美。何坚,孙宝国编著的香料化学与工艺学(北京化学工艺出版社.1995)介绍了部分烷基吡嗪的应用和简要合成路线;徐克勋主编的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介绍了2-甲基吡嗪和2,3,5-三甲基吡嗪的合成方法。上述方法多采用一种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或两种有机化合物为原料进行缩合、脱水、环化、脱氢等步骤合成一种烷基吡嗪,合成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加入催化剂:在反应釜中,加入Φ=3~5mm的颗粒型SO42-/MxOy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100~120g;(2)加热:加热使温度升至280~400℃;(3)通入氮气:以空速为60~80cm3/min向反应釜中输入氮气,并使催化反应始终处于氮气保护状态;(4)输入乙二胺:以重量空速0.2~0.5g/min向反应釜中输入乙二胺水溶液;(5)产物生成:乙二胺在热的催化剂连续催化反应下生成多种烷基吡嗪类化合物;(6)产物后处理:经上述反应后,由反应釜出料口排出的烷基吡嗪水溶液经过冷凝装置冷凝,收集于烧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1)加入催化剂:在反应釜中,加入Φ=3~5mm的颗粒型SO42-/MxOy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100~120g;(2)加热:加热使温度升至280~400℃;(3)通入氮气:以空速为60~80cm3/min向反应釜中输入氮气,并使催化反应始终处于氮气保护状态;(4)输入乙二胺:以重量空速0.2~0.5g/min向反应釜中输入乙二胺水溶液;(5)产物生成:乙二胺在热的催化剂连续催化反应下生成多种烷基吡嗪类化合物;(6)产物后处理:经上述反应后,由反应釜出料口排出的烷基吡嗪水溶液经过冷凝装置冷凝,收集于烧瓶中,然后加入固体NaOH进行碱析,分离出上层液,上层液用少量NaOH干燥,去掉干燥剂,得到多种烷基吡嗪类化合物的混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颗粒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烷基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SO42-/MxOy类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是指SO42-/TiO2-SnO2-Al2O3或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根之,赵斌,李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