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器件及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0860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OS器件,包含衬底及覆盖在衬底之上的多晶硅栅极,衬底中具有场氧,场氧之间具有轻掺杂源漏区,以及MOS器件的源区及漏区,源区及漏区之间为沟道区,多晶硅栅极和栅氧化层覆盖在沟道区之上,接触孔分别与源区及漏区接触将其引出;所述多晶硅栅极两侧具有双层侧墙,多晶硅栅极上方覆盖金属硅化物,但是在源漏区域不形成金属硅化物。所述的双侧侧墙高度高于金属硅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多晶硅栅极之上形成金属硅化物,降低栅极的方块电阻,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同时在源漏区域不形成金属硅化物,有利于缩小器件的横向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MOS器件的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指MOS器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MOS器件结构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半导体制造技术中常用的MOS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为硅衬底,2是场氧或STI,3是栅极(图中省略栅氧化层),5是轻掺杂源漏,6是侧墙,7是源区及漏区,9是金属硅化物,10是接触孔。该器件的横向最小尺寸(从源极接触孔到漏极接触孔)由以下几个参数共同决定:沟道长度+2倍接触孔到多晶硅栅极的距离+接触孔尺寸。在应用到高频大功率器件时,为减小多晶硅栅极的串联电阻和提高器件的工作频率,需要将方块电阻阻值减小到10欧姆以下。而为了防止源漏与栅极短路,栅极与接触孔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因此,器件的结构既要防止短路保证器件的可靠性,又要尽可能地缩小器件的横向尺寸,目前的器件其源区及漏区之上覆盖有金属硅化物,接触孔是与金属硅化物相接触将器件的源漏区引出,对缩小器件的横向尺寸不利。缩小器件的横向尺寸,可以从上述几个参数中的一个或几个为出发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MOS器件,包含衬底及覆盖在衬底之上的多晶硅栅极,衬底中具有场氧,场氧之间具有轻掺杂源漏区,以及MOS器件的源区及漏区,源区及漏区之间为沟道区,多晶硅栅极和栅氧化层覆盖在沟道区之上,接触孔分别与源区及漏区接触将其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栅极两侧具有双层侧墙,多晶硅栅极上方覆盖金属硅化物,源漏区域上不形成金属硅化物,所述的双侧侧墙高度高于金属硅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OS器件,包含衬底及覆盖在衬底之上的多晶硅栅极,衬底中具有场氧,场
氧之间具有轻掺杂源漏区,以及MOS器件的源区及漏区,源区及漏区之间为沟道区,多
晶硅栅极和栅氧化层覆盖在沟道区之上,接触孔分别与源区及漏区接触将其引出;其特
征在于:所述多晶硅栅极两侧具有双层侧墙,多晶硅栅极上方覆盖金属硅化物,源漏区
域上不形成金属硅化物,所述的双侧侧墙高度高于金属硅化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侧墙材质为氮化硅。
3.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器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的步骤:
步骤一,在硅衬底上形成场氧,再依次淀积一层氧化硅、多晶硅及第一层氮化硅;
步骤二,利用氮化硅做硬掩膜定义图形,刻蚀多晶硅形成多晶硅栅极,再进行轻掺
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苑陈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