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0675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安装于车身底部后部的纵梁和横梁搭接处,其包括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相对设置的横拉杆后支架,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所述横拉杆后支架连接的横拉杆侧板,及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所述横拉杆后支架连接的横拉杆加强板,所述横拉杆侧板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的同一侧,所述横拉杆加强板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之间。本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结构设计强度高,与车身搭接后焊接强度高,因此,能够满足横拉杆安装强度和疲劳耐久强度,进而确保汽车整车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汽车的品质、功能、舒适性能等因素,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视。后悬架横拉杆及其支架总成是影响汽车整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后悬架横拉杆支架总成存在结构设计强度低、与车身搭接后焊接强度不足等缺点,因此,难以满足横拉杆安装强度和疲劳耐久强度,进而影响汽车整车安全性能。而且,传统的后悬架横拉杆支架总成设计结构不够紧凑,各零件尺寸相对较大,从而增加了车身重量,因此,一方面降低了总装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安装强度和疲劳耐久强度且设计结构紧凑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安装于车身底部后部的纵梁和横梁搭接处,其包括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相对设置的横拉杆后支架,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所述横拉杆后支架连接的横拉杆侧板,及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所述横拉杆后支架连接的横拉杆加强板,所述横拉杆侧板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的同一侧,所述横拉杆加强板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前支架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底边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侧边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横拉杆侧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前支架的本体为板状结构,总体上呈三角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后支架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底边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侧边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横拉杆侧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后支架的本体为板状结构,总体上呈三角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侧板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两侧且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五连接部,所述本体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和所述横拉杆后支架连接,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纵梁的侧边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侧板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的同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加强板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上部连接的第六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下部连接的第七连接部、与所述本体两侧边连接的第八连接部及第九连接部,所述第六连接部与所述横拉杆侧板连接,所述第七连接部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第八连接部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连接,所述第九连接部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加强板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之间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杆前支架设有横拉杆安装孔,所述横拉杆后支架设有横拉杆安装孔,所述横拉杆后支架的横拉杆安装孔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的横拉杆安装孔相对设置。如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结构设计强度高,与车身搭接后焊接强度高,因此,能够满足横拉杆安装强度和疲劳耐久强度,进而确保汽车整车安全性能。而且,本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设计结构紧凑,各零件尺寸相对较小,从而降低了车身重量,因此,一方面提升了总装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安装于车身底部后部的纵梁102和横梁104搭接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纵梁102、横梁104固定连接。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包括横拉杆前支架10,与横拉杆前支架10相对设置的横拉杆后支架20,分别与横拉杆前支架10、横拉杆后支架20连接的横拉杆侧板30,及分别与横拉杆前支架10、横拉杆后支架20连接的横拉杆加强板40。横拉杆前支架10包括本体12、与本体12底边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4、与本体12侧边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6。本体12为板状结构,总体上呈三角形。本体12上部设有横拉杆安装孔122,横拉杆安装孔122下方设有加强筋124。第一连接部14通过焊接方式与纵梁102和横梁10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14为沿本体12的底边弯折而成。第二连接部16通过焊接方式与横拉杆侧板3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6为沿本体12的侧边弯折而成。横拉杆后支架20包括本体22、与本体22底边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4、与本体22侧边连接的第四连接部26。本体22为板状结构,总体上呈三角形。本体22上部设有横拉杆安装孔222,横拉杆安装孔222下方设有加强筋224。横拉杆安装孔222与横拉杆安装孔122相对设置。第三连接部24通过焊接方式与纵梁102和横梁10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部24为沿本体22的底边弯折而成。第四连接部26通过焊接方式与横拉杆侧板30固定连接,第四连接部26为沿本体22的侧边弯折而成。横拉杆安装于横拉杆前支架10与横拉杆后支架20之间,横拉杆与横拉杆前支架10与横拉杆后支架20之间通过依次穿过横拉杆前支架10的安装孔122、横拉杆、横拉杆后支架20的安装孔222的螺栓以及固定于螺栓两端的螺母固定。横拉杆侧板30设置于横拉杆前支架10与横拉杆后支架20的同一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横拉杆侧板30包括本体32及设置于本体32两侧且与本体32连接的第五连接部34。本体32通过焊接方式与横拉杆前支架10的连接部16和横拉杆前支架20的连接部26固定连接。本体32设有加强筋324。第五连接部34通过焊接方式与纵梁102的侧边固定连接。横拉杆加强板40设置于横拉杆前支架10与横拉杆后支架20之间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延伸。横拉杆加强板40包括本体42、与本体42上部连接的第六连接部43、与本体42下部连接的第七连接部44、与本体42两侧边连接的第八连接部45及第九连接部46。本体42设有加强筋424。第六连接部43通过焊接方式与横拉杆侧板30的本体32固定连接,第六连接部43为沿本体42的上边弯折而成。第七连接部44通过焊接方式与横梁104固定连接,第七连接部44为沿本体42的下边弯折而成。第八连接部45通过焊接方式与横拉杆前支架10的本体12固定连接,第八连接部45为沿本体42的侧边弯折而成。第九连接部46通过焊接方式与横拉杆后支架20的本体22固定连接,第九连接部46为沿本体42的侧边弯折而成。如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结构设计强度高,与车身搭接后焊接强度高,因此,能够满足横拉杆安装强度和疲劳耐久强度,进而确保汽车整车安全性能。而且,本实施例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设计结构紧凑,各零件尺寸相对较小,从而降低了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安装于车身底部后部的纵梁(102)和横梁(104)搭接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横拉杆前支架(10),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相对设置的横拉杆后支架(20),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连接的横拉杆侧板(30),及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连接的横拉杆加强板(40),所述横拉杆侧板(30)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的同一侧,所述横拉杆加强板(40)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安装于车身底部后部的纵梁(102)和横梁(104)搭接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横拉杆前支架(10),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相对设置的横拉杆后支架(20),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连接的横拉杆侧板(30),及分别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连接的横拉杆加强板(40),所述横拉杆侧板(30)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的同一侧,所述横拉杆加强板(40)设置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包括本体(12)、与所述本体(12)底边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4)、与所述本体(12)侧边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6),所述第一连接部(14)与所述纵梁(102)和所述横梁(10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6)与所述横拉杆侧板(30)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前支架(10)的本体(12)为板状结构,总体上呈三角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包括本体(22)、与所述本体(22)底边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4)、与所述本体(22)侧边连接的第四连接部(26),所述第三连接部(24)与所述纵梁(102)和所述横梁(104)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26)与所述横拉杆侧板(30)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横拉杆支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后支架(20)的本体(22)为板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