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0171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inFET制造方法,通过形成硅/锗硅叠层并去除其中一种材料以形成纳米线,由于硅/锗硅叠层包含于鳍片之中,纳米线并不需要采用额外的pad进行支撑,降低了工艺的难度,并且,由于硅和锗硅的材料性质差异,可以采用高选择比的湿法刻蚀工艺去除其中一种材料,而无需采用干法刻蚀工艺,进一步简化了工艺;而且并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与常规FinFET工艺兼容,可以简便有效地获得FinFET纳米线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FinFET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30年来,半导体器件一直按照摩尔定律等比例缩小,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随着技术节点进入深亚微米领域,例如100nm以内,甚至45nm以内,传统场效应晶体管(FET),也即平面FET,开始遭遇各种基本物理定律的限制,使其等比例缩小的前景受到挑战。众多新型结构的FET被开发出来,以应对现实的需求,其中,FinFET就是一种很具等比例缩小潜力的新结构器件。FinFET,鳍状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多栅半导体器件。由于结构上的独有特点,FinFET成为深亚微米集成电路领域很具发展前景的器件。顾名思义,FinFET包括一个垂直于体硅的衬底的Fin,Fin被称为鳍片或鳍状半导体柱,不同的FinFET被STI结构分割开来。不同于常规的平面FET,FinFET的沟道区位于Fin之内。栅极绝缘层和栅极在侧面和顶面包围Fin,从而形成至少两面的栅极,即位于Fin的两个侧面上的栅极;同时,通过控制Fin的厚度,使得FinFET具有极佳的特性:更好的短沟道效应抑制能力,更好的亚阈值斜率,较低的关态电流,消除了浮体效应,更低的工作电压,更有利于按比例缩小。虽然FinFET具有上述种种优点,但是仍然存在电流小、栅控弱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纳米线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常规的方法形成纳米线的刻蚀方法比较复杂,与常规FinFET工艺并不很兼容;同时纳米线需要pad进行支撑。这导致工艺比较复杂,提高了制作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FinFET制造方法,以更加简便和有效的方法形成纳米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FinFET制造方法,采用了硅/锗硅叠层以及高选择比刻蚀工艺,以简便有效地制造具有纳米线结构的FinFET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用于制造FinFET器件,包括如下步骤:用于制造Fin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杂质层;在所述杂质层上形成硅层和锗硅层交替层叠的硅/锗硅叠层;通过图案化处理,形成鳍片;在所述鳍片两侧形成STI;形成虚设栅氧化层,虚设栅极堆栈,栅极侧墙;形成源漏延伸区以及源漏区;全面性沉积介质层,覆盖所述虚设栅极堆栈;平坦化处理暴露出所述虚设栅极堆栈上表面,并去除所述虚设栅极堆栈和所述虚设栅氧化层;去除所述硅/锗硅叠层中的硅或者锗硅材料;形成栅极绝缘层和栅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杂质层为在所述衬底上注入或者外延原位掺杂形成的层,其具有与所要制作的半导体器件源漏区掺杂类型相反的杂质;在所述杂质层和所述衬底之间,形成防止杂质扩散的阻挡层;所述阻挡层为原子序数小于硅的元素,优选为碳元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STI的顶部高于所述硅/锗硅叠层的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去除所述硅/锗硅叠层中的硅或者锗硅材料时,采用高刻蚀选择比的工艺去除硅或者锗硅材料;去除所述硅/锗硅叠层中的硅时,采用干法刻蚀或者湿法刻蚀;采用湿法刻蚀时,选择具有羟基的有机溶剂,优选为TMAH。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形成硅/锗硅叠层并去除其中一种材料以形成纳米线,由于硅/锗硅叠层包含于鳍片之中,纳米线并不需要采用额外的pad进行支撑,降低了工艺的难度,并且,由于硅和锗硅的材料性质差异,可以采用高选择比的湿法刻蚀工艺去除其中一种材料,而无需采用干法刻蚀工艺,进一步简化了工艺;而且并专利技术的方法与常规FinFET工艺兼容,可以简便有效地获得FinFET纳米线器件。附图说明图1-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导体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FinFET器件制造方法。下面,参见说明书附图,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首先,参见附图1,提供衬底1,在衬底1的表面形成杂质层2。衬底1可以依器件用途需要而合理选择,包括但不限于体硅衬底,SOI衬底,锗衬底,锗硅(SiGe)衬底,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例如氮化镓(GaN)、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出于与传统半导体工艺兼容以及成本的考虑,本实施例中的衬底1优选地采用了体硅衬底。杂质层2为在衬底1上注入或者外延原位掺杂形成的层,其具有与所要制作的半导体器件源漏区掺杂类型相反的杂质。另外,可选地,在杂质层2和衬底1之间,形成防止杂质扩散的阻挡层(未图示)。阻挡层可以防止杂质层2中的杂质元素扩散以及防止衬底1内的掺杂元素扩散,可以采用在衬底1上注入或者外延形成。阻挡层包括原子序数小于硅的元素,优选采用碳元素产生阻挡作用。接着,参见图2,在杂质层2上,形成硅层和锗硅层交替层叠的硅/锗硅叠层3。硅/锗硅叠层3优选采用外延工艺形成,其最底层为硅或者锗,在本专利技术图示的实施例中,采用了锗硅层为最底层;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硅层为最底层。硅/锗硅叠层3用于在随后的工艺中形成纳米线,每层硅层和锗硅层的厚度为2-50nm,优选为5-15nm,层叠的数目通常在3层以上,优选为5层,即自下向上的锗硅/硅/锗硅/硅/锗硅。参见图3,其为侧视图,通过图案化处理,形成鳍片。优选地,鳍片包括硅/锗硅叠层3、杂质层2以及衬底1的凸出部4。接着,参见图4,其为侧视图,在鳍片两侧形成STI结构5。其中,STI结构5形成在衬底1之上,采用SiO2、SiON等材料,具体的工艺包括但是不限于PECVD、HDP-CVD、RTO(快速热氧化)等。优选地,STI结构5的顶部高于硅/锗硅叠层3的底部,以实现纳米线器件之间的隔离。在形成STI结构5之后,参见图5,形成虚设栅氧化层6,虚设栅极堆栈7,栅极侧墙8。虚设栅氧化层6、虚设栅极堆栈7、栅极侧墙8线条跨于鳍片之上,通常是与鳍片线条垂直相交。虚设栅氧化层6例如为SiO2,虚设栅极堆栈7的材料为多晶硅或者非晶硅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了非晶硅。栅极侧墙8的具体形成方法包括:全面沉积栅极侧墙材料,并进行回刻蚀,其中,栅极侧墙材料包括但不限于Si3N4。接着,参见图6,形成源漏延伸区和源漏区9。具体工艺包括去除部分硅/锗硅叠层3材料,形成源漏极凹槽,然后进行源漏延伸区和源漏区9的填充,例如采用外延等工艺。源漏延伸区和源漏区9还可以采用硅化物,或者应力材料。参见图7,全面性沉积介质层10,覆盖虚设栅极堆栈7、栅极侧墙8等。介质层10材料为SiO2等。接着,参见图8,采用平坦化工艺处理以暴露出虚设栅极堆栈7的上表面,然后,去除虚设栅极堆栈7和虚设栅氧化层6,以形成栅极凹槽11。栅极凹槽11也暴露出包括硅/锗硅叠层3的鳍片的顶面和侧面。参见图9,经由暴露出的栅极凹槽11,去除硅/锗硅叠层3中的硅或者锗硅材料之一。优选地,采用高选择比刻蚀工艺,例如干法或者湿刻蚀,去除硅或锗硅。更有选地采用湿法刻蚀,而不采用干法刻蚀工艺,可以进一步简化工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去除了硅材料,在采用湿法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用于制造Fin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杂质层;在所述杂质层上形成硅层和锗硅层交替层叠的硅/锗硅叠层;通过图案化处理,形成鳍片;在所述鳍片两侧形成STI;形成虚设栅氧化层,虚设栅极堆栈,栅极侧墙;形成源漏延伸区以及源漏区;全面性沉积介质层,覆盖所述虚设栅极堆栈;平坦化处理暴露出所述虚设栅极堆栈上表面,并去除所述虚设栅极堆栈和所述虚设栅氧化层;去除所述硅/锗硅叠层中的硅或者锗硅材料;形成栅极绝缘层和栅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用于制造Fin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杂质层;在所述杂质层上形成硅层和锗硅层交替层叠的硅/锗硅叠层;通过图案化处理,形成鳍片;在所述鳍片两侧形成STI;形成虚设栅氧化层,虚设栅极堆栈,栅极侧墙;形成源漏延伸区以及源漏区;全面性沉积介质层,覆盖所述虚设栅极堆栈;平坦化处理暴露出所述虚设栅极堆栈上表面,并去除所述虚设栅极堆栈和所述虚设栅氧化层;去除所述硅/锗硅叠层中的硅或者锗硅材料;形成栅极绝缘层和栅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层为在所述衬底上注入或者外延原位掺杂形成的层,其具有与所要制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长亮殷华湘赵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