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652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支架。本机器人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固定在升降板上,所述的升降板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支撑杆和第二铰接支撑杆,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升降板相互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相互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的第二铰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升降板相互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第二铰接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的相互铰接形成第四铰接点,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升降的驱动机构。优点在于:升降板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相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板升降,从而实现机器人支架高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支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支架
技术介绍
支架,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而在机器人展示过程中,机器人站立不够稳固,当附近有震动时容易发生倾倒,此外,机器人支架的高度不能够调节,灵活性差。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精密焊接机器人的支架[申请号:CN201410140908.2],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上均设有定位孔,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上分别设有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固定在定位孔上,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均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连接板。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当附近有震动时机器人容易发生倾倒,此外,机器人支架的高度不能够调节,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高度可调节的机器人支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机器人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固定在升降板上,所述的升降板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支撑杆和第二铰接支撑杆,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升降板相互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相互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的第二铰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升降板相互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第二铰接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的相互铰接形成第四铰接点,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升降的驱动机构。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对机器人进行固定,利于结构稳固,避免机器人在震动过程中倾倒,前支架和后支架由透明材料制成,不会遮挡机器人本身,升降板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相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板升降,从而实现机器人支架高度的调节,灵活性强,整体设计合理。在上述的机器人支架中,所述的前支架包括第一前分杆和第二前分杆,所述的第一前分杆和第二前分杆分别与升降板阻尼式铰接。在上述的机器人支架中,所述的后支架包括后定位板,所述的后定位板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若干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和后定位板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相连接。通过转动方式调节定位件的位置,使得定位件能够抵靠或是贴在机器人上,能够根据机器人的结构进行灵活调节,灵活性强。在上述的机器人支架中,所述的定位件包括圆形定位座,所述的圆形定位座与定位凸条相连接,所述的圆形定位座与后定位板转动连接。通过拨动圆形定位座实现定位凸条的转动。在上述的机器人支架中,所述的定位凸条为棱柱形,所述的圆形定位座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纹。在上述的机器人支架中,所述的后定位板的下部与升降板相铰接且二者之间设有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利于后定位板倾斜角度的调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机器人支架的优点在于: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对机器人进行固定,利于结构稳固,避免机器人在震动过程中倾倒,升降板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相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板升降,从而实现机器人支架高度的调节,灵活性强,整体设计合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前支架1、后支架2、升降板3、底座4、第一铰接支撑杆5、第二铰接支撑杆6、第一前分杆7、第二前分杆8、后定位板9、圆形定位座10、定位凸条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机器人支架包括前支架1和后支架2,前支架1和后支架2固定在升降板3上,升降板3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4相连接,升降结构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支撑杆5和第二铰接支撑杆6,第一铰接支撑杆5的上端与升降板3相互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第一铰接支撑杆5的下端与底座4相互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第二铰接支撑杆6的上端与升降板3相互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第二铰接支撑杆6的下端与底座4的相互铰接形成第四铰接点,底座4上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3升降的驱动机构。通过前支架1和后支架2对机器人进行固定,利于结构稳固,避免机器人在震动过程中倾倒,前支架1和后支架2由透明材料制成,不会遮挡机器人本身,升降板3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4相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板3升降,从而实现机器人支架高度的调节,灵活性强,整体设计合理。其中,前支架1包括第一前分杆7和第二前分杆8,第一前分杆7和第二前分杆8分别与升降板3阻尼式铰接。后支架2包括后定位板9,后定位板9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若干定位件,定位件和后定位板9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相连接。通过转动方式调节定位件的位置,使得定位件能够抵靠或是贴在机器人上,能够根据机器人的结构进行灵活调节,灵活性强。更具体地说,定位件包括圆形定位座10,圆形定位座10与定位凸条11相连接,圆形定位座10与后定位板9转动连接。通过拨动圆形定位座10实现定位凸条11的转动。作为一种改进,定位凸条11为棱柱形,圆形定位座10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纹。后定位板9的下部与升降板3相铰接且二者之间设有角度调节结构。角度调节结构利于后定位板9倾斜角度的调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1)和后支架(2),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固定在升降板(3)上,所述的升降板(3)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4)相连接,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支撑杆(5)和第二铰接支撑杆(6),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5)的上端与升降板(3)相互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5)的下端与底座(4)相互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的第二铰接支撑杆(6)的上端与升降板(3)相互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第二铰接支撑杆(6)的下端与底座(4)的相互铰接形成第四铰接点,所述的底座(4)上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3)升降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1)和后支架(2),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2)固定在升降板(3)上,所述的升降板(3)通过升降结构与底座(4)相连接,所述的升降结构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支撑杆(5)和第二铰接支撑杆(6),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5)的上端与升降板(3)相互铰接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的第一铰接支撑杆(5)的下端与底座(4)相互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所述的第二铰接支撑杆(6)的上端与升降板(3)相互铰接形成第三铰接点,第二铰接支撑杆(6)的下端与底座(4)的相互铰接形成第四铰接点,所述的底座(4)上设有能够驱动升降板(3)升降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架(1)包括第一前分杆(7)和第二前分杆(8),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宏刘悦悦孙冠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