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2008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机架;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两个动力轴同轴设置;刹车盘,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制动机构,包括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以及制动杆,所述制动杆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可分别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本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具有制动平稳、工作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目前市场上,为保证使用需求,叉车等部分车辆采用双驱动系统进行驱动,其设有两个电机,为实现双驱动车辆的制动作业,在车辆上设置有用于制动双驱动系统的制动系统。现有的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结构设置简单,在制动时容易出现两个电机受到的制动力存在差异,制动时两个电机并未实现同时制动,导致制动平稳性欠佳,进而影响车辆行车的安全性。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制动平稳、工作可靠的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动平稳、工作可靠的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机架;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两个动力轴同轴设置;刹车盘,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制动机构,包括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以及制动杆,所述制动杆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可分别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杆的前端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制动杆的后端铰接在机架上,且制动杆中部靠后位置设有用于制动刹车盘的制动蹄。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刹车盘呈竖直设置,所述制动杆设置在刹车盘上方,且制动时制动杆可从刹车盘周向方向同时压紧两个刹车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杆由固连在一起的左制动杆和右制动杆构成,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的中部靠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制动蹄,制动时两个制动蹄同时动作,各制动蹄分别制动对应的刹车盘。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刹车盘呈圆盘状设置,所述制动蹄倾斜设置,所述制动蹄面朝对应刹车盘的端面上嵌设有弧形刹车片,制动时弧形刹车片对对应刹车盘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后、向下。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二者的前端通过连接片固连在一起,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二者的后端通过轴套串联,所述轴套同时穿过左制动杆、右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铰接点位于轴套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制动杆中部且使制动杆动作后复位。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左制动杆、右制动杆对应设置的两个螺栓,两个螺栓分别穿过左制动杆、右制动杆的中部,每个螺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机架以及对应的制动杆相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刹制动结构包括脚刹组件、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所述左调节螺钉安装在左制动杆前端,所述右调节螺钉安装在右制动杆前端,所述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均呈T形设置且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二者的上端面齐平,所述脚刹组件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刹组件包括脚刹支架、安装座、铰接在脚刹支架上的脚踏板,所述安装座上端铰接在脚踏板中部,所述安装座下端同时与左调节螺钉、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下端铰接有同轴设置的左滚轮、右滚轮,所述左滚轮与左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右滚轮与右调节螺钉的上端面相抵,所述滚轮与对应调节螺钉的接触为线接触或面接触。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倾斜设置,所述各调节螺钉均呈倾斜设置且调节螺钉的上端面面朝脚踏板设置,制动时安装座对各调节螺钉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前、向下。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左调节螺钉插设在左制动杆前端且左调节螺钉伸出左制动杆的高度可调,所述右调节螺钉插设在右制动杆前端且右调节螺钉伸出右制动杆的高度可调。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脚踏板与脚刹支架的铰接处设有用于使脚踏板动作后复位的扭簧。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手刹制动结构包括手刹支架、连接块、活动安装于手刹支架上的手刹拉杆、用于连接手刹拉杆和连接块的手刹拉线,所述连接块同时与左制动杆、右制动杆二者的前端固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架上固设有拉线固定座,所述手刹拉线穿过拉线固定座并与连接块相连,处于连接块与拉线固定座之间的手刹拉线呈竖直设置。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将脚刹制动和手刹制动相结合的制动机构,脚刹制动结构和手刹制动结构均通过同一个制动杆对两个刹车盘制动,制动性能好,且制动过程中摩擦力呈渐变布局,使得两个电机的动力轴收到制动杆的制动力相同,两个电机同步制动,制动过程平稳,整体制动系统工作可靠,克服了现有的双驱动车辆存在的两个电机制动力不等的问题,避免了单个电机先制动的情况出现,保障了车辆行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脚刹制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制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架;20、动力轴;30、刹车盘;40、脚刹制动结构;411、脚刹支架;412、安装座;413、脚踏板;414、左滚轮;415、右滚轮;416、扭簧;43、右调节螺钉;50、手刹制动结构;51、手刹支架;52、连接块;53、手刹拉杆;54、手刹拉线;55、拉线固定座;61、左制动杆;62、右制动杆;63、制动蹄;64、弧形刹车片;65、连接片;66、轴套;67、复合衬套;71、螺栓;72、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保护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用于实现车辆的制动或减速,适用于具有双驱动系统的各种车辆,尤其适用于双驱动叉车,其可实现双驱动叉车的两个电机同时制动或减速。现有的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结构设置简单,在制动时容易出现两个电机受到的制动力存在差异,制动时两个电机并未实现同时制动,导致制动平稳性欠佳,进而影响车辆行车的安全性。因此,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包括:机架10,作为车辆的各个部件的安装基座和支撑载体;电机(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机架10上且设置为对称的两个,电机具有动力轴20,两个动力轴20同轴设置,两个电机动作进而实现车辆的双驱动作业,动力轴20作为电机的动力输出部件,其工作状态为转动状态;刹车盘30,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30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刹车盘30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20上且与动力轴20联动;制动机构,包括脚刹制动结构40、手刹制动结构50以及制动杆,制动杆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40、手刹制动结构50相连,脚刹制动结构40、手刹制动结构50可分别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30,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两个动力轴同轴设置;刹车盘,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制动机构,包括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以及制动杆,所述制动杆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可分别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电机具有动力轴,两个动力轴同轴设置;刹车盘,设置为两个且两个刹车盘与两个电机一一对应,所述刹车盘固定套设于对应动力轴上且与动力轴联动;制动机构,包括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以及制动杆,所述制动杆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可分别驱动制动杆同时制动两个刹车盘,进而同步实现两个动力轴的制动或减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的前端同时与脚刹制动结构、手刹制动结构相连,所述制动杆的后端铰接在机架上,且制动杆中部靠后位置设有用于制动刹车盘的制动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由固连在一起的左制动杆和右制动杆构成,所述左制动杆、右制动杆的中部靠后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制动蹄,制动时两个制动蹄同时动作,各制动蹄分别制动对应的刹车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呈圆盘状设置,所述制动蹄倾斜设置,所述制动蹄面朝对应刹车盘的端面上嵌设有弧形刹车片,制动时弧形刹车片对对应刹车盘施加的制动力的方向为向后、向下。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双驱动车辆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制动杆中部且使制动杆动作后复位,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左制动杆、右制动杆对应设置的两个螺栓,两个螺栓分别穿过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