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焊接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7972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轴焊接套结构,设置于焊接叉与碳纤维轴管之间,用于连接碳纤维轴管与焊接叉,其包括呈阶梯圆筒状的焊接套本体;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前端具有容纳焊接叉尾部的内空间,该焊接套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焊接叉连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后端具有容纳传动轴的内空间,该焊接套本体的后端的外壁面包括逐渐向前方隆起的缠设部,在所述缠设部的末端垂直设置有限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传动轴焊接套结构,其一端与传动轴焊接叉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碳纤维轴管进行缠绕连接,此焊接套结构简单、结构强度较高、开发成本较低,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传动轴焊接套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开发设计中,为了达到整车减重要求,需要将传动轴的轴管材料由金属材料更改为碳纤维材料。由于传动轴轴管由金属材料更改为碳纤维材料,而传动轴轴管又需要与焊接叉直接连接,这就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连接部件才能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传动轴焊接套结构。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轴焊接套结构,设置于焊接叉与碳纤维轴管之间,用于连接碳纤维轴管与焊接叉,其包括呈阶梯圆筒状的焊接套本体;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前端具有容纳焊接叉尾部的内空间,该焊接套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焊接叉连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后端具有容纳传动轴的内空间,该焊接套本体的后端的外壁面包括逐渐向前方隆起的缠设部,在所述缠设部的末端垂直设置有限位部。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轴焊接套结构中,所述缠设部长度为60毫米,隆起角度为3度,起始处壁厚为1.5毫米。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轴焊接套结构中,所述限位部高度为6毫米。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轴焊接套结构,其一端与传动轴焊接叉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碳纤维轴管进行缠绕连接,此焊接套结构简单、结构强度较高、开发成本较低,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传动轴焊接套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传动轴焊接套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轴焊接套结构,设置于焊接叉2与碳纤维轴管3之间,用于连接碳纤维轴管3与焊接叉2,其包括呈阶梯圆筒状的焊接套本体1。在该焊接套本体1的前端具有容纳焊接叉尾部22的内空间17,该焊接套本体1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焊接叉2连接的焊接部11(如图1所示,可在焊接部11处通过焊料21而将焊接叉2与焊接套本体1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在所述焊接套本体1的后端具有容纳传动轴31的内空间16,该焊接套本体1的后端的外壁面18包括逐渐向前方隆起的缠设部14,在所述缠设部14的末端垂直设置有限位部13。在具体应用时,是将所述焊接套本体1与焊接叉2焊接在一起,同时,将碳纤维轴管3缠绕在焊接套本体1上,并确保足够的缠绕长度。本技术中,为便于缠绕并确保足够的连接强度,将所述缠设部14长度设置为60毫米;所述外壁面18向前方的隆起的角度为3度,以保证缠绕时的顺利过渡;并令起始处15的壁厚为1.5毫米。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13高度为6毫米,以保证碳纤维轴管3缠绕时能够定位。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轴焊接套结构,设置于焊接叉与碳纤维轴管之间,用于连接碳纤维轴管与焊接叉,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圆筒状的焊接套本体;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前端具有容纳焊接叉尾部的内空间,该焊接套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焊接叉连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后端具有容纳传动轴的内空间,该焊接套本体的后端的外壁面包括逐渐向前方隆起的缠设部,在所述缠设部的末端垂直设置有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焊接套结构,设置于焊接叉与碳纤维轴管之间,用于连接碳纤维轴管与焊接叉,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圆筒状的焊接套本体;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前端具有容纳焊接叉尾部的内空间,该焊接套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焊接叉连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套本体的后端具有容纳传动轴的内空间,该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范亘席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