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3828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四轮车车架。提出的一种四轮车车架包括有车身底框架(6)、车身框架(2)、前部分框架(1)、后平台框架(1)和尾门框(3);车身框架(2)包括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6)、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左右C柱(29)和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尾门框包括有尾门铰链锁扣板(39)、左尾门框内板侧部(40)、左尾门框架上侧(41)、尾门框内板上部(42)、尾门框架上部(43)、右尾门框架上侧(44)、右尾门框内板侧部(48)、尾门框架铰链板(46)、尾门框内板下部(47)和尾门框架下部(48)。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车架生产成本和简化了工艺流程。

Four wheel vehicle fram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s, and mainly provides a frame for four wheel vehicles. A four wheel vehicle frame is proposed including body bottom frame (6), body frame (2), anterior part of the framework (1), after the platform (1) and a tail frame (3); the body frame (2) includes eight tube frame (26), the front part of front part (eight tube frame 25), the left and right C column (29) and eight tube frame (31); after the lower tail door comprises a tail door hinge locking plate (39), the left tail door frame side plate (40), the left rear door frame (41), the upper tail door frame plate (42), tail gate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43), right side rear door frame (44), the right tail door frame side plate (48), rear door frame hinge plate (46) and tail door frame plate (47) and (48) the lower tail door frame. The invention simplifies the process flow,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frame and simplifies the process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主要提出一种四轮车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低速四轮车车架结构大多采用矩形钢管结构,需要装配零部件的位置通常很难保证装配精度,需进行再加工从而满足装配的要求,使四轮车车架结构复杂化,由于其焊接点较多,工艺繁琐,致使四轮车车架结构的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轮车车架。本专利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四轮车车架,所述的四轮车车架包括有车身底框架、车身框架、前部分框架、后平台框架和尾门框;所述的车身框架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的车身框架为由八字管冲压而成的结构,且八字管的内壁面、外壁面分别为平面;所述的车身框架包括八字管门框前上部、八字管门框前下部、左右C柱和八字管门框后下部;所述的八字管门框前上部具有顶部水平段,所述顶部水平段的前端具有向车架前部并向内倾斜的形成斜线段;所述斜线段的下端具有第一竖直段;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位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的具有向后弯折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左右C柱为位于顶部水平段后端的竖直段;所述的八字管门框后下部位于左右C柱的下端,所述八字管门框后下部的具有水平段,且水平段的前端具有向下弯折的竖直段;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的下端、八字管门框后下部的下端均与门下部横梁连接为一体、两个车身框架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的下端均为底框架中前横支粱连接为一体形成呈上小下大梯形结构的车体框架;所述的车身框架上具有用以将车身框架分为前后两部分的车门B柱;所述车门B柱的上端、下端分别与顶部水平段、门下部横梁连接;车身框架的前部分用于安装车门;所述的车身底框架具有连接在两个车身框架下端的底框架中前横支粱;所述底框架中前横支粱;所述底框架中前横支粱的前部连接有垂直于底框架中前横支粱的两根前摆臂支承梁;两根所述前摆臂支承梁的前端由压缩机支承梁连接为一体;所述底框架中前横支粱的后方设置有电池框;所述的电池框包括有前部电池框和后部电池支承梁;所述的前部电池框为矩形框架式结构,其前部通过两根向内倾斜的底框架内斜加强梁与所述的底框架中前横支粱连接;所述的后部电池支承梁连接在前部电池框后方,并在后部电池支承梁上连接后摆壁支承梁;所述的前部分框架位于两个车身框架的前部,所述的前部分框架包括有车身前横梁和前部上防护梁;所述的车身前横梁连接在两个车身框架之间的前部,并通过两根向内倾斜的前部斜加强梁与车身底框架的所述前摆壁支承梁连接;所述的前部上防护梁为U型梁,连接在车身前横梁上;两根所述前部斜加强梁的前部分别连接有吸能盒;两根所述的吸能盒与前部上防护梁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的尾门框包括有尾门铰链锁扣板、左尾门框内板侧部、左尾门框架上侧、尾门框内板上部、尾门框架上部、右尾门框架上侧、右尾门框内板侧部、尾门框架铰链板、尾门框内板下部和尾门框架下部;所述的尾门铰链锁扣板、尾门框架铰链板与尾门框内板下部的底部与尾门框下支承横梁进行焊接连接;所述的左尾门框架上侧与右尾门框架上侧分别与左右C柱搭焊;所述的左尾门框内板侧部与尾门铰链锁扣板、左尾门框架上侧和左侧C柱进行搭焊;所述的右尾门框内板侧部与右尾门框架上侧、尾门框架铰链板和右侧C柱搭焊。所述的后平台框架包括有后平台左竖支梁、后平台右竖支梁、后平台前横支梁、后平台后横支梁;所述的后平台左竖支梁、后平台右竖支梁的前端均与车身框架的八字管门框下部焊接连接;所述的后平台前横支梁、后平台后横支梁链接在后平台左竖支梁与后平台右竖支梁之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车车架,左、右车身框架通过半圆管连接经过压型在焊接在一起,左、右车身框架下部与车架底框架连接在一起,前部再通过左、右前减震器支承梁与车架底框架连接到一起,构成形结构的车体框架,后部分框架通过车身后横梁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后平台竖支梁加强,构成车架整体框架,其中左、右车身框架8字形钢的两个平面在装配其他零部件时很好的保证装配精度,该车架框架结构在减少了焊接内应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结构强度,无需再用加强板加强,简化了工艺流程;同时减少焊接部位,减少应力集中,降低车架生产成本和简化了工艺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前部分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尾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后平台框架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底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身中支梁(半圆管)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部分框架,2、车身框架,3、尾门框,4、后平台框架,6、车身底框架,7、冷凝器下支承梁组件,8、前部吸能盒组件,9、前保险杠转接支承组件,10、前部上防护梁,11、翼子板支承组件,12、前减震器支承组件,13、前减震器支承加强梁,14、车身前横梁,15、换挡器支承组件,16、雨刮器右支承组件,17、方向盘支承组件,18、雨刮器左支承组件,19、前部斜加强梁,20、制动踏板支承组件,21、连接梁,22、冷凝器支承组件,23、前保险杠上支承组件,24、前机盖支承组,25、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6、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7、车门铰链支承板组件,28、车门A柱支承板,29、左右C柱,30、侧围板支承,31、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2、前排安全带上支承组件,33、前排安全带中支承组件,34、车门锁支承组件,35、前部安全带下支承组件,36、车门B柱,37、车门B柱加强板,38、门槛支承梁组件,39、尾门铰链锁扣板,40、左尾门框内板侧部,41、左尾门框架上侧,42、尾门框内板上部,43、尾门框架上部,44、右尾门框架上侧,45、右尾门框内板侧部,46、尾门框架铰链板,47、尾门框内板下部,48、尾门框架下部,49、后部安全带中支承组件,50、后平台电器系统支架组合,51、后平台左竖支梁,52、后平台前横支梁组件,53、后排安全带卡扣支承组件,54、后平台右竖支梁,55、右后减震器上支承梁组件,56、尾部电池框组合,57、气撑杆支承组件,58、后平台后横支梁组件,59、尾门框下支承横梁,60、后平台电器系统支架组合,61、尾门框支承梁连接梁,62、压缩机支承梁组件,63、前摆臂支承,64、前摆臂支承梁,65、底框架中前横支梁,66、底框架外斜加强梁,67、前部电池框组合,68、底框架中部加强梁,69、后部电池右支承梁组件,70、后摆臂支承,71、后摆臂支承梁,72、后部电池框组件,73、手刹摇臂支承组件,74、底框架内斜加强梁。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四轮车车架,所述的四轮车车架包括有车身底框架6、车身框架2、前部分框架1、后平台框架1和尾门框3;结合图3,所述的车身框架2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的车身框架2为由八字管冲压而成的结构,且八字管的内壁面、外壁面分别为平面;所述的车身框架2包括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6、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左右C柱29和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所述的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6具有顶部水平段,所述顶部水平段的前端具有向车架前部并向内倾斜的形成斜线段;所述斜线段的下端具有第一竖直段;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位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的具有向后弯折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左右C柱29为位于顶部水平段后端的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车车架,所述的四轮车车架包括有车身底框架(6)、车身框架(2)、前部分框架(1)、后平台框架(1)和尾门框(3);所述的车身框架(2)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框架(2)为由八字管冲压而成的结构,且八字管的内壁面、外壁面分别为平面;所述的车身框架(2)包括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6)、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 左右C柱(29)和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所述的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6)具有顶部水平段,所述顶部水平段的前端具有向车架前部并向内倾斜的形成斜线段;所述斜线段的下端具有第一竖直段;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位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的具有向后弯折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左右C柱(29)为位于顶部水平段后端的竖直段;所述的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位于左右C柱(29)的下端,所述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的具有水平段,且水平段的前端具有向下弯折的竖直段;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的下端、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的下端均与门下部横梁连接为一体、两个车身框架(2)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的下端均为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连接为一体形成呈上小下大梯形结构的车体框架;所述的车身框架上具有用以将车身框架分为前后两部分的车门B柱(36);所述车门B柱(36)的上端、下端分别与顶部水平段、门下部横梁连接;车身框架的前部分用于安装车门;所述的车身底框架具有连接在两个车身框架下端的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所述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的前部连接有垂直于底框架中前横支粱的两根前摆臂支承梁(64);两根所述前摆臂支承梁(64)的前端由压缩机支承梁(62)连接为一体;所述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的后方设置有电池框;所述的电池框包括有前部电池框(67)和后部电池支承梁(72);所述的前部电池框(67)为矩形框架式结构,其前部通过两根向内倾斜的底框架内斜加强梁(74)与所述的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连接;所述的后部电池支承梁(69)连接在前部电池框(67)后方,并在后部电池支承梁(69)上连接后摆壁支承梁(71);所述的前部分框架(1)位于两个车身框架(2)的前部,所述的前部分框架(1)包括有车身前横梁(14)和前部上防护梁(10);所述的车身前横梁(14)连接在两个车身框架(2)之间的前部,并通过两根向内倾斜的前部斜加强梁(19)与车身底框架的所述前摆壁支承梁(64)连接;所述的前部上防护梁(10)为U型梁,连接在车身前横梁(14)上;两根所述前部斜加强梁(19)的前部分别连接有吸能盒(8);两根所述的吸能盒(8)与前部上防护梁(10)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的尾门框包括有尾门铰链锁扣板(39)、左尾门框内板侧部(40)、左尾门框架上侧(41)、尾门框内板上部(42)、尾门框架上部(43)、右尾门框架上侧(44)、右尾门框内板侧部(48)、尾门框架铰链板(46)、尾门框内板下部(47)和尾门框架下部(48);所述的尾门铰链锁扣板(39)、尾门框架铰链板(46)与尾门框内板下部(47)的底部与尾门框下支承横梁进行焊接连接;所述的左尾门框架上侧(41)与右尾门框架上侧(44)分别与左右C柱搭焊;所述的左尾门框内板侧部与尾门铰链锁扣板、左尾门框架上侧和左侧C柱进行搭焊;所述的右尾门框内板侧部与右尾门框架上侧、尾门框架铰链板和右侧C柱搭焊;所述的后平台框架包括有后平台左竖支梁(51)、后平台右竖支梁(54)、后平台前横支梁(52)、后平台后横支梁(58);所述的后平台左竖支梁(21)、后平台右竖支梁(54)的前端均与车身框架的八字管门框下部焊接连接;所述的后平台前横支梁(52)、后平台后横支梁(58)链接在后平台左竖支梁与后平台右竖支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车车架,所述的四轮车车架包括有车身底框架(6)、车身框架(2)、前部分框架(1)、后平台框架(1)和尾门框(3);所述的车身框架(2)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框架(2)为由八字管冲压而成的结构,且八字管的内壁面、外壁面分别为平面;所述的车身框架(2)包括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6)、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左右C柱(29)和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所述的八字管门框前上部(26)具有顶部水平段,所述顶部水平段的前端具有向车架前部并向内倾斜的形成斜线段;所述斜线段的下端具有第一竖直段;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位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的具有向后弯折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左右C柱(29)为位于顶部水平段后端的竖直段;所述的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位于左右C柱(29)的下端,所述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的具有水平段,且水平段的前端具有向下弯折的竖直段;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的下端、八字管门框后下部(31)的下端均与门下部横梁连接为一体、两个车身框架(2)所述八字管门框前下部(25)的下端均为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连接为一体形成呈上小下大梯形结构的车体框架;所述的车身框架上具有用以将车身框架分为前后两部分的车门B柱(36);所述车门B柱(36)的上端、下端分别与顶部水平段、门下部横梁连接;车身框架的前部分用于安装车门;所述的车身底框架具有连接在两个车身框架下端的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所述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的前部连接有垂直于底框架中前横支粱的两根前摆臂支承梁(64);两根所述前摆臂支承梁(64)的前端由压缩机支承梁(62)连接为一体;所述底框架中前横支粱(65)的后方设置有电池框;所述的电池框包括有前部电池框(67)和后部电池支承梁(72);所述的前部电池框(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洁辛悦由远洋杜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