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8653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6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窑余热回收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及应用,该装置包括窑车轨道、中温室和两个高温室三部分。窑车通过窑车轨道进入中温室,然后再由中温室进入高温室通过外接鼓风机的风口强制冷却,热气体由设置在高温室顶部中心的热气出口排出至高温风道,窑车被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再经中温室推出,中温室的目的是防止外界与高温室连通,避免热量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的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回收相当一部分热量,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利用中温室将外界与高温室隔开,减少热量损失;温控鼓风口开闭,提高电能的利用和余热回收的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窑余热回收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
技术介绍
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在工业生产用途中起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加水生产乙炔气,有机合成,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电石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熔化温度高达2300℃)。目前电石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余热浪费严重,高温熔融电石装入电石锅内,依靠自然冷却,造成电石锅内的高温余热极大浪费,热量和剩余的能量会带来很多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还没有人正式提出专门应用于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为此,借鉴工业窑炉余热回收工艺,本专利技术专利建立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进行高温溶融电石冷却过程的余热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用电石锅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进行以下设计,提供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包括窑车轨道、中温室和两个高温室三部分。所述的窑车轨道为“M”形,窑车轨道由隧道窑延伸至中温室内部,两个高温室与中温室相连的一侧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8/201610844460.html" title="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及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及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车轨道(1)、一个中温室(3)和两个高温室(7);所述的两个高温室(7)位于中温室(3)的两侧;所述的窑车轨道(1)为“M”形,窑车轨道(1)由隧道窑延伸至中温室(3)内部,两个高温室(7)与中温室(3)相连的一侧各开有一个侧门(10),窑车轨道(1)通过两个门由中温室(3)延伸至两侧高温室(7),窑车轨道(1)为窑车(2)提供运行路线;所述窑车(2)内装有高温电石锅;所述的中温室(3)在窑车轨道(1)进入侧的中下方开有一个前门(8),中温室(3)通过前门(8)与外界连通;所述的高温室(7)内包括红外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鼓风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石锅余热回收的隧道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车轨道(1)、一个中温室(3)和两个高温室(7);所述的两个高温室(7)位于中温室(3)的两侧;所述的窑车轨道(1)为“M”形,窑车轨道(1)由隧道窑延伸至中温室(3)内部,两个高温室(7)与中温室(3)相连的一侧各开有一个侧门(10),窑车轨道(1)通过两个门由中温室(3)延伸至两侧高温室(7),窑车轨道(1)为窑车(2)提供运行路线;所述窑车(2)内装有高温电石锅;所述的中温室(3)在窑车轨道(1)进入侧的中下方开有一个前门(8),中温室(3)通过前门(8)与外界连通;所述的高温室(7)内包括红外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鼓风口(4)和热气出口(9);所述的红外传感器(5)安装在正对窑车轨道(1)的位置,红外传感器(5)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检测高温室(7)内有无窑车(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6)位于高温室(7)内部任一位置,用来测量高温室(7)内温度;每个高温室(7)有六个鼓风口(4),分别位于高温室(7)下方的四个边角和与窑车轨道(1)平行的两边中心位置,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张威龙尹洪超李德付罗佳殷宝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