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辉敏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16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可靠的新型立体停车库。它包括圆柱形的立体停车楼,设置于圆柱形立体停车楼中部的转塔提升装置,以及搬运机器人;所述立体停车楼包括圆形承重柱及无梁楼板;所述转塔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下端的环形载重钢轨,通过载重托轮支承于环形载重钢轨上的转塔,驱动转塔转动的主动力步进电机,两部平行对称安装于转塔上的电梯提升机,安装在转塔下部、驱动电梯提升机的电梯曳引电机,两个对称设置于电梯提升机两侧的对重篮框体,以及安装于塔架上部的多组弹性橡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极大提高停车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城市的公共停车问题,主要是靠路边划线的停车位和专用地下停车场来解决,这一切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目前除了传统的地下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外,立体停车方式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最好办法,其中圆形立体停车场又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到现在为止圆形立体停车场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外多半采用升降机械臂方式;2、国内多采用外围提升机提升加内圈大转盘方式;3、近年来国内也有单提升机内旋转方式的立体停车场出现。但是,以上的几种立体停车方式本人认为:1、国外采用的旋转机械臂方式,这种方式制造维修成本高,对车辆的重量和尺寸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存车时必须是倒车入位;2、国内采用的外围提升机升降加大转盘的方式,该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要存取一部车,就必须将放置几十部车的大转盘旋转起来,另外该方案每一层楼都必须安装停车大转盘,而且还要安装专门的车辆调头盘,设计层高比较高经济性较差;3、单提升机加内提升机旋转提升方式,该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只有一部提升机工作,一旦故障整个停车场必须停止营业,而且它的每个车位下方都安装了机械传动装置,加上大量的传感器等等,这些都增加了维修成本,所以使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经济性好、方便可靠的新型立体停车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包括圆柱形的立体停车楼,设置于圆柱形立体停车楼中部的转塔提升装置,以及搬运机器人;所述立体停车楼包括圆形承重柱及无梁楼板;所述转塔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下端的环形载重钢轨,通过载重托轮支承于环形载重钢轨上的转塔,驱动转塔转动的主动力步进电机,两部平行对称安装于转塔上的电梯提升机,安装在转塔下部、驱动电梯提升机的电梯曳引电机,两个对称设置于电梯提升机两侧的对重篮框体,以及安装于塔架上部的多组弹性橡胶轮。优选的是,所述搬运机器人包括门架,安装于门架下端的机器人导向轮,安装于门架下端的机器人主动轮,驱动机器人主动轮的机器人驱动伺服电机及机器人驱动直角行星减速机,以及四组安装于门架上的抱夹总成。优选的是,所述抱夹总成包括两根通过法兰水平安装于门架上且相互平行的滑杆轴,一根水平安装于门架上、位于两滑杆轴之间且其上旋拧有水平丝杆螺母的水平螺旋丝杆,驱动水平螺旋丝杆的水平丝杆减速机及水平丝杆伺服电机,与水平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且与滑杆轴滑动配合的抱夹杆铸件支座,一竖直转动安装于抱夹杆铸件支座中部处的垂直螺旋丝杆,安装于垂直螺旋丝杆上端的抱夹杆升降伺服电机及抱夹杆升降减速机,两根滑动安装于抱夹杆铸件支座上且位于垂直螺旋丝杆两侧的升降杆花键立柱,转动安装于抱夹杆铸件支座上且与升降杆花键立柱上部啮合的加长套管,以及驱动加长套管的抱夹杆伺服电机及抱夹杆行星减速机,通过抱夹杆转角支座安装于升降杆花键立柱下端的抱夹杆,固定安装于升降杆花键立柱上的定位环,以及通过垂直丝杆螺母安装于垂直螺旋丝杆上且与两升降杆花键立柱滑动配合的升降平衡块;所述升降平衡块位于定位环的下方且与定位环相接触。优选的是,所述机器人驱动直角行星减速机和机器人主动轮通过主动轮传动链轮及主动轮传动链条驱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公开的双电梯提升机内转塔式立体停车场方案,采用了双电梯提升机对称中轴线左右布局的方案。每层8组共计16个车位,每组车之间设计夹角45度,车位可通过双电梯提升机前后贯通。停车场设计总高16层,其中一楼设计了16个预备停车位,其余15层可停车240部。电梯提升机可在旋转中提升,也可以在提升中旋转,因为电梯提升机顶部的曳引电机被新设计在一层电梯提升机井侧面对称安放,彻底去除了转塔双电梯提升机头重脚轻的顾虑。另外本技术公开的搬运机器人,为大幅度提高汽车搬运效率贡献很大,再加上抱夹总成的出现,解决了过去由于车型复杂,轮距和轴距差别较大而产生的汽车搬运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为圆柱形塔式结构,采用双电梯提升机内转塔式设计,外圈d立体停车楼为停车场区,每层可停放16部车,转塔内双电梯提升机独立工作,前后都可以进出车辆,而且在停车场一楼安排了16个预备停车位,车主进场停车只需按电脑指定,将车辆停放在预停车位上即可锁车离去,别的工作就由停车场中央控制电脑来完成。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保证电梯提升机每次上下都尽量是载车运行,为此我们在一楼专门安排了16个预停车位。因为有了充足预停车位的保证,电梯提升机的运行调度才可能更加科学合理;车主取车也非常方便,车主只要在距离停车场大概还有几分钟路程的时候,用手机的专用APP功能,按停车卡上的编码发一条取车短信即可,停车场中央控制电脑会自动安排在车主到来之前将他的爱车停放在预停车位中,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有双电梯提升机和充足的预停车位功能,所以才有如此高的使用效率和方便性。本技术第一次设计了电梯提升机的电机组总成,从传统的电梯提升机顶部移到了双电梯提升机井一层平台的侧面对称安装,随转塔转体同步旋转,这样做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转塔旋转和电梯提升机提升时的震动,减少了电梯提升机旋转时的塔身扭曲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塔身的自重,去除了转塔钢结构体头重脚轻的疑虑,整个钢结构框架体因此而减少了百分之二十的用钢量,而且方便了电机组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虽然每部电梯提升机为此需要在转塔塔顶增加三台导向轮,曳引钢丝绳走向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是这不影响双电梯提升机和对重蓝框架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正面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层的平面布置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转塔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转塔另一向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转塔一层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转塔二层以上标准层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转塔一层包括电梯提升机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转塔底部包括动力系统位置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转塔顶部的俯视图;图13是本技术立体停车楼的俯视图;图14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的抱夹杆打开抬起时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的抱夹总成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A-A的剖视图;图18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抱夹抬起汽车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的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配合中型汽车轮胎抱夹的俯视图;图21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抱夹最大尺寸轴距、轮距的轮胎的俯视图;图22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抱夹最小尺寸轴距、轮距的轮胎的俯视图;图23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抱夹特殊尺寸轴距、轮距的轮胎的俯视图;图24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抱夹并抬起汽车时的俯视图;图25是本技术搬运机器人抱夹并抬起汽车的侧视图;图26是本技术立体停车场电梯提升机的正面示意图;图27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包括圆柱形的立体停车楼,设置于圆柱形立体停车楼中部的转塔提升装置,以及搬运机器人;所述立体停车楼包括圆形承重柱及无梁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下端的环形载重钢轨,通过载重托轮支承于环形载重钢轨上的转塔,驱动转塔转动的主动力步进电机,两部平行对称安装于转塔上的电梯提升机,安装在转塔下部、驱动电梯提升机的电梯曳引电机,两个对称设置于电梯提升机两侧的对重篮框体,以及安装于塔架上部的多组弹性橡胶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体停车库,包括圆柱形的立体停车楼,设置于圆柱形立体停车楼中部的转塔提升装置,以及搬运机器人;所述立体停车楼包括圆形承重柱及无梁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提升装置包括设置于下端的环形载重钢轨,通过载重托轮支承于环形载重钢轨上的转塔,驱动转塔转动的主动力步进电机,两部平行对称安装于转塔上的电梯提升机,安装在转塔下部、驱动电梯提升机的电梯曳引电机,两个对称设置于电梯提升机两侧的对重篮框体,以及安装于塔架上部的多组弹性橡胶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器人包括门架,安装于门架下端的机器人导向轮,安装于门架下端的机器人主动轮,驱动机器人主动轮的机器人驱动伺服电机及机器人驱动直角行星减速机,以及四组安装于门架上的抱夹总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总成包括两根通过法兰水平安装于门架上且相互平行的滑杆轴,一根水平安装于门架上、位于两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敏李滇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辉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