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离合器部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压盘,包括轴承套和挤压盘,轴承套与挤压盘通过卡簧连接,所述轴承套底部设有卡簧槽,挤压盘上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离合器频繁启闭容易使推套从推盘上脱落的问题,另外还具有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离合器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器压盘。
技术介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设备的进步,微耕机在丘陵地带以及南方小块田地等地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运用。通常微耕机采用常闭式离合器,类似汽车离合器,发动机启动即可驱动相应的装置运动,调节离合器实现换挡等功能。此种常闭式离合器的微耕机安全系数较低,因为通常使用微耕机的农户缺少专业的使用培训,并且农户在安全意识上比较淡薄。发动机启动后,微耕机上的旋耕刀会随之工作,农户在毫无意识准备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旋耕刀伤人的安全事故。由于近年来微耕机致人伤残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013年4月25日国家重新颁布了《微耕机的机械行业标准》(JB/T10266-2013),新标准对微耕机的动力传动装置中的离合器提出了严格要求。对此,现有的微耕机也逐渐采用常开式离合器(即离合器通常情况是处于断开状态,发动机启动后微耕机不工作,当离合器闭合后,微耕机才开始工作)。目前常开式离合器,通常包括离合器外罩、固定盘7、主动摩擦片9、从动摩擦片8、复位弹簧和离合器压盘等部件。当发动机启动后,离合器外罩运转带动主动摩擦片9转动,然而由于主动摩擦片9与从动摩擦片8之间有间隙,则从动摩擦片8静止,当离合器压盘挤压主动摩擦片9,使主动摩擦片9与从动摩擦片8接触,从而实现主动摩擦片9带动从动摩擦片8运动,实现输出轴转动。由此可见离合器压盘在离合器的整个结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的离合器压盘包括推套1和推盘2,推套1上设有连接套11;推盘2设有能与连接套11过盈配合的连接套沉孔21。如图2所示,推盘2上还设有4个用以和固定盘7螺栓连接的螺栓沉孔22,然而在推套1与推盘2安装的过程中,为了固定推盘2通常在螺栓沉孔22内安装紧固螺栓,实现推盘2固定,然后将推套1上的连接套11压入到连接套沉孔21内。连接套11压装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推盘2,难免会因克服推盘2的转动而出现紧固螺栓与螺栓沉孔22之间产生相对挤压,导致螺栓沉孔面221挤压变形,使螺栓沉孔面221与主动摩擦片9的平行度变大。当离合器压盘挤压主动摩擦片9时,由于螺栓沉孔面221与主动摩擦片9的平行度变大,推盘2挤压主动摩擦片9时接触不均衡,使主动摩擦片9受力不均,从而导致主动摩擦片9与从动摩擦片8接触时,接触面不均匀,导致离合器的灵敏性较差。发动机工作情况下,手捏离合器手把,通过箱体上的拨叉机构拨动离合器压盘,使推盘2挤压主动摩擦片9,使主动摩擦片9与从动摩擦片8接触,从动摩擦片8带动固定盘7转动从动摩擦片8与固定盘7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与固定盘7连接的输出轴转动。由于固定盘7与离合器压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盘7转动带动离合器压盘转动,然而推套1与推盘2是采用压装即推套1与推盘2过盈配合,离合器启闭瞬间会使推盘2受到周向方向的冲击,然而频繁启闭离合器会使推套1从推盘2上脱落,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特别是推套1与推盘2之间的过盈量较小,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例如夏天,极易出现推套1从推盘2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离合器频繁启闭容易使推套从推盘上脱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离合器压盘,包括轴承套和挤压盘,轴承套与挤压盘通过卡簧连接,所述轴承套底部设有卡簧槽,挤压盘上设有环形凹槽。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轴承套与挤压盘通过卡簧连接,当挤压盘受到周向的冲击时,挤压盘与轴承套可发生相对转动,由于是采用卡簧连接,轴承套在轴向上由卡簧进行限位,故轴承套始终不会从挤压盘上脱落。轴承套底部设有的卡簧槽是安装用以对轴承套轴向限位的卡簧作用。挤压盘挤压主动摩擦片时,固定盘上固定筒的顶端插入到环形凹槽,以确保离合器压盘能在输出轴上相对运动,实现挤压盘挤压主动摩擦片的目的。离合器压盘与固定盘通过螺栓连接,离合器压盘在从动轴上轴向移动时,通过螺栓头对离合器压盘的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工作原理:在具体使用本离合器压盘时,将该离合器压盘空套在输出轴上,在轴承套上安装推力轴承。发动机工作时,利用箱体上拨叉机构抵推力轴承,从而使离合器压盘向固定盘方向移动,固定盘上固定筒的顶端插入到环形凹槽,挤压盘抵主动摩擦片,从而使主动摩擦片向从动摩擦片靠近,最终使主动摩擦片带动从动摩擦片转动,从动摩擦片带动固定盘转动。有益效果:在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接触的瞬间,从动摩擦片带动固定盘转动,固定盘带动离合器压盘转动,挤压盘受到固定盘传来的周向冲击。在挤压盘受周向冲击时,挤压盘与轴承套有相对转动趋势,由于轴承套与挤压盘是间隙配合,能克服相对转动带来的影响。由于轴承套与挤压盘采用卡簧固定,故在挤压盘转动的瞬间轴承套与挤压盘没有轴向位移的移动,故挤压盘始终与轴承套连接在一起,延长了离合器压盘的使用寿命。优选方案一,对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齿片,该齿片固定在挤压盘上,该齿片包括环形的齿盘和齿块,齿块位于齿盘的内环面。挤压盘向固定盘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齿块在固定盘上固定筒的滑槽内滑动,对挤压盘起导向作用。优选方案二,对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齿块向齿盘的轴线方向倾斜,齿块向齿盘轴线方向倾斜的角为10度至60度。方便齿块加工,同时也避免齿块在移动过程中划伤固定盘上的固定筒。优选方案三,对基础方案、优选方案一或优选方案二的优选,齿片与挤压盘焊接,齿盘上设有多个焊接孔,确保齿片与挤压盘的固定牢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齿片固定不牢固从挤压盘上脱落。优选方案四,对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所述焊接孔在齿盘上均布分布,确保齿片和挤压盘受焊接产生的应力分布平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离合器压盘爆炸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挤压盘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挤压盘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离合器压盘的全剖示意图;图5是图4中轴承套的全剖示意图;图6是图4中挤压盘的全剖示意图;图7是图4中齿片的仰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全剖示意图;图9是离合器压盘安装在固定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推套1、连接套11、推盘2、连接套沉孔21、螺栓沉孔22、螺栓沉孔面221、齿条23、轴承套3、第一卡簧部31、轴承部32、限位部33、连接部34、第二卡簧部35、挤压盘4、止口41、通孔42、环形槽43、焊接部44、齿片5、齿块51、齿盘52、焊接孔53、卡簧6、固定盘7、从动摩擦片8、主动摩擦片9、离合器压盘1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9所示,离合器压盘10,包括轴承套3、挤压盘4、齿片5和卡簧6,轴承套3通过卡簧6与挤压盘4进行限位,齿片5焊接在挤压盘4上。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轴承套3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卡簧部31、轴承部32、限位部33、连接部34和第二卡簧部35。第一卡簧部31上开有卡簧槽,该卡簧槽内安装的卡簧对轴承部32上安装的推力轴承进行轴向限位。连接部34的外径为25mm上公差为-0.15mm,下公差为-0.20mm,连接部34与挤压盘4上的止口41间隙配合,通过第二卡簧部35上安装的卡簧6和限位部33的共同作用,对挤压盘4进行限位。如图6和图9所示,挤压盘4由2mm厚的板材冲压而成,挤压盘4的中部开有与轴承套3的连接部34配合的止口41,该止口41的直径为25mm,上公差为0mm,下公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压盘,包括轴承套和挤压盘,其特征在于:轴承套与挤压盘通过卡簧连接,所述轴承套底部设有卡簧槽,挤压盘上设有环形凹槽和与固定盘配合的连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压盘,包括轴承套和挤压盘,其特征在于:轴承套与挤压盘通过卡簧连接,所述轴承套底部设有卡簧槽,挤压盘上设有环形凹槽和与固定盘配合的连接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器压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片,该齿片固定在挤压盘上,该齿片包括环形的齿盘和齿块,齿块位于齿盘的内环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帅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