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持元件的机动车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433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6:35
一种机动车辆结构包括限定孔口(12)的金属板的车身底部(14),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的底板部分(10)安装在孔口(12)内,用于收纳备胎(R)或车辆的其它构件(C),诸如电气或电子构件和/或例如用于蓄积电能的单元(ESS)。保持元件(16)与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所述底板部分(10)相关联,保持元件(16)具有锚定至金属板的车身底部(14)的至少第一部分,以及可锚定至所述备胎(R)或所述其它构件的至少第二部分,使得在事故情况中,所述保持元件通过所述约束备胎(R)或所述其它构件(C)而改为保持在对应于所述保持元件的一个大小的距离内而防止所述备胎(R)或所述其它构件(C)抛出远离车底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限定孔口的金属板的车身底部的类型的机动车辆结构,塑料材料或复合材料的底板部分安装在孔口内,孔口用于收纳车辆的备胎或其它构件,诸如电气或电子构件或例如用于蓄积电能的所谓的ESS单元(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最近,提出了用于收纳机动车辆的备胎的结构,包括由以增强金属元件加强的塑性材料制成的底板部分。例如,此类结构从文献DE 10 2007 044 428 A1中获知。文献WO 2008/152307 A2和EP 1 603 791 B1中公开了类似的解决方案。由于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的底板部分的使用,故有可能以经济有效的方式获得甚至很复杂的形状,改为使用金属板或轻合金,很难获得或甚至不可能获得该形状。然而,此类结构的使用呈现出关于安全要求,还关于甚至在极端条件下(诸如在事故情况中)确保收纳在底板部分上的构件保持锚定到机动车辆结构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针对上述问题的简单、经济且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所有特征的机动车辆结构。由于上述特征,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结构确保了相对于涉及车辆的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1/201610455111.html" title="具有保持元件的机动车辆结构原文来自X技术">具有保持元件的机动车辆结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结构,包括限定孔口(12)的金属板的车身底部(14),用于收纳备胎(R)或车辆的其它构件(C)的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的底板部分(10)安装在所述孔口(12)内,其中保持元件(16)与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所述底板部分(10)相关联,所述保持元件(16)具有锚定至金属板的所述车身底部(14)的至少第一部分,以及可锚定至所述备胎(R)或所述其它构件的至少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6)为长形板,沿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定向,且具有邻近于所述底板部分(10)的中心区域且锚定至所述备胎(R)或所述其它构件(C)的相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前移方向的一个前端,以及锚定至所述车身底部(14)的后横...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22 EP 15173128.81.一种机动车辆结构,包括限定孔口(12)的金属板的车身底部(14),用于收纳备胎(R)或车辆的其它构件(C)的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的底板部分(10)安装在所述孔口(12)内,其中保持元件(16)与塑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所述底板部分(10)相关联,所述保持元件(16)具有锚定至金属板的所述车身底部(14)的至少第一部分,以及可锚定至所述备胎(R)或所述其它构件的至少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16)为长形板,沿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定向,且具有邻近于所述底板部分(10)的中心区域且锚定至所述备胎(R)或所述其它构件(C)的相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前移方向的一个前端,以及锚定至所述车身底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弗兰塞希尼G蒙夫里诺R普皮尼
申请(专利权)人:CRF阿西安尼顾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