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小车用行星轮式自缓冲高效越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1433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6:34
一种探测小车用行星轮式自缓冲高效越障装置,包括行走轮组件、支撑臂(9)、Z形弯曲片(11);支撑臂(9)的一端与行走轮组件中的传动轴(3)相连接,支撑臂(9)的另一端与车底座(13)上的轴I(15)相连接;Z形弯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撑臂(9)切槽口内,Z形弯曲片(11)的另一端与卡轴(14)相连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轮组件由过渡齿轮(1)、中间齿轮(2)、传动轴(3)、平键(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轮(8)、轴II(16)、轴III(17)和三角板(18)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行星轮的组合形式,通过传动轴带动中间齿轮,再通过过渡齿轮将力传递给周边三个行走轮;遇到障碍时,下部两个行走轮停止运动,上部行走轮旋转而下,越过障碍,解决了目前探测小车不能有效跨越障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探测工具领域,涉及一种探测小车用越障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中间传动轴带动三个行走轮运动从而越过障碍的越障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探测小车用行星轮式自缓冲高效越障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探测的不断发展,探测小车应用越来越广泛,探测小车优势突出,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在科学研究、地质勘探、危险搜索、军事排雷等领域都逐渐代替人类,完成一些人类不宜直接承担的任务。在探测小车的工作过程中,车轮越障一直是其任务完成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探测小车大多都采用避障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发现障碍、改变运动轨迹而避开障碍,这种避开障碍的工作模式适用于单个或者小面积障碍,可以改变路径绕过障碍,但是对于一些大面积的障碍或者环形障碍,改变运动路径只会导致运动路程增加,而探测小车都是电池驱动,路程增加势必导致工作时间延长,加快电池消耗,对电池容量是个严峻挑战。因此,针对大面积或者环形等复杂障碍,一种直接越过障碍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探测小车不具有直接越过障碍的功能造成电池消耗过快而影响探测工作的问题,设计一种可直接越过障碍的新型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1/201510348757.html" title="探测小车用行星轮式自缓冲高效越障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探测小车用行星轮式自缓冲高效越障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测小车用行星轮式自缓冲高效越障装置,包括行走轮组件、支撑臂(9)、Z形弯曲片(11);支撑臂(9)的一端与行走轮组件中的传动轴(3)相连接,支撑臂(9)的另一端与车底座(13)上的轴I(15)相连接;Z形弯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撑臂(9)切槽口内,Z形弯曲片(11)的另一端与卡轴(14)相连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轮组件由过渡齿轮(1)、中间齿轮(2)、传动轴(3)、平键(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轮(8)、轴II(16)、轴III(17)和三角板(18)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小车用行星轮式自缓冲高效越障装置,包括行走轮组件、支撑臂(9)、Z形弯曲片(11);支撑臂(9)的一端与行走轮组件中的传动轴(3)相连接,支撑臂(9)的另一端与车底座(13)上的轴I(15)相连接;Z形弯曲片(11)的一端卡在支撑臂(9)切槽口内,Z形弯曲片(11)的另一端与卡轴(14)相连接,用螺母IV(10)固定。其中,行走轮组件由过渡齿轮(1)、中间齿轮(2)、传动轴(3)、平键(4)、螺母I(5)、螺母II(6)、螺母III(7)、行走轮(8)、轴II(16)、轴III(17)和三角板(18)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越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齿轮(2)的中间开有轴孔,轴孔上部开有矩形键槽,用于和传动轴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越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轮(8)的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元中直流微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