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其能够抑制万向节角成为最大角时的载荷向保持架传递的情况。滑动式等速万向节(1)具备在内表面形成有多个轨道槽的外圈(2)、在外圈(2)与轴(7)之间传递转矩的三球销构件(3)、将三球销构件(3)的三球销轴部(32)支承为能够摆动的中间构件(4)、能够沿中间构件(4)的外表面滚动的多个滚动体(5)、及保持多个滚动体(5)的保持架(6),限制中间构件(4)向外圈(2)的径向的移动量,以避免因与外圈(2)及轴(7)旋转时的三球销轴部(32)的摆动相伴的中间构件(4)的倾动而使中间构件(4)与三球销轴部(32)的颈部(321)或轴套部(31)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2015年6月1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22962的公开,包括其说明书、附图及摘要作为参照而全部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式等速万向节。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一种等速万向节,配置于作为车辆的差速器装置的输出构件的侧齿轮与传动轴的中间轴之间,即使侧齿轮及中间轴这两轴构成的角度变化也能够始终使两轴等速旋转。作为该等速万向节,存在具备如下部件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外圈,形成为有底筒状,并在内周面形成有沿中心轴方向延伸的3个收容部;三球销构件,具有收容于外圈的3个收容部的3根三球销轴部;滚子单元,配置于形成于外圈的收容部而彼此面对的一对轨道槽与三球销轴部之间(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770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7701号公报所记载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的滚子单元具有对中间轴给予万向节角时将三球销轴部支承为能够摆动的中间构件、能够沿中间构件的外表面滚动地配置的多个滚动体、及保持多个滚动体的保持架,配置成能够沿外圈的一对轨道槽滑动。保持架由以分别保持多个滚动体的轴向两端部的方式相对而连结的一对循环路形成构件构成。此外,万向节角是指作为输入轴的外圈的中心轴与作为输出轴的中间轴的中心轴构成的角度。三球销轴部具有外周面形成为球面凸状的头部、及形成于头部与轴套部之间且外径小于头部的首部。中间构件的内表面形成为与三球销轴部的头部抵接的抵接面与头部的外周面对应的球面凹状。由此,三球销轴部与中间构件之间的在外圈的径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另外,在外圈的一对轨道槽上,以缩窄轨道槽中的外圈的径向的宽度的方式突出的卡定突起分别沿轨道槽的延伸方向形成,利用该卡定突起将保持架定位在一对轨道槽内。在具有上述构成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中,在给予了万向节角的状态(中间轴相对于外圈倾斜的状态)下中间轴及外圈旋转时,在沿外圈的旋转轴观察的情况下三球销构件相对于外圈的旋转轴相对地偏心旋转,因此三球销轴部与中间构件一起沿外圈的径向进退运动。万向节角越大,相对于三球销构件的外圈的偏心量越增加,上述的进退运动越大。在日本特开2010-7701号公报记载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中,在例如万向节角为最大角的状态下中间轴及外圈旋转时,伴随着三球销构件的倾动而中间构件中的外圈的径向内侧的下端与三球销轴部的首部干涉,中间构件受到伴随着三球销轴部的倾动的载荷,中间构件也相对于外圈倾动。于是,中间构件的外表面与保持架接触,保持架也要与中间构件一起倾斜。此时,保持架被外圈的轨道槽中的卡定突起约束相对于外圈的位置,因此在从中间构件受到的载荷大的情况下保持架可能会变形。因此,必须例如使一对循环路形成构件的厚度较厚等来确保保持架的强度,妨碍滑动式等速万向节的小型轻量化、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其能够抑制万向节角成为最大角时的载荷向保持架传递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具备:外方构件,形成为筒状,并在内周面形成有多个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具有沿中心轴方向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一对轨道面;内方构件,具有环状的轴套部及多个脚轴,所述轴套部与相对于所述外方构件以规定的万向节角旋转的轴的端部连结,所述多个脚轴从所述轴套部的外表面延伸而分别插入到所述轨道槽,所述内方构件在所述轴与所述外方构件之间传递转矩,中间构件,配置于所述脚轴与所述一对轨道面之间,将所述脚轴支承为能够摆动;多个滚动体,配置于所述一对轨道面与所述中间构件之间,具有圆柱状的主体部;及保持架,将所述多个滚动体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循环,其中,所述脚轴具有头部及颈部,所述头部与所述中间构件的内表面接触,所述颈部形成为比所述头部细的直径并将所述头部和所述轴套部连结,限制所述中间构件向所述外方构件的径向的移动量,以避免因与所述外方构件及所述轴旋转时的所述脚轴的摆动相伴的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颈部或所述轴套部的接触而使所述中间构件倾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万向节角成为最大角时的载荷向保持架传递的情况。附图说明前述及后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表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的局部剖切而表示的整体图。图2是对滑动式等速万向节的外圈从其旋转轴方向观察的俯视图。图3是将三球销构件与滚子单元一起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滚子单元的正视图。图5A是图4的A-A线剖视图。图5B是图4的B-B线剖面。图6A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外圈中的一对轨道槽之间配置的滚动体、保持架、及三球销构件的图,且示出万向节角为0°时的状态。图6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外圈中的一对轨道槽之间配置的滚动体、保持架、及三球销构件的图,且示出万向节角为最大角时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参照图1~图6B进行说明。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的局部剖切而表示的整体图。图2是对滑动式等速万向节的外圈从其旋转轴(中心轴)O1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以下,将该滑动式等速万向节简称为“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1配置于作为车辆的差速器装置的输出构件的图略的侧齿轮与轴(传动轴的中间轴)7之间,将使车轮旋转的驱动力向轴7传递。该等速万向节1也称为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具有作为外方构件的外圈2、作为内方构件的三球销构件3、3个滚子单元10(图1中仅示出1个滚子单元10)而构成。外圈2与差速器装置的侧齿轮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三球销构件3与具有规定的万向节角而旋转的轴7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滚子单元10与后述的作为三球销构件3的脚轴的三球销轴部32嵌合。以下,对这些各构件等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外圈2具有:在内表面形成有多个(3处)沿中心轴方向延伸而收容滚子单元10的收容部210的筒部21;将筒部21的一端部堵塞的底部22;及从底部22的中央部向筒部21的相反侧突出的轴状的轴杆部23。筒部21及底部22成为一体而呈现有底筒状,在筒部21的内部形成有收容三球销构件3、及3个滚子单元10的收容空间20。此外,筒部21的中心轴与外圈2的旋转轴O1一致。图1中,图示出对万向节角给予规定的角度,而三球销构件3的旋转轴O2相对于外圈2的旋转轴O1倾斜的状态。以下,将与筒部21的中心轴(外圈2的旋转轴O1)平行的方向称为外圈2的中心轴方向。3个收容部210如图2所示,沿筒部21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各收容部210分别形成有以从筒部21的中心部朝向外方凹陷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及第二轨道槽211、212。3个滚子单元10分别收容于这3个收容部210的每一个。在第一及第二轨道槽211、212中,在各自的槽底分别形成有供滚子单元10滑动的轨道面211a、212a。第一及第二轨道面211a、212a为平坦的面,相互平行地面对。在底部22上,在三球销构件3向筒部21的收容空间20的内部侧移动时供滚子单元10的滚动体5抵接的平面状的底面22a以与收容部21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形成。在轴杆部23上,形成有与差速器装置的侧齿轮进行花键嵌合的花键嵌合部231。另外,在轴杆部23上的相比花键嵌合部231靠前端侧(底部22侧的基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保持开口环等环状的防脱落工具(未图示)的环状槽232。滚子单元10具备:由后述的第一及第二分割构件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具备:外方构件,形成为筒状,并在内周面形成有多个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具有沿中心轴方向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一对轨道面;内方构件,具有环状的轴套部及多个脚轴,所述轴套部与相对于所述外方构件以规定的万向节角旋转的轴的端部连结,所述多个脚轴从所述轴套部的外表面延伸而分别插入到所述轨道槽,所述内方构件在所述轴与所述外方构件之间传递转矩,中间构件,配置于所述脚轴与所述一对轨道面之间,将所述脚轴支承为能够摆动;多个滚动体,配置于所述一对轨道面与所述中间构件之间,具有圆柱状的主体部;及保持架,将所述多个滚动体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循环,其中,所述脚轴具有头部及颈部,所述头部与所述中间构件的内表面接触,所述颈部形成为比所述头部细的直径并将所述头部和所述轴套部连结,限制所述中间构件向所述外方构件的径向的移动量,以避免因与所述外方构件及所述轴旋转时的所述脚轴的摆动相伴的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颈部或所述轴套部的接触而使所述中间构件倾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8 JP 2015-1229621.一种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具备:外方构件,形成为筒状,并在内周面形成有多个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具有沿中心轴方向延伸且彼此相对的一对轨道面;内方构件,具有环状的轴套部及多个脚轴,所述轴套部与相对于所述外方构件以规定的万向节角旋转的轴的端部连结,所述多个脚轴从所述轴套部的外表面延伸而分别插入到所述轨道槽,所述内方构件在所述轴与所述外方构件之间传递转矩,中间构件,配置于所述脚轴与所述一对轨道面之间,将所述脚轴支承为能够摆动;多个滚动体,配置于所述一对轨道面与所述中间构件之间,具有圆柱状的主体部;及保持架,将所述多个滚动体保持为能够沿着所述中间构件的外表面循环,其中,所述脚轴具有头部及颈部,所述头部与所述中间构件的内表面接触,所述颈部形成为比所述头部细的直径并将所述头部和所述轴套部连结,限制所述中间构件向所述外方构件的径向的移动量,以避免因与所述外方构件及所述轴旋转时的所述脚轴的摆动相伴的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颈部或所述轴套部的接触而使所述中间构件倾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节,其中,伴随着所述中间构件的相对移动,所述多个滚动体也在所述轨道槽内相对于所述外方构件在所述径向上移动,限制成所述滚动体相对于所述外方构件的在所述径向的移动距离为第一规定值以下,并限制成所述中间构件相对于所述滚动体的在所述径向的移动距离为第二规定值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式等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畠启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