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14912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包括进气消声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储气罐和回流泵,所述进气消声器、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冷却器、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的管路内设有节流装置,所述回流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气体出口和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气体入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通过设置进气消声器和节流装置,降低了空气压缩机的噪声能量损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通过设置回流泵和冷却器,提高了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气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进一步实现了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压缩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的动力源,压缩空气在工业生产中占总能耗的10%-35%。压缩空气系统能耗的96%为工业压缩机的耗电,我国工业压缩机每年的电耗占全国总电耗的6%以上。空压机运行成本由采购成本、维护成本和能源运行成本组成,由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采购成本仅占10%左右,而能源成本却高达77%。说明我国在进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还需大力提高压缩空气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空气压缩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振动产生的噪声能量损失和空压机自身的喘振现象产生的能量损失。随着企业对压缩空气系统认识的深入和节能减排的需求,亟待选择适合的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节能改造以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空气压缩系统,在降低空气压缩系统的噪声的基础上,提高了空气压缩系统的效率,节能效果明显。本技术提供了下述方案:一种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包括进气消声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储气罐和回流泵,所述进气消声器、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冷却器、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的管路内设有节流装置,所述回流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和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优选地,所述进气消声器包括扩张式消声单元和微穿孔板消声单元,所述扩张式消声单元和所述微穿孔板消声单元依次连接。优选地,所述扩张式消声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优选地,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气体出口上设有放空消声器。优选地,所述储气罐内设有吸声体。优选地,所述回流泵和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阀。优选地,所述回流泵和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附属冷却器。优选地,所述空气压缩机上设有第二附属冷却器。优选地,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变频器与PLC连接。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公开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通过设置进气消声器和节流装置,降低了空气压缩机的噪声能量损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2、通过设置回流泵和冷却器,提高了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气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进一步实现了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节流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消声器1、空气压缩机2、冷却器3、储气罐4和回流泵5,进气消声器1、空气压缩机2、冷却器3、储气罐4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空气压缩机2和冷却器3之间的管路6内设有节流装置7,回流泵5设置在冷却器3的气体出口和空气压缩机2的气体入口之间;进气消声器1包括扩张式消声单元和微穿孔板消声单元,扩张式消声单元和微穿孔板消声单元依次连接,扩张式消声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因所述扩张式消声单元和所述微穿孔板消声单元是现有技术,图上未表示,此处也不再累述,可参考相关技术文件;节流装置7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管接头12和设置在所述管接头内的节流孔板13,所述节流孔板与所述管接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进气消声器和节流装置,降低了空气压缩机的噪声能量损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通过设置回流泵和冷却器,提高了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气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进一步实现了节能。本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2采用是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具体采用北方压缩机厂生产的型号为WY-3/7移动式压缩机;具体实施时,所述空气压缩机还可以是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或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所述冷却器采用泰州市裕隆换热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LL型卧式冷却器;所述储气罐采用江苏民生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压气体储罐;所述回流泵采用乐耳压缩机厂生产的41HP-596HP型气泵。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张式消声单元和微穿孔板消声单元的理论消声量按30dB(A)设计;所述微穿孔板消声单元采用双层结构,其穿孔径为0.8mm,穿孔率为3.5%。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的,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内容也是本实施例所具有的,此处不再具体赘述。如图2所示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空气压缩机2的气体出口上设有放空消声器8,储气罐4内设有吸声体(图中未展示),回流泵5和空气压缩机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阀9,回流泵5和空气压缩机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附属冷却器10。本实施例中,放空消声器8为小孔喷注消声器,它不是在声音发出后将其消除,而是从发生机理上使它的干扰噪声减小,喷注噪声的峰值频率与喷口直径成反比。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声体悬挂设置在储气罐4内,利用所述吸声体的吸声作用,阻止罐内驻波形成,从而达到吸声降噪节能的目的。本技术中,回流泵5的作用是把经过冷却器3冷却的高压气体的一部分回流到空气压缩机2的入口,以防止空气压缩机的入口处的气流波动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的,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内容也是本实施例所具有的,此处不再具体赘述。如图3所示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空气压缩机2上设有第二附属冷却器11,所述空气压缩节能系统还包括变频器(图中未展示),变频器与空气压缩机电连接,变频器与PLC连接。本实施例中,气体依次经过进气消声器1、空气压缩机2、放空消声器8、节流装置7和冷却器3,最后被存贮在储气罐4中,所述进气消声器、所述放空消声器和所述节流装置用来减弱系统中的噪声能量损失,达到节能的效果;回流泵5将一部分压缩后的高压气体经所述第一附属冷却器10冷却后,再经流量控制阀9被回流到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气体入口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喘振,减弱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喘振能量损失,进而提高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所述第二附属冷却器对所述空气压缩机进行冷却,用来稳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进而提高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实现节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压缩节能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消声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储气罐和回流泵,所述进气消声器、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冷却器、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的管路内设有节流装置,所述回流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和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消声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储气罐和回流泵,所述进气消声器、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冷却器、所述储气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所述冷却器之间的管路内设有节流装置,所述回流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和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消声器包括扩张式消声单元和微穿孔板消声单元,所述扩张式消声单元和所述微穿孔板消声单元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式消声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气体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福孙超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马赫天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